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敏洪如是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俞敏洪如是说

正版二手书,欢迎选购

10.64 2.7折 39.8 八品

库存2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宁泊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01786282

出版时间2008-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1565570413110088192

上书时间2024-12-12

宏铭图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前言
  在《时代》周刊的描述中,这个名叫俞敏洪的中国人、新东方品牌的打造者被称为“偶像级的,就像小熊维尼或米奇之于迪斯尼”,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他拥有“留学教父”、“中国最富有的老师”等多个头衔,他创办的“新东方”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中国70%的留学生都出自这里。很多国际金融机构里都有他的学生,以至于2006年新东方上市时,与各国际金融机构的谈判不费吹灰之力,因为大多数谈判代表都曾是他的学生。

  他是在传统的教育行业中独辟蹊径的领袖人物,新东方的成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英语培训业的产业化进程,将之带向一个欣欣向荣的繁荣境地。2006年9月7日,新东方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并旗开得胜,更是带来了一个信号:中国教育产业的一切价值,尚有待重估。

  而在十七年前,没有人能看得出俞敏洪身上有丝毫的成功潜质。

  1980年,俞敏洪考入了北京大学西语系,人们归结为他走了狗屎运,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经参加过两届高考,均告失利。事实似乎也是如此,他在北大的十年,好运气再也没有光顾过他:因为普通话不好、英语发音不准而备受歧视,大三时因病休学,大学时代没有女孩子喜欢他……

  1990年,俞敏洪因为在校外私自办英语培训班,受到了北大严厉的通报批评,他羞愧难当,辞职走人。于是,在1991年的那个冬天,人们看到一个当了6年北大老师的男子拎着糨糊桶往街边电线杆上刷招生广告,而此时,他的那些北大好友正在国外为着光明前程快马加鞭。

  1993年,“新东方”在一间四面漏风的教室里正式诞生,第一期学员只有13名。俞敏洪在这个时候尚未树立多么崇高的奋斗目标,他只想赚够出国的钱,继续圆他的留学梦。

  1995年,俞敏洪彻底放弃了出国梦,他不仅全身心投入去做新东方,而且还萌生了一个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念头:动员他那帮出国多年的好友们回国和他一起做人新东方事业。

  2000年,新东方从“分封制”走向“大统一”,从不规范走向规范,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新东方诸位创业元老经历了一场“利益”与“友情”的艰难抉择。

  2006年,诞生于一个竞争激烈、饱受争议的行业的新东方在世界上最严苛的证券市场——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揭开了中国民办教育登陆资本市场的序幕,俞敏洪从“留学教父”变身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身价达到20多亿元人民币。

  俞敏洪的发家史,前半部分太过灰暗,而后半部分太过光明,对比如此鲜明,正是新东方精神——“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最直接的诠释。

  但是,我们之所以将俞敏洪收录到“中经企业管理”系列图书当中,还原俞敏洪筚路蓝缕的创业过程,绝不仅仅因为俞敏洪是一个大众公认的“留学教父”、“中国最富有的老师”,而是他从“失败者”到“成功者”的人生转型给我们带来的心灵震撼;他从一个文人、知识分子到一个商人的转变给我们带来的诸多启迪;他从个人的单打独斗到“一只‘土鳖’带领着一群‘海龟’”进行集团化创业给我们带来的深层思索……

  他说,绝望是大山,希望是石头,但是只要你能砍下一块希望的石头,你就有了希望。寥寥数语,道尽了创业路上的种种艰辛,以及如何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的真谛。

  他说,会做事的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做事特点:一是愿意从小事做起,知道做小事是成大事的必经之路;二是胸中要有目标,知道把所做的小事积累起来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三是要有一种精神,能够为了将来的目标自始至终把小事做好。这也是他从失败走向成功,新东方从无到有的最简练、最有效的成功法则。

  他说,你做任何事只要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点,做好一点点就行了。什么是成功的奥秘?无须讲太多的大道理,无须借助复杂的演算公式,成功的奥秘其实就是如此简单。

  他说,如果说我对新东方的贡献,那就是聚集了一批人,并让他们感觉到:知识分子就应该受尊重。俞敏洪很高明,这是从这句话字面上得出的结论;俞敏洪很谦逊,因为他说这句话时心态很平和;俞敏洪很伟大,他任用了一大帮“牛人”、“怪人”,像呵护珍贵瓷器一样爱护他们、尊重他们,也获得了他们的尊重与爱戴。

  他说,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这是俞敏洪关于“速度与发展”的阐述,联系到南洋、双月园等著名民办教育集团的接连倒闭,你不得不承认新东方的成功绝非偶然。

  俞敏洪的故事,体现出了一个创业者的旺盛而又隐忍的生命力,是一个不是传奇但在中国的大时代背景下堪称“离奇”的个人成功故事。

  所以,书写俞敏洪,其实书写的是一个成功者艰难的创业和奋斗历程,以及他之所以成为成功者的商业基因和商业精神,并希望阐明这样一个主题:如果连他这样的人都能成功,我为什么不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俞敏洪之于当前即将创业和正在创业路上踽踽独行的人们的意义,并不在于他身价多少,而在于贯穿了他整个创业过程的种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把握机会、勇于认错、宽容、创新、懂得舍弃……

  宁泊

  2008年4月10日

导语摘要
 俞敏洪,男,汉族,1962年生,江苏江阴人,民盟成员。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大学学历。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书写俞敏洪,其实书写的是一个成功者艰难的创业和奋斗历程,以及他之所以成为成功者的商业基因和商业精神,并希望阐明这样一个主题:如果连他这样的人都能成功,我为什么不能?

作者简介
  宁泊,资源财经作家,“中经企业管理”系列图书主创作者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投资创业、市场营销、企业文化,著有《雅芳直销全攻略》、《最经典的管理思想》、《松下电器:造物先造人》等,近年来一直追踪和研究中国最在的民营教育机构——新东方科技教育集团及其创始人俞敏洪。

目录
序言

第1章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俞敏洪论创业精神

树草理论:追求树的高度

从绝望的大山上砍下一块希望的石头

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

感谢那个“踹”了你一脚的人

从自愿自觉走向坚韧不拔

第2章 把小事情做成大事业——俞敏洪论创业信念

别把自己当“人”看

成功来自团队而非个人

成大事者的三个特点

 愿意从小事情做起

 拥有明确的目标

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得失

 诚信是创业之本

 坦然面对创业得失

第3章 从一块石头到一座金字塔——俞敏洪论创业过程管理

机会只属于能捕捉到它的人

具备“等待”的智慧

比别人做得好一点

把大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目标

一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

情绪也是一种重要资本

拥有高昂的创业激情

同时,保持冷静的理性思维

挑选像孙悟空一样的创业成员

用“蜗牛精神”做事业

第4章 珍贵瓷器的保管员——俞敏洪论创业团队管理

糖纸理论:学会分享

成为串起珍珠的那条线

“土鳖”与“海龟”的组合

包干队队长与队员

摩托艇与滑雪板

领导者要勇于承认错误

宽容,但不软弱

团队建设就像揉面团

第5章 “撬动”创意产业——俞敏洪论创业模式创新

“产业化”带来规模效应

谁是企业的核心优势

新东方的最高原则

“新东方”是一项创意产业

多种流派,百花齐放

营销一种人生精神

要跑得快,同时还要能停下来

确保资金链的健康、有效

不同模式,迥异的命运

 借助外力加速扩张

第6章 回归到一种秩序状态——俞敏洪论二次创业

告别“草莽英雄”时代

尽褪“家族企业”色彩

一堂深刻的知识产权课

上市预演:引入老虎基金

最成功的一个商业决策

  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

 上市是顺应民意

新东方的未来格局

上市,并不美

第7章 群星璀璨,共创辉煌——俞敏洪论人才任用策略

“英雄”不问出处

水浒108将的标准

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强调一种精神认同

打造第四代团队

告别个人英雄主义时代

第8章 解读商业精神——俞敏洪论创业者修为

企业家境界之说

态度决定一切

心胸、眼界要异于常人

 关于刘表

 关于袁绍

 关于袁术

 关于刘备

无条件地热爱自己的事业

企业家应该有悲悯情怀

商人背后是商业精神

最难做的一件事情是自我提升

成功永远是无穷无尽的

第9章 生命如一泓清水——俞敏洪论奋斗哲学

找准人生的北斗星

缺憾不一定是坏事

财富有时候是一种拖累

感谢磨难与失败

简单地做人,简单地做事

生命是一个过程事业是一种结果

附录:俞敏洪个人档案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二十多年来,要曾被外资力量的零售、制造、网络等行业里,成长和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家,他们带领中国企业探索出了一条非凡的成功之路,向世界彰显了中国企业家的强大力量和独特智慧。本系列图书踏实记录并深入剖析了这些教父级的企业家创业,创新的翔实过程,为读者提供了一场关于中国企业家智慧的饕餮盛宴,我们衷心地希望:他们的胆识、眼光和镜界,能成为后来者的榜样;他们所经历的困境,遭遇过的坎坷,付出的代价,能成为后来者的借鉴经验。如能实现这一宗旨和目的,那便是我们这支合作团队和编辑们最大的欣慰了。

主编推荐
  2008年1月12日,CCTV《新闻联播》和《朝闻天下》,在报道2008年全国图书订货会时,对以彰显中国本土优秀企业家的精神旗帜和行为标杆为特色的《如是说》系列图书进行了重点宣传。

  俞敏洪经典语录:

  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绝望是大山,希望是石头,但是只要你能砍下一块希望的石头,你就有了希望。

  忍受孤独是成功者的必经之路;忍受失败是重新振作的力量源泉,忍受屈辱是成就大业的必然前提。忍受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你背后的巨大动力,也是你成功的必然要素。

  会做事的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做事特点:一是愿意从小事做起,知道做小事是成大事的必经之路;二是胸中要有目标,知道把所做的小事积累起来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三是要有一种精神,能够为了将来的目标自始至终把小事做好。

  绝对不做自己能力控制不了的事情。自己一定要能当大厨,这样当你的大厨撂勺子时,你还可以救场。

  金字塔如果拆开了,只不过是一堆散乱的石头,日子如果过得没有目标,就只是几段散乱的岁月。但如果把一种努力凝聚到每一日,去实现一个梦想,散乱的日子就集成了生命的永恒。

  世界上做成功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全身心热爱自己做的事情的,否则他一定半途而废。对我个人来说,我一定是全身心在做新东方,就像沃尔玛的总裁一辈子都开着自己的小飞机在全世界每个店飞来飞去,看到商品都恨不得去亲吻一下,他对每个商品都充满感情,你说他能不把每个商品卖得像艺术品一样吗?

  开始的时候,团队就像面粉,一拍就会散。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往里面加水,揉啊揉啊,慢慢地就会成为面团,就很难散了,甚至越揉越黏。到最后这个团队就分不开了。

  如果一个人的能力是能够坐一间24平方米的充满绿色、洒满阳光的办公室,你只给他8平方米的办公室他迟早有一天是要离开的。

  全世界最难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自我提升,你有多大的气概,你就能做多大的事情,但没有人生下来就有宏大的气概,这里面有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对于我来说,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做人最大的乐趣在于通过奋斗去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所以有缺点意味着我们可以进一步去完善,有缺乏之处意味着我们可以进一步去努力。

  人生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事业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一句话说的是:“生命是一个过程,事业是一种结果”。

  所有获得大成就的人,都经过了一条必经之路,那就是从自愿自觉走向坚韧不拔、艰苦卓绝地努力,最后才能够达到一个极高的境界……

精彩内容
 把大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目标任何一个大的目标都可以分成许多小的目标来实现,即使你不能一下子达到最高目标,你只要一步一步向前走,最终就能实现。因为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是为你下一个更大的目标做准备的。
没有远大目标的人注定不能成功,但是有了远大的目标却不善于将其细分化,这样的人也很难获得成功。
俞敏洪喜欢用金字塔和石头之间的关系来说明目标细分的必要性:金字塔如果拆开了,只不过是一堆散乱的石头;日子如果过得没有目标,就只是几段散乱的岁月。但如果把一种努力凝聚到每一口,去实现一
个梦想,散乱的日子就集成了生命的永恒。
如果将创业目标比作金字塔的话,那么到达终极目标的路程就是一个建造金字塔的艰难过程。巍峨雄伟的金字塔,人类智慧完美体现的伟大结晶,事实上也是从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垒造出来的。这一块块的石头就是一
个个被细化了的目标,没有它们,作为终极目标的金字塔就不可能竖立起来。
俞敏洪的这个认知,是从父亲所做的一件小事中总结出来的。俞敏洪的父亲是一个木匠,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烂瓦捡回来,或一块二块,或三块五块。有时候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石块,他也会顺手捡起带回家。久而久之,俞家的院子里多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堆。俞敏洪搞不清这一堆东西的用处,只觉得本来就狭小的院子被父亲弄得更加拥挤不堪。直到有一天,父亲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开始左右测量,开沟挖槽,和泥砌墙,用那堆乱砖左拼
右凑,一间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干净漂亮地和院子形成了一
个和谐的整体。父亲把本来养在露天到处乱跑的猪和羊赶进小房子,再把院子打扫干净,俞家就有了全村人都羡慕的院子和猪舍。
父亲做的这一件事情给俞敏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深深地影响了俞敏洪后来做事的心态和态度。
从一块砖头到一堆砖头,最后变成一间小房子,我父亲向我阐释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奥秘。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
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当时我家穷得几乎连吃饭都成问题,自然没有钱去买砖,但我父亲没有放弃,日复一日捡砖头碎瓦,终于有一天有了足够的砖头来造心中的房子。
后来的日子里,这件事情凝聚成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也成了我做事的指导思想。在我做事的时候,我一般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因为盲目做事情就像捡了一堆砖头而不知道干什么一样,会浪费自己的生命;二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够把这件事情做成,也
就是需要捡多少砖头才能把房子造好。之后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砖头不是一天就能捡够的。
在古今中外,将大目标分成小目标而获得成功的大有人在。比如,著名的国际马拉松两届冠军、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就是这样一个人。
1984年,之前默默无闻的山田本一获得了在东京举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的冠军,成为当时最受注目的“黑马”。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山田本一的运气好,所以当山田本一回答记者说他是凭着智慧获得了胜利时,大家都不以为然。然而,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在两年后的意大利国际马拉松比赛上,山田本一再次战胜了众多“重量级”选手,获得了冠军,并且再次以“我凭着智慧战胜了对手”让想找到答案的人们如坠五里雾中。直到10年后他出版了自传,才将这一谜底公之于大众,他说:“每次比赛前,我都要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勘察清楚,并将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
,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幢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终点。
比赛过程中,我以最快的速度奋力向银行冲去,因为它就是我的第一个目标,接着我以同样的速度冲向红房子,因为它是我的第二个目标……四十
几公里的赛程,就这样被我分成了几个小目标,并一一攻破,全程就这样轻松地跑下来了。”这一道理是山田本一慢慢琢磨出来的,刚开始的时候,他也和其他比赛选手一样,将终点设为自己唯一的一个目标,结果他发现跑了十几公里就已经疲惫不堪了,他被前面那遥远的路程吓倒了。
这样的道理早就被俞敏洪悟到了。新东方的整个创办过程就是从一点点希望做起,最后不断扩大发展的过程。
P44-46

媒体评论
为什么不能和俞敏洪一样成功?
俞敏洪,何许人也?新东方教育集团的董事长,身价几十个亿,是胡润的“中国富豪排行榜”上的榜中人,更是深受千万学子尊敬的“留学教父”,他在“赢在中国”现场的每一次点评,都会引爆雷鸣般的掌声。
这样一个人,可以说已经登临成功者的很好。很多人仰望之,并叹为观止,认为要获得与俞敏洪一样的成功,已不可能。而《俞敏洪如是说》一书似乎执意要打破这一思维的魔障,即,只要具有在绝望中奋起的力量和智慧,你也能达到接近于俞敏洪的成功。
作者运用了一种层次错落有致的写作手法,即以俞敏洪的讲话和文章为主要线索,使得读者犹如与俞敏洪面对面席地而坐,听他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娓娓道来;而作者则以此为引,缓缓展现了俞敏洪成为一个成功者之前的种种磨难,那些读来令人潸然落泪的一桩桩往事:
俞敏洪历经了三次高考才考上大学,并和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一样深怀自卑,即便后来他留校当上了一名北大老师,仍然无法摆脱作为一个“边缘人”的角色;
因为私自在校外开办培训班而被学校严厉通报批评,俞敏洪羞愧难当,在萧瑟秋天黯然离开呆了十年的北大校园,创办了前途未卜的新东方,彼时,他已近而立之年;
由于苦恼于没有社会关系而硬着头皮请警察局的人吃饭,结果喝得昏了过去,差点送了命,醒过来后他为此哭喊、落泪,但是哭过了还得按时给学生上课去;
在新东方股权改制过程中,一直关系很铁的徐小平、王强等人和俞敏洪闹得很僵,俞敏洪面临着新东方利益和友情的艰难抉择,新东方几乎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
……
俞敏洪的故事是很容易引起共鸣的,例如担任中央电视台大型励志节目“赢在中国”制作人兼主持人的王利芬老师曾这样说道:“俞敏洪流的是辛酸的泪,我是为了辛酸流泪。这就是为什么《在路上》这首歌有一句‘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这样的歌词。”
循着作者的笔端,我们走进了俞敏洪的内心世界,与他一同感受创业过程的辛酸苦辣,并由此读懂了,为什么俞敏洪能够从连0.5和1/2孰大孰小都分不清的一介书生,成长为一个很好的管理者,一家上市教育集团的董事长;为什么俞敏洪身为一个未能出国留学的“土鳖”,却能够聚拢了诸如徐小平、王强、钱永强等一批个性各异的“海龟”精英;为什么俞敏洪能在一个被大众所诟病的行业里,把新东方做成了被海外投资者大为青睐的潜力股,极大地搅动了靠前投资者的神经……
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可以这么说,新东方的诞生是其创始人俞敏洪扭转命运,奋力从一片令人窒息的阴云里撕开一道口子,找寻人生的一丝亮光,一线希望所做的努力。至于后来获得了一批来自靠前外的精英人才的加盟,将原本是一个人的事业作成了一个集团,一个上市公司,这肯定不是俞敏洪当初所能想象得到的,却又是命运之神对他不屈服于命运、从绝望中找寻希望的丰厚回报。
《俞敏洪如是说》的编辑认为,“俞敏洪的故事,体现出了一个创业者的旺盛而又隐忍的生命力,是一个不是传奇却又在中国的大时代背景下‘离奇’的个人成功故事”。这一个不是传奇的故事的力量在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因此勇敢地叩打命运的大门,追求那满载理想之光的梦想,因为从此他们将秉持这样一种信念:
俞敏洪都能获得成功,我为什么不能?
陈 骝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