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窗小札196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窗小札1963

188 76 九品

仅1件

江苏盐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金庸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

装帧平装

字数342千字

定价76元

上书时间2018-01-2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详细描述:

版次:1
页数:
字数:342000
印刷时间:2014年06月30日
开本:16开
纸张:轻型纸
印次:1
包装:平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6048318
图书文学文集图书文学名家作品本商品暂无详情。

【编辑推荐】  ★金庸政论文集首次内地出版
  ★九十岁金庸亲撰“后记”
  ★每篇文章内容均无改动,原汁原味
  ★百科全书的风格,卓越的史识,大师的文笔
  ★精选相关历史时期新闻图片
  ★读懂金庸武侠小说微言大义的参考书
  ★评价金庸终生写作成就的必读书
  ★全面了解金庸传奇人生的必备书
  ★中国杰出报人的文章典范

【内容简介】
  《明窗小札1963》辑录了金庸于1963年在专栏中发表的193篇社论、时评与漫谈等杂文。涉及内容包括:明报的立场与原则,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美国的内政和外交,古巴的导弹危机,亚洲各国的外援和内困,西欧国家之间的合纵连横,东欧的求变和困境,文艺创新与争议,生态与环保,各国的世态与风情,社会趣闻与传奇等等。
  金庸数十年新闻生涯中近千万字的政论文字,一直没有结集出版。两年前,金庸秘书受命搜集、整理金庸上世纪六十年代撰写的专栏文章。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金庸用“徐慧之”为笔名撰写的“明窗小札”专栏。这一专栏从1962年12月开笔,持续到1968年10月,除1967年间中断几个月外,几乎每天一篇。
  “金庸秉持‘明辨是非,客观中立’立场,可谓眼观全球,心怀民众,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而文风朴实简洁,观点鲜明犀利,见解独特新颖,尽显一代大师的风范。”

【作者简介】
  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生于一九二四年。曾任报社记者、翻译、编辑,电影公司编剧、导演等;一九五九年在香港创办《明报》机构,出版报纸、杂志及书籍;一九九三年退休。先后撰写武侠小说十五部,广受当代读者欢迎,至今已蔚为全球华人的共同语言,并兴起海内外金学研究风气,有英、日、法、意、韩、泰、越、马来、印度尼西亚等多种译文,作品均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广播剧和舞台剧等,陆续在世界各地上演。
  数十年来从事新闻工作,为报纸撰写社评和专栏文章近千万字,是华人世界中卓有成就的报人。亦曾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研究涉及法律、历史和佛学诸领域。曾获颁众多荣衔,包括英国政府OBE勋衔,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衔、“艺术文学高级骑士”勋章,香港特别行政区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加拿大UBC大学、日本创价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香港大学、加拿大UBC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政治大学的名誉教授,以及当选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澳洲墨尔本大学和新加坡东亚研究所的荣誉院士。
  曾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英国牛津大学汉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加拿大UBC大学文学院兼任教授。

【目  录】
目录节选
明报:立场与原则
北京大学的一个故事
铁掌中的肥皂
奶罩与苏联人的经济
赫鲁晓夫的烦恼
康熙强过彼得大帝
肯尼迪被戴红帽子
亚洲的三大势力
女人安全,光头危险
葡萄牙大捧中国人
波兰电影模仿新潮派
最有权力的女人
罗素的信仰目录节选
明报:立场与原则
北京大学的一个故事
铁掌中的肥皂
奶罩与苏联人的经济
赫鲁晓夫的烦恼
康熙强过彼得大帝
肯尼迪被戴红帽子
亚洲的三大势力
女人安全,光头危险
葡萄牙大捧中国人
波兰电影模仿新潮派
最有权力的女人
罗素的信仰
十大政治家的年龄
台湾武侠小说的套子
美国的武侠小说迷
世界最大胆的影片
女人身上的新发现
日本人研究中药热
英女皇有多少钱
……

【媒体评论】
  他既是报纸的主笔,也是报纸的作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迄今为止,金庸堪称报界的第一人,因为这不是偶尔的几天突击,也不是几个月的特殊情况的应变,而是长达数年持续不断的每天写作担当。
  ——李以建(金庸秘书,《明窗小札》香港版编辑)
  查先生的评论文笔浅白亲切,将读者当朋友,而不是课堂里的小学生。国际冲突、社会问题,查先生夹叙夹议,讲得深入浅出。这套本事,来自中国民间。旧时中国民间有说书人,评人叙事,就是此一风格。
  ——陶杰(香港才子)
  文学巨匠金庸耄耋之年再出新作,不过不是虚构的武侠小说,而是他本人在真实世界里的“江湖论剑”……“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是金庸文字生涯的生动概括。然而,长时间里,巨匠的“左手”却被出版界所忽视……过人的远见,来源于渊博的知识和对历史的通透认识。一代杰出报人的锦绣文字,穿过岁月风烟悠悠归来。
  ——张修智(新华社亚太分社的副总编辑)  他既是报纸的主笔,也是报纸的作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迄今为止,金庸堪称报界的第一人,因为这不是偶尔的几天突击,也不是几个月的特殊情况的应变,而是长达数年持续不断的每天写作担当。
  ——李以建(金庸秘书,《明窗小札》香港版编辑)
  查先生的评论文笔浅白亲切,将读者当朋友,而不是课堂里的小学生。国际冲突、社会问题,查先生夹叙夹议,讲得深入浅出。这套本事,来自中国民间。旧时中国民间有说书人,评人叙事,就是此一风格。
  ——陶杰(香港才子)
  文学巨匠金庸耄耋之年再出新作,不过不是虚构的武侠小说,而是他本人在真实世界里的“江湖论剑”……“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是金庸文字生涯的生动概括。然而,长时间里,巨匠的“左手”却被出版界所忽视……过人的远见,来源于渊博的知识和对历史的通透认识。一代杰出报人的锦绣文字,穿过岁月风烟悠悠归来。
  ——张修智(新华社亚太分社的副总编辑)
  这些文字,被金庸写得风雷激荡,“剑”风凌厉,细细读之,于恍惚之间,似乎那个过去时代的身影扑面而来,让我们唏嘘不止。
  ——张光恒(摘自《羊城晚报》)
  金庸一手写小说,一手写社评。他在小说中一再引用“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孟子名句,也反映了他撰写社评时的心情与坚持。
  ——刘国重(网络著名金庸小说研究者)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