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照片(第1、2、3、4辑)
  • 老照片(第1、2、3、4辑)
  • 老照片(第1、2、3、4辑)
  • 老照片(第1、2、3、4辑)
  • 老照片(第1、2、3、4辑)
  • 老照片(第1、2、3、4辑)
  • 老照片(第1、2、3、4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老照片(第1、2、3、4辑)

6.16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石景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山东画报出版社 编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4 1465

上书时间2023-05-26

清风书摘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山东画报出版社 编
  •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7-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6031674
  • 定价 6.5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26页
  • 字数 7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摄影术的诞生,为人们认识历史提供了一种生动而稳定的参照。较之于文字的记述,照片往往更直观,也更确定,随着照相机快门被按下的一瞬间,历史的某个场景便如此这般地定格了。
  历史实在该感谢这种“定格”。它在很大程度上留住了历史的原汁原味,使得它不那么轻易地就任人打扮,任人涂抹了。当然,事情也不那么绝对,像通过暗房加工对照片上的人物施行换头术或抹掉这个涂去那个的事,过去也确曾发生过,但那毕竟属于特例,效果也往往不佳,难免漏出这样或那样的破绽,弄巧成拙,遗下笑柄。
  照片能更多地留住历史的真实,全赖于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不容篡改的独立话语。令人遗憾的是,在叙述历史的时候,照片的独立话语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即使在一些大量使用照片的书籍里,它也不过是某种历史结论的旁证,或某个历史概念的图解。《老照片》试图在这方面有所改变,把照片置于观照的中心,让照片自己来诉说。有时候,照片蕴含的话语、传递的意味,远不是几条简单的历史结论所能涵盖的,而历史却只有正视和倾听照片的话语,才能鲜活生动起来。老照片(第四辑)收入79幅老照片。
【目录】
马大正“夺权”斗争亲历记
罗以民黑龙江1969
胡静百姓人家
王传宏寂静的心跳
孙珉外交官·诗人
叶芳骐严复、叶祖珪、萨镇冰三位的交谊
王建民秋瑾就义前后事
史建圆明园遗影
郑岩丹尼尔“鲜汁”及玉函山造像
王世龙一张照片的是是非非
董时尼古拉教堂被毁纪实
李梅彬护送李达经香港去北平
谢泳一个人和一本周刊
王旭东我为周总理带路
朱邈庐山上的人与事
苗淑菊仅存的父亲的几张照片
唐宁平一张照片与一把调羹
罗维扬黑白人生
史耀增在宣传雷锋的日子里
高冠农“文革”中上学
武立金异域祭英魂
胡昌健法国乔治·拉比博物馆收藏的几幅中国历史照片
钱宗灏记录国耻的相册
姜波济南旧影
屈春海光绪皇帝梓宫出殡
邵盈午南社雅集
孙洵扬州名士吉亮工
弘石中国第一位女电影演员
马起来魂断巴黎的王守义
刘敏梁桂华的故事
杨秀利人性的暴虐
孙永康准确地诠释历史照片
江修惠一点补正
冯克力照片的独立话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