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科医生的故事:大肠癌传
  • 外科医生的故事:大肠癌传
  • 外科医生的故事:大肠癌传
  • 外科医生的故事:大肠癌传
  • 外科医生的故事:大肠癌传
  • 外科医生的故事:大肠癌传
  • 外科医生的故事:大肠癌传
  • 外科医生的故事:大肠癌传
  • 外科医生的故事:大肠癌传
  • 外科医生的故事:大肠癌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外科医生的故事:大肠癌传

正版二手书,欢迎选购

14.73 2.5折 59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顾晋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338288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1769559354921046530

上书时间2024-12-12

宏铭图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前言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2020年公布的我国癌症发病率统计显示,大肠癌发病率在我国所有新发恶性肿瘤中位列第二。因此,如何预防大肠癌,如何向公众普及预防大肠癌的相关知识,使公众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大肠癌,一直是科普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外科医生的故事:大肠癌传》的作者顾晋教授是一位长期从事大肠癌临床治疗和科研外科医生,他在书中以一个外科医生从医四十年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大肠癌的相关知识。本书每章都以作者亲历的医患故事开头,由此引述人类对大肠癌诊断与治疗的发展历史。本书文风朴实,视角独特,客观严谨,情节生动,娓娓道来,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作为一个每天忙碌于临床工作的外科医生,能够静下心来,用老百姓看得懂的语言撰写大肠癌科普读物,实属难能可贵。

 

近些年来,每每看到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医生联系自身临床经历,以内史与外史结合的方式写出医学史著作,既保持学术性,又引人入胜、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例如《众病之王——癌症传》《当死亡化作生命——一个移植外科医生的手记》等,总是很感慨——什么时候我们中国的医生也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呢?现在顾晋教授首先做出了尝试,而且很成功,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希望在此带动下,我们中国医生能写出越来越多、越来越优秀的医学史科普作品,为我国医学史学术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普及贡献不可或缺的力量。

 

是为序。

  

 

 

姥姥罹患大肠癌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医学生了。

 

姥姥和姥爷一直住在苏州。姥爷是早年留学英国的工程师,从英国留学回国后,受聘到昆明铁路局担任第一任总工程师,他也是我国第一代铁路工程师。大概是20世纪70年代,我上高中的时候,妈妈告诉我:“姥爷得了肺癌!”

 

“他抽烟太厉害了!”妈妈告诉我。

 

于是,妈妈和哥哥启程去了苏州,把姥爷和姥姥接到北京家中。

 

到北京不久,姥爷就去世了。记得姥爷走的那天,妈妈专门陪姥姥去见姥爷最后一面。我当时还是小孩儿,和妈妈一起搀着姥姥,那个时候,姥姥也七十多岁了。我当时想,姥姥见到姥爷还不得嚎啕大哭,所以下意识地抓紧她的胳膊,怕她情绪失控、晕倒。姥姥曾经得过脊柱结核,她的脊柱是弯的,整个人看上去佝偻着,加上年纪大,所以走路很慢。

 

殡仪馆的车等在那儿,车上的司机有点不耐烦。

 

“你们把老人家背过来吧!”司机大声地说,显得很急躁。

 

妈妈和姥姥都不做声,但看得出来,姥姥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步履艰难地走向太平间。

 

姥姥真的是大家闺秀,走到姥爷的灵柩前,轻轻地帮姥爷整理了一下衣角,用颤抖着的手摸了摸姥爷的脸,嘴唇微微地颤动了几下,像是在无声地说着什么,然后慢慢地转过头,对妈妈说:“让他上路吧。”

 

整个过程,姥姥没有掉一滴眼泪,所有的亲属,包括爸妈的同事们都为姥姥的风度折服。姥姥是我姥爷的续弦,年轻时做过小学老师,自从嫁给我姥爷,就做了全职太太。姥爷是总工程师,收入不菲,日子过得很富裕。姥姥是个爱干净的人,知书达理,相夫教女,从未为生活担忧。高度近视的姥姥总戴着一副深色的圆眼镜,说话时轻声细语,脸上永远挂着慈祥的微笑。

 

姥爷去世后,姥姥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在我们面前,姥姥从没有发过脾气,也没有流露过抱怨的情绪,她总是安安静静地过着属于她自己的每一天。每天早上起来,她总会把头发梳得一丝不乱,把屋子整理得干干净净。至于姥姥娘家的家境如何,我从来没有听妈妈说过。

 

姥姥有记日记的习惯。每天的天气如何、吃的什么饭、做了什么事、爸爸妈妈有什么活动、家里来过什么人、收到过谁的来信,都被姥姥记载在她的日记里。姥姥高度近视,日记里面都是繁体字,但每一笔每一行都清清楚楚。

 

平时我忙于学习,爸妈忙于工作,都难得有时间和姥姥交流。姥姥总是安静地、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姥姥特别爱看书,常常右手拿着放大镜,左手捧着书,在光线较好的地方细读。记得她最爱看的书是著名女作家杨沫写的《青春之歌》,可能是因为书里写的故事正好发生在姥姥经历过的年代吧。姥姥看书的时候,习惯轻读,时常发出“唏嘘”的声音,但是这种声音通常很小,完全不会影响到别人。每每读到精彩之处,姥姥会拿出圆珠笔在书上做上标注,也会写下密密麻麻的心得体会。没有人知道姥姥写的是什么,但应该都是写给她自己。有时候,姥姥想和妈妈说什么事儿,妈妈忙得没有耐心听,姥姥总是表现得很宽容。妈妈是独生女,那个年代的独生女是很少的。所以妈妈养成了我行我素的性格,甚至在我看来有点“以自我为中心”,不太顾及姥姥的感受,姥姥从不埋怨她。妈妈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但是较少来往。姥姥年纪大了,耳朵背,听不清大家说的话,久而久之就特别自觉地减少和我们的沟通。

 

我考上医学院那年,姥姥被确诊结肠癌。

 

后来,从姥姥的日记中我们才知道,她肚子不舒服其实已经好久了,一开始以为是脊柱弯曲,使小肚子受到挤压,其实是肿瘤引发了肠梗阻症状。看到妈妈爸爸很忙,姥姥尽管出现了腹痛腹胀等症状,也不想去麻烦他们。直到后来肚子胀得鼓了起来,姥姥才和妈妈讲。

 

姥姥和我们说:“我的肚子不舒服,还有血便。”

 

妈妈觉得有问题,就带姥姥去了医院。

 

 

 

我生长在一个医生之家,妈妈是内科医生,爸爸是泌尿外科医生。他们俩是大学的同班同学。哥哥和我后来也都相继成了医生。姥姥生病那年,我刚进医学院,第一年还只是学习解剖,对“结肠癌”的了解还处于小白阶段。妈妈告诉我:“姥姥得了‘结肠癌’,需要外科手术!”那个时候姥姥已经80多岁了,当妈妈把姥姥安排到她工作的医院的外科病房去住院时,我其实挺担心的,姥姥那么大岁数,能经受得住那么大的手术吗?

 

姥姥在妈妈工作的医院里住院,接受了外科手术,妈妈找了当时赫赫有名的外科主任亲自操刀。我当时什么也不懂,也不知道手术该怎么做,完全没有概念,加之在家里的地位,没有人征求我的意见,即使是征求我意见,我也不知道说啥,所以就这样我和家人们一起在手术室门外苦等。爸爸妈妈都知道,姥姥岁数大了,又有脊柱结核,手术肯定不好做。

 

姥姥终于被人从手术室推出来了。

 

经过长长的走廊,我们家属一直紧跟着手术室护送姥姥的平车,麻醉师跟守在一旁,一名护士手里举着输液瓶。我不知所措地扶着车,好像我没有推,车也一直在走。我紧盯着姥姥,她的手那么苍白,嘴里还戴着气管插管,显然她还没有完全苏醒。姥姥眉头紧皱,双眼紧闭,让我感觉挺害怕。第一次见到手术后的病人,而且这个病人就是我的姥姥。那么慈祥、那么温柔的姥姥究竟在手术室里经历了什么?我甚至不敢想下去了……

 

终于到了姥姥住的病房,大家一起把姥姥从手术车上抬到病床上。姥姥个子不高,加上罹患肿瘤,体重减轻了许多。当我们把姥姥轻轻地放到病床上,掀开被子时,我看到姥姥的肚子上盖着纱布,还有一只玻璃管样的东西横在那里,肚子上好像多了点什么。那个时候,我完全不知道姥姥的手术其实只是一个姑息手术。姥姥的肿瘤在横结肠,按照现在的常规,应该做右半结肠切除,但姥姥的身体条件不允许,外科主任最终决定只给姥姥做了结肠造口术,而肿瘤依然还在姥姥的肚子里。

 

时间过得真快,后来我成为一名胃肠肿瘤外科医生,就像当年给我姥姥做手术的医生一样。只是在那个时候,我没有想到,自己今后会把大肠癌作为一生的职业。

 

如今,大肠癌的发病率已经占我国所有癌症的第二位了。许多个人和家庭正被大肠癌所困扰,但他们对大肠癌的了解或许就像当时的医学小白——我一样。

 

 

 

一转眼,我做外科医生也有四十年了。最近招了一个研究生,名叫安安。因为我的年龄问题,医院考虑还要给青年导师们更多招收学生的机会,所以他是我招收的最后一名研究生了。作为医学院本科毕业后推荐免试的研究生,安安比当年同期的我有机会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但是,在我面前,他也依然是个“大肠癌”小白。他跟着我一起出门诊、查房,我也会抽空给他讲讲那些关于大肠癌的故事(文中的安安既是现实中我的最后一个研究生,在个别故事情节里,他又是我历年研究生的缩影)……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本书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医者札记系列”图书之一,讲述了百年医学发展过程中,外科医生发现、观察、探究及努力征服大肠癌的历程。作品融入了作者,一位在肿瘤外科领域工作了40年的资深外科医生,同时也是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院长,学医、从医、海外学习工作及带教年轻医生的经历和思考。全书将医学史与科学技术前沿、医学与文学、医学与生活、科普与艺术进行了有机结合,展示了医学的努力与医者的智慧,给人以启迪。



作者简介
顾晋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美国外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外科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获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大学“985工程”等重大项目的支持和资助。2008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09年获北京大学杨芙清-王阳元院士教学科研奖。

目录

第一章大肠癌从哪里来
1抢占地盘/003
2风水宝地/011
3神秘家族/015
4躺平一族/028
5超重大叔/033
6不要不开心/040
第二章
癌在江湖飘
1红色警报/051
2“白色恐怖”/055
3腹部疑云/063
4不通则痛/067
5不祥之兆/075

第三章你是我的眼
1走进迷宫/081
2.“物理”看花/088
3有镜则明/095
4有你真好/102
5第一滴血/109
6疗前分期/117
第四章防患于未然
1“预”见未来/127
2斩草除根/137
3.“饿死肿瘤”/144
第五章
江湖四剑客
1刀客传奇/151
2隐形杀手/166
3化学武器/174
4皇家卫队/183
第六章菊花保卫战
1与肛同在/199
2腹壁菊花/205
3空中救援/214
4保菊“官司”/223
5言传身教/236
6敏感神经/247
7永不放弃/255
第七章“我不是药神”
1辅助化疗/265
2姑息化疗/273
3精准打击/279
第八章无形的战争
1战前动员/295
2等待观察/304
第九章天堑变通途
1器官礼赞/315
2还我尊严/325
3不是奇迹/333
第十章好好说再见
1难言之隐/341
2放手的爱/354
3好好告别/362
4走近死亡/371
后记/377


【前言】

内容摘要
本书讲述了外科医生发现、观察、探究及努力征服大肠癌的百年历程,探寻了远离大肠癌的科学方法。全书不仅融入了一位在肿瘤外科领域工作了40年的资深外科专家的经历和思考,也将医学史与科学技术前沿、医学与文学、医学与生活、科普与艺术进行结合,向大众展示了医学的努力和医者的智慧,提供了通过良好生活方式远离大肠癌的理论支撑和科学方法。每章均以作者亲历的医患故事开头,由此引述人类对大肠癌诊断与治疗的发展历史,并最终落脚在引发大肠癌的高危因素、生活方式,以及大肠癌的预防、症状、诊疗等相关知识上,将图书的阅读性、实用性进行巧妙衔接,让医学科普更接近现实生活,让大众知且能用。

主编推荐

本书普及了在我国患病率位列第二的恶性肿瘤——大肠癌的知识,并以内史与外史相结合的方式讲述了人类与大肠癌的抗争史,旨帮助大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根源出发,远离大肠癌。

该书是一部将健康科普和医学人文巧妙融合的经典著作,全篇将医学史与科学技术前沿、医学与文学、医学与生活、科普与艺术进行有机结合,让医学更有温度,科普更具人文情怀。


【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