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教育心理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儿童教育心理学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6.87 1.9折 36 全新

库存22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奥) 阿弗雷德·阿德勒, 著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7686772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724891

上书时间2024-12-29

宏铭图书专营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绪论

第二章 人格的统一

第三章 追求优越感与它对教育的启示

第四章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

第五章 孩子为何会有自卑情结

第六章 怎样预防孩子的自卑情结

第七章 社会情感的培养与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八章 家庭环境与孩子的心理健康

第九章 为适应新环境做准备

第十章 孩子的在校表现

第十一章 影响孩子成长的外在环境

第十二章 性教育的意义与误区

第十三章 一个教育失误的例子

第十四章 完美的儿童教育需要父母参与

附录一 个体心理学问卷

附录二 五个孩子的案例与点评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确、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阿德勒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儿童独立、自信、勇敢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总的来说,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儿童教育的首要任务。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孩子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打架、说谎,甚至不爱学习等。关于这些问题的心理诱因以及解决方案,阿德勒的这本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阿德勒告诉我们,儿童的这些行为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只是表象,家长暴力地制止和打骂,只能让问题更严重。

精彩内容
 依照心理学理论,教育问题可以被浓缩为一句话——教育问题是一个自我认识与自我指导的过程。儿童教育虽然类似于成人教育,但二者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相对于成年人来说,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无法正确认识、指导自我,他们要形成这方面的能力,必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我们需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并且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然而,这项工作的最
大难点在于,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往往不了解孩子。
确实,连我们都不一定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又何况是在全面了解孩子的基础
上,对他们加以指点和引导呢?这真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啊!
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psychology)是一门专门研究儿童心理的重要科学。说它重要,不仅因为儿童心理这一领域本身,还因为它能让成年人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
与行为方式。
个体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不同,它不允许理论与实践之间出现脱节。个体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整体人格,并致力于探讨整体人格能为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带来哪些积极
的影响。从这一点来看,构成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知识,主要是人们在实践中对谬误的再认知。无论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孩子本人,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就知道如何使用它们来指导人格的发展。
这种研究方法贯穿个体心理学的始终,通过这种方法得出的所有论述,就能自然而然地组成一个彼此联系的有机整体。依照个体心理学的观点,人的每一个行为,都要受整体人格的驱动、指引,都能真实反映他的心理活动。在绪论部分,我试图就个体心理学做一个总纲性的阐释,然后再在后续的各章内容中,有侧重地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人之所以能成长、进步,其本质是因为内心有明确的目标,充满了不断向上的追求。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持续追求
发展,追求更伟大、更完善、更美好的愿景。这种愿景在潜意识中时刻存在。这种目标明确的追求能主宰人的一生,不仅会影响人的具体行为,甚至还能支配人的思想。思想并不是一种现实存在的东西,但它会在生活目标和生
活方式的双重影响下,与现实趋于一致。
整体人格与每个具体的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个人都是由深藏于内心的整体人格塑造的,并且与整体人格相统一
。因此,每个人既是被各自整体人格所绘制的一幅幅精美画作,同时又是这些精美作品的创作者。不过,这些创作者并不完美,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灵魂
与肉体了解得并不全面。
研究人格的构建时,要特别注意“人格的整体性”这一点。每个人的生
活目标、生活风格都迥然不同,这种差异不是单纯由所处的客观现实不同而导致的,因为即便面对着
相同的客观现实,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主观看法。可以说,客观现实本身,和人对客观现实的看法,是两回事。所以,共处在同一个现实世界中的人类,却能以极具个性的方式来塑造自我。每个人塑造自我的过程,都能体现出这个人对客观现实所持
有的看法,从心理层面来看,这些看法可能正确且健康,也可能错误而有害。我们特别重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与障碍,特别是童年时期的问题。要想全面观察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这些都是不容错过的关键。只有找对根源并及时解决,才不会对这个人今后的人生轨迹造成重大影响。
我想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有一位52岁的女士,她习惯于不停地贬低年长于她的其他女性。
通过追溯她的童年经历我们发现,在她小时候,她身边的所有人都在关注她的妹妹,从那时起,她的心中就产生了一种被他人忽视的错觉,并因这种错觉而心生屈辱。通过运用个体心理学的“纵向”观察
法(译者注——即按照时间发展顺序观察的方法。
)对她进行分析,我们还发现,这种心理从她的童年时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她总怀疑别人看不起她;当她发现别人比她受欢迎、所处的地位比她优越时,她就会感到愤愤不平。
就算我们不了解她的日常生活与整体人格,也
不妨碍我们由此来解读她的内心。心理学家的这种思路与小说家类似,即通过确定的行为路径、生活风格、行为模式来构建人物,同时确保他的整体人格不被破坏。如果一位心理学家足够优秀,完全可以推测出这位女士在某个特定环境下会有怎样的所
作所为,再根据她独特的“生命历程”准确描绘出她的人格特征。
P2-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