• 山东大家 乍启典 国画 终身保真
  • 山东大家 乍启典 国画 终身保真
  • 山东大家 乍启典 国画 终身保真
  • 山东大家 乍启典 国画 终身保真
  • 山东大家 乍启典 国画 终身保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山东大家 乍启典 国画 终身保真

6000 八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题名不详

年代不详

类别设色(彩色)

材质纸本

装裱形式软片

尺寸67 × 45 cm

货号店柜

上书时间2023-10-17

藏品旧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乍启典,男,汉族,出生于192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乍启典

别名
徽五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22

逝世日期
2011年7月19日

职业
画家

主要成就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

代表作品
《延年益寿》、《珍珠鸡》、《道旭渡口拖运忙》、《银山朝晖》

目录
1人物简介
2基本特点
3基本画风
4作品介绍
5基本评价
6欣赏介绍
7参加介绍
折叠人物简介
乍启典
乍启典

乍启典,字徽五,号鲁北一民,1922年生于田横故里(山东省高青县)一木匠世家。在那灾难深重的民国、抗战时期,乍启典度过了战乱、饥荒和辛酸的青少年代。他7岁入小学、村塾,仅4年便因家贫被迫辍学。但他酷爱绘画,少小随父学木工时,就习做雕花细活,钟情花鸟虫鱼、山水亭榭等民间吉祥图案的制作,点燃了他心灵中朦胧的艺术冲动。 乍启典的美术启蒙老师是戴紫阶和郭书年。前者是五县联师的美术教师;后者曾浪迹京城,见识广博,嗜好书画,乃回乡潦倒文人。做工之余,乍启典常绕于两位先生膝下,听他们传授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的各种画法,讲述古人的逸闻轶事,憧憬着似幻如烟的艺术王国的玄妙。晚上,他用农家的锅底灰作墨汁,或用烧火未燃尽的树枝为炭笔,借着如豆的灯光,在粗如树皮的火纸上进行各种素描练习。乍启典经常谈起当年的情景:“在家乡低矮湿暗的茅屋中,晚上点燃的这盏油灯,常被家人端来端去照明,我的绘画也只好时断时续,不时地摸黑琢磨、书空。”艰难的家境与原始简陋的学习条件磨砺着倔犟的艺术人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乍启典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曾写诗回忆道:“三八冬日拂晓天,一声巨响震心寒。闪光四射飞弹片,乌烟一团爆铁丸。蔡家园里树削半,窦氏门中人嚎惨。如此‘东亚共荣圈’,那知狄城尽齐田!”16岁的乍启典被日寇抓去当苦工,在枪口与皮鞭下强迫修炮楼,他饱尝了亡国的悲哀,也激发了强烈的反抗意识和爱国热忱,这些都体现在他日后的画作之中。18岁时,乍启典借阅通读了《板桥集》。他把郑板桥的题竹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作为自己做人、学习书画的座右铭。他不仅揣摩出了板桥书法的奥妙和“燮以书之关钮入画”的真缔,更重要的是学到了郑板桥关切现实,同情人民,忧世疾俗的思想境界,真可谓受用终生,一直到他晚年的画作和题诗,仍可窥见一斑。板桥笔下的劲竹精神激励着他,在他所钟情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道路上义无反顾地走来,成就为一个有节有志的画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腥风血雨的年代,苦寒磨砺的环境,聪明绝伦的才思,向望艺术的追求,使乍启典从青少年时代就形成了仁义忠贞、爱憎分明的品德,厚德寡言、内向多思的性格和勤奋好学、执着敬业的精神。才自内发,学以外成。教诲点拨,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