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植物病理学
  • 分子植物病理学
  • 分子植物病理学
  • 分子植物病理学
  • 分子植物病理学
  • 分子植物病理学
  • 分子植物病理学
  • 分子植物病理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分子植物病理学

46 9.6折 48 八五品

库存2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金生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04

装帧精装

货号104

上书时间2024-10-05

振琪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金生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9-04
  • ISBN 9787109053755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绪论,介绍分子植物病理学基本内容、发展趋势以及与
交叉学科的关系;第二章简要介绍与分子植物病理学相关的遗传、生理和生物化学
基本概念;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从病原物、寄主两个方面介绍与病原物致病性和寄
主抗病性有关的遗传背景及有关分子生物学机理;第七章着重介绍寄主一病原物互
作的分子信号和信号传递;第八章介绍分子植物病理学在防病实践和其他领域中的
应用;第九章介绍分子植物病理学与生命科学的发展。
本书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遗传、微生物、植物病理、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
等专业师生和广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分子植物病理学的内容
第二节 分子植物病理学的任务
第三节 分子植物病理学发展简史
第四节 分子植物病理学在植物病理学中的地位
第五节 学科交叉对分子植物病理学的影响
第六节 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第二章 寄主一病原物相互作用的遗传和生理生化基础
第一节 寄主一病原物相互作用的遗传学基础
一 植物-微生物相互关系
二 寄主和病原物的遗传变异
三 寄主-病原物识别
四 基因-基因概念
第二节 病原物致病生化因子
一 毒素
二 胞外酶
三 病原物激素
四 病原物胞外多糖
第三节 寄主植物抗病性的生理生化特征
一 抗病性生理生化特征
二 主要抗病因子
第三章 病原物致病相关基因
第一节 病原物侵染的生物学特性
一 真菌侵染的生物学特性
二 细菌侵染的生物学特性
三 病毒侵染的生物学特性
四 植物线虫侵染的生物学特性
第二节 病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一 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组
二 植物病原细菌基因组
三 植物病毒基因组
四 植物线虫基因组
第三节 病原物致病基因的类型
一 决定亲和性的基因
二 决定不亲和性的基因
第四节 植物病毒的侵染过程与致病相关基因
一 病毒的吸附、侵入、复制、装配和显症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二 植物病毒的致病机制和致病基因
第五节 植物病原细菌的致病相关基因
一 克隆基因的策略和研究方法
二 与病理过程有关的基因
三 质粒及其在致病中的作用
四 植物病原细菌致病基因的调控机制
第六节 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相关基因
一 病原真菌基因克隆的策略和研究方法
二 病原真菌致病过程的相关基因
三 真菌低致病力的分子遗传基础
四 真菌营养亲和性的分子遗传基础
五 真菌致病基因的调控机制
第七节 关于病原物间致病基因同源性问题的讨论
一 植物病原菌致病基因之间的同源性
二 植物和动物病原菌基因之间的同源性
第四章 寄主植物的抗病基因
第一节 经典植物病理学中植物抗病性和抗病基因的概念
一 植物抗病表型
二 植物抗病因子
三 植物抗病性遗传
第二节 分子植物病理学中植物抗病性和抗病基因的概念
一 与病原物亲和性因子有关的抗病性
二 与病原物不亲和性因子有关的抗病性
三 信号识别和信号传递
第三节 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方法
一 差异表达克隆法
二 异源基因克隆法
三 利用结合特异性通过鉴定抗病基因产物克隆抗病基因
四 转座子标签克隆法
五 染色体步查克隆法
六 作图克隆法
七 互补克隆法
第四节 抗病基因鉴定
第五节 植物抗病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一 豇豆抗花叶病毒基因
二 玉米抗圆斑病的Hm1基因
三 番茄抗细菌叶斑病的pto基因
四 拟南芥抗丁香假单胞的基因RPS2和RPM1
五 烟草抗TMV的N基因
六 亚麻抗锈病的L6基因
七 拟南芥抗霜霉病的RPP5基因
八 番茄抗叶霉菌的cf9cf4、cf2和cf5基因
九 水稻抗白叶枯病的Xa21基因
十 甜菜抗胞囊线虫(Heteroderschachtii)的Hs1pro-1基因
十一 其它抗病基因
第六节 植物抗病基因的功能
一 根据寄主-病原物相互作用来推测抗病基因的功能
二 根据R蛋白的结构预测的R基因的功能
第五章 植物防卫反应基因
第一节 防卫反应的发生特点
一 防卫反应基因的结构特点
二 防卫反应基因的表达调控
三 防卫反应基因功能的多重性
第二节 防卫反应基因的研究策略
一 防卫反应基因的克隆
二 防卫反应基因的时空表达
第三节 防卫反应基因的主要类型
一 病程相关蛋白基因
二 水解酶基因
三 硫素(Thionin)基因
四 植物细胞壁修饰中的基因及其调控
第四节 防卫反应基因表达的时空概念和发育调节
一 植物防卫反应基因的结构性表达
二 植物防卫反应基因的诱导表达
第六章 寄主一病原物相互作用
第一节 寄主-病原物互作的生化特征
一 植物病毒与寄主的互作关系
二 植物病原细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
三 植物病原真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
四 植物线虫与寄主的互作关系
第二节 互作的分子内涵和进化模式
一 互作的生化和遗传特征
二 互作类型
第三节 激发子
一 激发子的来源
二 激发子的化学与结构特性
三 激发子的作用类型
第四节 抑制子
一 抑制子的化学与结构特性
二 抑制子的作用机制
第五节 受体
一 植物对激发子刺激信号的接受
二 识别激发子和启动过敏反应的受体
三 有关激发子受体的鉴定
第六节 诱导抗病性和诱导感病性
一 诱导抗病性
二 诱导感病性
第七节 互作的双向调节
一 病原生物基因的诱导表达
二 寄主基因的诱导表达
第七章 信号接受和信息传递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信号分子的类型和引发的反应
一 病原物接受寄主的信号
二 寄主接受病原物的信号
三 植物中对抗病性有调节作用的信号分子
第三节 信号接受和传递机制
一 信号传递过程中发生的事件
二 不同类型寄主一病原物互作关系中信号传递过程
第四节 系统获得抗性中的信号传递机制
一 基本概念
二 水杨酸在SAR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第五节 植物和动物中信号传递系统的比较
一 在生化水平上的比较
二 第二信使的作用
三 动物中信号传递的一般特征及其与植物的关系
第八章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 基因工程的意义及其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一 基因工程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意义
二 基因工程在农作物育种方面的应用
第二节 植物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
一 目的基因的鉴定和克隆
二 目的基因的加工和重组
三 目的基因向植物的转化
四 嵌合基因的构建
五 转化和再生
六 表达策略
第三节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
一 主要策略
二 有关机理
第四节 植物抗真菌病害的基因工程
第五节 植物抗细菌病害的基因工程
第六节 从分子植物病理学的发展看植物抗病基因工程
第九章 分子植物病理学与生命科学
第一节 植物病原物的形成与植物病害的发生
第二节 系统进化
一 达尔文生物进化原理及理论发展
二 植物病原菌的致病性演化
第三节 协同进化理论和寄主一病原物相互作用的遗传学
名词、名称索引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