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公共表达蓝皮书(2018)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公共表达蓝皮书(2018)

35.84 2.8折 12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笑盈、隋岩、安萧宇、杨懿、康健 编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H3

上书时间2025-01-11

润雨轩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笑盈、隋岩、安萧宇、杨懿、康健 编
  •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5
  • 版次 1
  • ISBN 9787565724381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5页
【内容简介】
  产生于农耕文化土壤的中国方块字,是世界上有意思、智慧的语言,其构成和排列组合简洁、形象、易理解而有深意。例如“耕”,就是农具加个井,“家”是房子加个猪,家族的“族”是一方领地加一支飞箭。再如“思想”,“思”是在心上耕田,“想”是在心上眼见树木的生长,合起来称之为思想。更有意思的是“团队”的组合,“团”是口加才,“队”是带着耳朵在听的人,会说的领着一群能听的就是团队,非常奇妙。
  其实,汉语拆字已经把我们想要说的意思放在汉字的组合里了。“让表达有思想,让思想有力量”“表达改变世界”,是“滔客学院”的宗旨,也是我们在本书中想说的话。
  如今我们处于一个表达的时代,或者严格地说,我们处于一个从不需要表达向需要表达,从不愿意表达向愿意表达过渡的时代。表达对我们的重要性正在地凸显。
  首先,当今世界是一个传播的时代,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个传播日益大众化的时代,公共表达拥有了基础性。在当今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当代人类进入了所谓的“信息社会”“再部落社会”“知识经济的时代”和“全球传播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公共表达的兴起就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了。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人际传播与面对面交流再次普遍起来,而且这种兴起并非是西方的古希腊罗马时代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口语传播的简单复兴,而是在全新背景下的重新崛起,带有鲜明的新的时代特征,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综合性和专业化。
  其次,当今世界是社会关系变化的时代,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个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时代,公共表达拥有了普遍性。在政治领域,开放政治、民主政治、知情权政治要求更多的公共表达;在商业领域,全球的商业化以及商业由产品转向品牌与服务,促进了商业公共表达的兴起;文化产业的出现以及各类社会问题的增加,给予各类文化界人士和社会活动家展示表达能力的机会;进而在多样化、差异化、复杂化特征鲜明的当代社会,几乎每一个社会生活的参与者都可能有公共表达的需求。这个时代的公共表达,不再是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的专利,甚至也不仅仅是商业领袖或商业人士的需求,而与许许多多的普通人相关,被视作立足社会必备的才能与修养。
  最后,当今世界是一个需要表达的时代,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个“酒好也怕巷子深”“酒好也需要吆喝”的时代,公共表达的舞台具有了多样性。公共表达的场所日趋多样,几乎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可以简单地分类列举,如小范围的小组讨论、工作汇报、项目申请、商业谈判、商业提案等;中等范围的课堂讨论、会议发言、商业路演、产品介绍、工作动员、新闻发布会等;大范围的活动演讲、开/闭幕式演讲、工作动员、会议演说、大型新闻发布会等。而且,这些表达在互联网时代都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内迅速传播,媒体中还有电视辩论、网络直播、自媒体节目等等。就人们的社会传播结构而言,传统的单线程传播变成了多线程、多维度、多可能的传播,这就引发了多样性的社会观念。这种社会观念加之媒介技术的推动,就形成了广阔的公共表达场。就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言,当今社会是“参与型文化”的社会,是“体验与分享”的社会,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舞台,都需要表达的勇气和能力。
【作者简介】
  刘笑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新闻研究所所长,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第20届中国新闻奖、第12届长江韬奋奖评委,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培训课程特约主讲人,新闻发布评审专家组成员,山东省委宣传部新闻发言人培训基地专家组成员。自2005年以来已为各部委、各企事业单位授课上千场。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传播、国际新闻、突发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新闻发布及新闻发言人。主要负责全书的修改、统稿、序言和本书的第十二章,参加本章写作的还有康秋洁(第三节),李新宇、杜海滨(第一节),刘雯、董超(第二节)。
  
  隋岩,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传播》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领军人才、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互联网群体传播、传播符号理论。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何为公共表达
第二节 公共表达的历史与发展
第三节 公共表达在中国

第二章 传播学境遇下的公共表达
第一节 传者与公共表达
第二节 内容与公共表达
第三节 介质与公共表达
第四节 公共表达的受众与效果

第三章 社会舆论与公共表达
第一节 舆论:一个“神圣的概念”
第二节 舆论环境变迁与公共表达
第三节 公共表达与社会舆论的平衡

第四章 公共关系与公共表达
第一节 古代公共关系与公共表达
第二节 现代公共关系与公共表达
第三节 公共表达中的公共关系思维框架、道德准则与行动路径

第五章 政治传播中的公共表达
第一节 政治传播中公共表达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当代政治传播的主要形态
第三节 中国政治传播中公共表达现状的调查分析
第四节 政治传播中公共表达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商业传播中的公共表达
第一节 商业传播与公共表达
第二节 商业传播中公共表达的基本技巧
第三节 多元商业传播场域中的公共表达

第七章 文化传播中的公共表达
第一节 作为国家战略的“文化自信”
第二节 传统媒介下的文化传播与公共表达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传播与公共表达

第八章 突发事件传播中的网络公共表达
第一节 突发事件中网络传播的特点
第二节 突发事件中的网络公共表达特征
第三节 突发事件中如何做好公共表达

第九章 口语传播与公共表达
第一节 口语传播及其特点、分类
第二节 口语传播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第三节 提高公共表达中口语传播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

第十章 情绪调控与公共表达
第十一章 公共表达类教育培训
第十二章 世界公共表达的历史与当代趋势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