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 陆 帝国落日卷
正版全新,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可开电子发票
¥
20.56
6.3折
¥
32.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冬雪心境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ISBN9787500857907
出版时间2014-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2.8元
货号23523181
上书时间2025-01-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李纯的时代已然到来,虽然这位28岁的年轻帝王还没有完全在心理上做好准备,但谁也不会想到,他却开创了唐朝继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又一个盛世局面。虽然他的时代已经无法达到先祖李世民、李隆基时代的辉煌,但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帝国,在李纯的手中算是实现了中兴之治。当李纯坐上皇帝宝座的时候,先前经历诸多变故的他,已经下定决心要重振大唐帝国的雄风。
公元806年正月,李纯改元元和,后世将他的时代称为“元和中兴”。
李纯早已认识到要想实现中兴之治,首先必须解决藩镇问题。于是,在即位之初,经过短暂的修整朝纲之后,他将自己的利剑对准了藩镇。
个目标:西川刘辟。
导语摘要
这是中国历史的*王朝,以其前所未有的辉煌与繁荣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唐朝三百年,其间交织着政治的博弈、灿烂的文化、铁血的浪漫,虽然昔日的繁华早已不在,边关的笛声也已消沉,但唐朝的荣光依然照耀着我们。由冬雪心境编著的这本《唐朝那些事儿(6帝国落日卷)》将带领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去细细品味三百年的大唐历史。
本书为《唐朝那些事儿》系列第六卷,从唐宪宗李纯即位开始写起,一直到唐宣宗李忱去世为止,详细叙述了晚唐五十余年的历史。宪宗李纯即位后,平定诸多藩镇,重振大唐国威,实现元和中兴。可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二帝昏庸无能,使帝国再次陷入危局。文宗李昂励精图治,可惜党争不断。武宗李炎性格强势,对内打击异己、平定泽潞叛乱,对外威制回鹘,领土问题寸步不让;宣宗李忱勤政治国,收复丢掉近百年的河湟地区,在后世留下“小太宗”的美名,可惜两位皇帝过分崇道,终死于丹药。除此之外,书中有历史上一天之内官员被杀多的“甘露之变 ”,也有佛教史上的大劫难“会昌废佛”,更有历时四十多年的“牛李党争”……冬雪历史,精彩纷呈。
作者简介
冬雪心境,本名李珩,天津人,音乐专业出身,热爱历史,尤其是唐朝历史,经过长期的准备。决心用自己的方式来书写大唐的历史。
目录
引子
第一章:平定三镇
第二章:强征河朔
第三章:征讨淮西
第四章:藩镇平服
第五章:宪宗之死
第六章:昏庸二帝
第七章:时局考验
第八章:甘露之变
第九章:权臣固政
第十章:威制回鹘
第十一章:会昌废佛
第十二章:党争终结
第十三章:收复河湟
第十四章:遗憾结局
内容摘要
这是中国历史的*王朝,以其前所未有的辉煌与繁荣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唐朝三百年,其间交织着政治的博弈、灿烂的文化、铁血的浪漫,虽然昔日的繁华早已不在,边关的笛声也已消沉,但唐朝的荣光依然照耀着我们。由冬雪心境编著的这本《唐朝那些事儿(6帝国落日卷)》将带领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去细细品味三百年的大唐历史。
本书为《唐朝那些事儿》系列第六卷,从唐宪宗李纯即位开始写起,一直到唐宣宗李忱去世为止,详细叙述了晚唐五十余年的历史。宪宗李纯即位后,平定诸多藩镇,重振大唐国威,实现元和中兴。可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二帝昏庸无能,使帝国再次陷入危局。文宗李昂励精图治,可惜党争不断。武宗李炎性格强势,对内打击异己、平定泽潞叛乱,对外威制回鹘,领土问题寸步不让;宣宗李忱勤政治国,收复丢掉近百年的河湟地区,在后世留下“小太宗”的美名,可惜两位皇帝过分崇道,最终死于丹药。除此之外,书中有历史上一天之内官员被杀最多的“甘露之变 ”,也有佛教史上的大劫难“会昌废佛”,更有历时四十多年的“牛李党争”……冬雪历史,精彩纷呈。
主编推荐
冬雪心境,本名李珩,天津人,音乐专业出身,热爱历史,尤其是唐朝历史,经过长期的准备。决心用自己的方式来书写大唐的历史。
精彩内容
李纯即位伊始,百事待理,亟待解决的政事有很多,如贬黜二王集团后的人事调整、解决沅水灾患问题、先皇李适的安葬事宜等。可是正当李纯被头绪繁多的政事缠身之际,有使者从西川带来消息,西川节度使、南康忠武王韦皋去世了。
韦皋作为李纯的坚决拥护者,在李纯即位的过程中出力不少。韦皋之所以会支持李纯,是因为王叔文当政时,曾经拒绝了韦皋所提出的担任剑南西川、剑南东川和山南西道三川节度使的要求,所以韦皋转而支持李纯。
如果当初王叔文答应了韦皋的请求,那么李纯后来在即位的过程中,韦皋会采取什么态度也很难说,对于这一点,李纯心知肚明。
李纯同时也明白,韦皋具有拥立之功,如果他再提出担任三川节度使的要求,那么李纯自己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如果同意韦皋的请求,不符合李纯决心削藩、强化皇权的愿望,但拒绝韦皋必然会刺痛具有拥立之功的功臣之心。现在随着韦皋的去世,李纯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目前对于西川节度使的继任人选,李纯因为政务繁忙还没有来得及认真考虑。可是此时西川节度副使刘辟却鼓动部下将领上书,请求以刘辟继任为西川节度使。
对于刘辟,李纯是十分了解的。这个贞元年间进士及第,曾经登上宏辞科的人,因为颇有才干,被韦皋任命为从事,一路升迁为御史中丞、节度副使,经常往来于京师与西川之间。当初韦皋担任三川节度使的请求,也是刘辟转达给王叔文的,当时如果不是韦执谊相救,刘辟或许早被王叔文斩首了。
对于刘辟的请求,李纯丝毫没有犹豫便给予了回绝,他有心从自己即位后个节度使的任命开始,改变数十年来由藩镇自己决定节度使人选的弊端。所以李纯拒绝刘辟后,立即任命御史中丞袁滋为剑南东道、西川、山南道安抚大使,前往三川宣慰。随后李纯又决定以袁滋为同平章事,充西川节度使,同时征刘辟入朝担任给事中。
李纯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从刘辟开始,以强硬的姿态对待藩镇,将藩镇节度使的任免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而刘辟早有在韦皋之后割据西川的野心,所以对李纯征其入朝的诏令拒绝执行,并开始修缮甲兵,准备以武力抗拒诏命。
袁滋走到半路听到刘辟即将反叛的消息,担心自己前往西川会凶多吉少,因此一直逗留不进。
李纯知道消息后十分生气,下令将袁滋贬为吉州(今江西吉安)刺史。
李纯虽然急于解决藩镇的问题,但他不是莽撞之人,在自己初登大位,很多政务需要处理的情况下,对刘辟暂时选择了妥协,决定暂时批准刘辟为剑南西川副大使、知节度使事。
对于李纯而言,这已经是莫大的让步。但刘辟显然并不满足,而且在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太上皇李诵病逝的时候,上疏李纯请求批准自己兼任三川节度使。
这么不合时宜的上疏,让李纯极为恼怒,这等于在公开羞辱李纯,于是他坚决驳回了刘辟的无理请求。可是,让李纯想不到的是,刘辟居然不顾他的诏令,向东川节度使李康所在的梓州(今四川三台)发起进攻,准备以武力夺取东川,进而实现自己割据三川的野心。
面对刘辟的公然叛乱,李纯当时站在了武力解决还是继续妥协的十字路口。事实上,无论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对于李纯来讲都是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
因为西川对李唐王朝而言,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甚至可以说唐廷是否能有效控制三川地区,可以影响其国运。
自从唐朝建立以来,虽然三川地区属于“外府” ,但每次京城长安发生紧急情况,三川便成为唐廷君臣的避难处所,这一点玄宗李隆基、德宗李适深有体会。后世的顾炎武甚至将唐朝之所以国祚延续290年之久的原因,归结为唐朝拥有西川这个避难所,可见三川对于唐廷的重要性。
正是因为如此,唐廷历来重视三川地区的官员任选。世人皆称三川乃是“宰相回翔之地”,如果任免得当,三川确实是唐廷避难的坚实大后方。
可是正因为三川地区如此重要,而且物产极为丰富,如果为野心家或割据者所掌握,三川不仅起不到朝廷屏障的作用,反而会威胁朝廷的安全,直接影响帝国的命运。韦皋可以在西川干预京城长安皇位的继承事宜,便是好的证明。
另外,从军事角度来看,三川再往西即是吐蕃,自安史之乱以来,陇右为吐蕃所占,长安经常处于吐蕃的威胁之下。三川的存在,成为唐廷应对吐蕃和南诏入侵的屏障。三川的西南与吐蕃和南诏接壤,如果设官有误,必然会对唐廷构成极大的威胁。
不过虽然三川地位如此重要,但从唐朝中期以来,朝廷对于三川的控制却是若即若离,时断时续。
从安史之乱开始一直到顺宗李诵即位前,将近30 年内,三川地区的节度使,无论是严武还是崔宁,当政时期都是盘剥百姓,肆行猛政,尤其是崔宁当政的14年间,依仗蜀地险要富庶,穷奢极欲,将三川俨然建成自己的独立王国。《旧唐书》记载:“蜀川天下奥壤,自(崔宁)置其中,朝廷失其外府十四年。” 这种局面一直到了贞元元年(785年)韦皋担任节度使依旧如此,他盘剥百姓、厚给士卒,士卒们婚丧嫁娶,他都供给费用,因而三川将士只知道蜀中有韦皋,不知道远在京城还有个高高在上的皇帝,这些官军逐渐变成了韦皋的私人军队。为了更加牢固地控制西川,韦皋禁止部下入朝做官,不许手下人和朝廷中人来往,西川的割据独立状况比之崔宁当政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