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序
从小爱与人聊天,未想到,这一习惯,成为后来记者职业必备的一种技能:采访、对话。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此言极是。三十几年前,在复旦大学与陈思和兄开始研究巴金,我们与恩师贾植芳先生聊天,拜访巴金和他在上海的老朋友吴朗西、毕修勺,教科书和作品之外的往事细节与文坛掌故,把我们带进消逝的场景。年轻的我,顿时有了触摸历史的质感,仿佛自己伴随着他们置身其间。
这种感觉,妙透了,令人陶醉。
1982年至今,做记者转眼就是34年。实际上,34年,我只做了一件事——不停地与人聊天、对话,然后,在此基础上,写感兴趣的人物,展开自己觉得值得深入的话题。坦率地说,没有与众多人物的访谈,就不可能写出《文坛悲歌——胡风集团冤案始末》《巴金传》《浪迹天涯——萧乾传》《沈从文与丁玲》《摇荡的秋千——是是非非说周扬》《世纪之问——来自知识界的声音》《人在旋涡——黄苗子与郁风》《传奇黄永玉》等这样一些作品。
……
导语摘要
《新世纪谁还忧伤:李辉访谈录》为一本名人名家的访谈录,作者李辉是《人民日报》的资深记者、编辑,著名作家,主要从事人物传记和历史随笔写作。在本书中,作者整理收录了他近年来对王世襄、陈思和、林贤治、马悦然等著名学者的访谈文章,内容广泛涉及文学、艺术、思想、文化等多个领域。作为知名学者访谈录,本书具有较为重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引起读者的深思。
作者简介
李辉,1956年出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同年,在《北京晚报》担任文艺记者和文学副刊编辑;1987年11月至今,任《人民日报》文艺部副刊编辑,主要从事传记、随笔写作。主要作品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沈从文与丁玲》《沧桑看云》《百年巴金》《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传奇黄永玉》等,译著有《枯季思絮》《福斯特散文选》《走进中国——美国记者的冒险与磨难》《中国故事绘本》等。1998年,散文集《秋白茫茫》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07年,因在《收获》开设的专栏“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获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2006年散文家”奖项。同年,《封面中国》一书被评为全国“十大好书”。2014年,因《绝响——八十年代亲历记》一书,再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2013年散文家”奖项。
目录
王世襄谈文化之痛 001
林贤治谈鲁迅 023
听马悦然谈中国文学 051
王元化谈“五四运动” 061
陈思和:永远的困惑与误区? 093
蓝英年:镜子中的历史 115
听杨宪益漫忆往事 143
周扬之子周艾若谈周扬 175
与周扬之子周迈谈周扬 187
附录:旋涡之中,写好一个“人”字 201
内容摘要
本书为一本访谈录,整理收录了作者李辉近年来对王世襄、陈思和、林贤治、马悦然等著名学者的访谈文章,内容广泛涉及文学、艺术、思想、文化等领域,既具有较为重要的思想价值,引人思索,又因其访谈的形式,显得生动不拘,可读性强。
主编推荐
本书为一本名人名家的访谈录,作者李辉是《人民日报》的资深记者、编辑,著名作家,主要从事人物传记和历史随笔写作。在本书中,作者整理收录了他近年来对王世襄、陈思和、林贤治、马悦然等著名学者的访谈文章,内容广泛涉及文学、艺术、思想、文化等多个领域。作为知名学者访谈录,本书具有较为重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引起读者的深思。同时,因其访谈的形式,又使本书具有了深入浅出、生动不拘的特点,可读性强。
精彩内容
2成长之路李:在我认识的老人中,你大概是真正的老北京吧?
王:我祖父那一代从福州来到北京,到我是第三代。
李:那就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了。芳嘉园的小院是你们家什么时候买的?
王:生我的时候,父亲买芳嘉园这所房子。修好后,我已出生。八九岁时,我父亲到任驻墨西哥使馆公使,兼理古巴事务。我得了猩红热,初愈不宜远行,母亲为了我留在上海。十岁从南方回到北京,然后二十多年一直没动。
父亲驻墨西哥两年,回国后的职称为“待命公使”,随时有可能出使。考虑到要带我们出国,就把我送到干面胡同的外国学校念书。那是一家美侨学校。
这样,我从小就学了英语,讲得很流利,用英文演讲没有问题,别人还以为我是在外国长大的。
李:你父亲又出去过吗?
王:父亲后来到北洋政府担任国务院秘书长,那是孙宝琦执政时,此后就没有再出国。
李:听说你母亲娘家也是望族。
王:母亲一家有钱。外公在南浔镇。发了财的是他的父亲,做蚕丝生意。外公没有出过国,但很有西洋新派思想,办电灯厂,投资开西医医院,把几个舅舅和我母亲一起送出国,到英国留学,那还是19世纪末。
李:你们王家在福州影响大吗?
王:高祖王庆云在《清史稿》中有传。他编撰过一本书《石渠余纪》,讲清初至道光时期的财政,是研究清史必读之书。太平天国时期,他负责理财,还担任过陕西总督。祖上于明代到了福建,是福州的大家族之一,当时有名的家族是沈、郑、林、王等。
祖父的哥哥、我的伯祖王仁堪是丁丑科状元(光绪三年,1877年),任镇江知府,是有名的清官。他曾上条陈劝阻慈禧修颐和园。调任苏州知府,一年即去世。父亲的弟弟王允恭参加同盟会,与黄兴一起参
加了辛亥革命,后在驻苏联使馆担任过武官。最后死在南京。
李:看来你没有继承你们家从政的传统。
王:(笑)父亲不让我进官场,认为没有意思,不如学一门技术。
李:你小时候家里对你管得严吗?
王:父亲他让我学医。我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全玩了。从小学英语,讲得流利,但写不好,名著也读得少,比起同学来要差,我不用功呗!但每天从学校回家后,家里给我请最好的古汉语老师,学什么经学、史学、小学、音韵等,我学不进去,只喜欢古诗词,连历史我也没好好学。医学预科念了两年,功课多门都不及格,本来应该是三年后进协和医院,结果被刷了出来。燕京大学规定,如有两门不及格就退学,但其他课如有分就可以继续念。这样,第三年又转文学院,当时同学有后来的《文心雕龙》专家杨明照、
史学家王钟翰等。老师有郭绍虞、容庚、邓之诚、王力、陆侃如等。在班上我的诗词好,女同学的诗词作业全是我包了,还能考虑到不同人的风格。老师没发现,说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班的学生有这么整齐的水平。
李:都说你是大玩家,金鱼、蟋蟀、鸽哨、葫芦、竹刻、鹰、犬、古董,太多了。人说玩物丧志,但你没有丧志,还成了大学问家。
王:1939年母亲去世,对我打击很大,我觉得家里这么重视我的学习,我愧对他们。于是,我开始研究画论。燕京大学没有美术系,我在文学院做的算是跨学科题目,学校同意了。三年获得硕士。我一直到进研究院才开始念书。
燕京有一个哈佛燕京学社,每年派学生去哈佛念博士,齐思和、周一良、翁独健等都是这样去的。
1941年我快毕业时,课分不错。讨论时,有人提议要
我去,因为燕京没有艺术系,难得有一个学生研究艺术,可以派他去。历史系主任洪业(煨莲)先生是福建人,他也是哈佛燕京学社负责人,和我们家很熟。
他说我精力过人,但不务正业,这两年稍微好一点儿。如果真正用功,以后会有成就。他认为我是个未知数。他们的奖学金有限,不能押在一个未知数上。后来有一天他碰到我,说:“你留学的事让我否了。你好自为之。”我回家后告诉父母,他们说洪先生很正确,要是他们也会如此。
李:失去这个机会是不是很可惜?你现在觉得后悔吗?
王:1980年,是解放后我第一次有机会出国。当时文物局在美国办展览。到波士顿,我见到费正清的夫人费慰梅。我说要见洪先生。费夫人开车送我去。
当时我还没有多少成果,只带了一本油印的《髹饰录解说》给洪先生看。他很高兴,又讲起当年否定送我赴美留学的事。他还哈哈大笑,说:“我没说错吧,只要努力还会有成就的。”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
李:他说得的确不错。《画论》写完了吗?
王:《画论》是一生中最难写的一个题目,涉及哲学、历史、艺术等许多学科。研究院毕业时只写到宋代。离开学校后,父亲鼓励我把书写完。1941、
1942年两年,靠父亲养着把全稿写完。后来又害怕说是唯心主义,至今未出版。
李:现在应该会有机会出版了。
王:1943年《画论》完成后,父亲让我找工作。
我不是进步学生,就绕道河南、陕西到了西南。我到南方去,行程一两个月。我到成都燕京大学分校,校长是梅贻琦,他留我当中国文学助教。我不愿意,到了重庆,在故宫的办事处见到了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马先生与我父亲是小学同学,他在故宫接待外宾时,还请我父亲来任翻译。马先生是看着我长大的。马衡给我一个秘书职位。南迁的文物,分别放在乐山、
安顺、峨眉山的山洞里。我提出看文物,但战时不能看,我就不愿意当这秘书。我想到历史语言研究所,当时所长是傅斯年。梁思成带我去见他。傅斯年对我说,燕京大学毕业的学生,不配到我们这儿来。
P6-9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