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构互联网金融实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解构互联网金融实战

正版二手书,欢迎选购

9.69 1.7折 58 八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戴志峰|刘瑞|王小松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34103

出版时间2014-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742009521826024960

上书时间2024-12-10

宏铭图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前言
  推荐序言:“融合”的力量

  “融合”的力量

  互联网金融很热,有很多观点。本书更多的是聚焦于互联网金融的“实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本书不是实务的简单堆砌,而是对各个实务领域进行了系统性、全面性和前瞻性的理论思考和分析,使得该书同时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相比于市场上互联网金融观点的“喧嚣”,这本书显得“冷静”和“深入”,其客观地剖析了各个实务领域的历史脉络、最新进展以及商业模式、产品的核心要素,带领读者真正地走进这些领域。这份“冷静”和“深入”,源于作者的大量的案例分析、公司深度调研、实战经验和扎实的研究功底。

  在全面剖析国内外互联网金融实务后,本书也指出最看好的互联网金融的“风口”——垂直互联网金融领域,显得水到渠成。该观点本书首次提出,是作者独特的思考,具有战略意义。金融是服务实体经济的,真正的大风口,必然是金融、互联网和具体行业的融合,“融合”才会有真正意义的创新。书中分析了电商、物流、百货零售、地产、IT、软件和门户网站等多个垂直领域最前沿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并结合了自身的实践经验。给有志于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的人们,提供了启示。

  本书是一本有中国特色,同时也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类图书。该类图书的优劣,在于书本身能否引发读者的思考,能否与读者形成好的互动。本书逻辑清晰,而且精选了较多的案例、专栏和图表,可读性大幅提升,相信读者会有良好的阅读体验。

  张宗益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

  推荐序言:“研究”的力量

  “研究”的力量

  我一直有个观点:做管理的要求同存异;而做研究的,则要求异存同,避免分析逻辑雷同化。本书的一个特点,每一个章节都包含作者大量的独特观点和思考,不是“人云亦云”,亦不重复“主流观点”。以市场最热的阿里巴巴为例,书中对阿里金融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未来布局的归纳、和美国PayPal的比较,让人“耳目一新”。独特的分析,才是有价值的,才能让读者从阅读中真正受惠。

  本书的还有一个特点,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系统思考,形成一定的研究体系。本书对互联网金融生态和传统金融生态都进行了研究,每个领域的纵向发展脉络、横向的最新进展与对比,都进行了探讨。要学会系统性思考的习惯,建立完善的分析框架,思维会决定个人的职业前景乃至命运。只有系统性的思考框架,才能在纷繁的表象中找到事物本质,才有可能对未来有正确的预判。本书在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性思考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1932年,海明威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同理,研究要入木三分,就必须去根据露在水面之上八分之一的冰山漂移特征,去挖掘研究水面之下冰山的八分之七部分。本书的作者们,多次上榜《新财富》业最佳分析师,他们深厚的研究功底,已获得资本市场广泛的认同。尤其是第一作者戴志峰,其对金融的理解和分析深度更是出众。如果书上的文字是水面上的冰山的话,也要看到水面下他们的付出:那是长期的夜以继日的思考与写作,在业内积累的大量人脉,大量的公司调研和案例分析,以及与投资者不断的思维碰撞。

  李迅雷

  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作者简介
  戴志锋,深圳市微付收科技公司创始合伙人。曾在海通证券、华泰证券等机构任首席银行业分析师,2009~2013年连续5年入围《新财富》银行业最佳分析师,其中2013年获《新财富》银行业最佳分析师第3名、21金融行业分析师第2名、“水晶球”银行业最佳分析师第3名、“金牛奖”最佳银行业分析师第3名。之前曾在金融监管机构工作3年,是国内最早一批互联网金融的资深研究者和实践者,同时具有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CFA)和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资格。

  

  刘瑞,华东师范大学数理本科,拉夫堡大学金融硕士。曾供职于深发展股份制银行,目前任职海通证券研究所。2013年荣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银行业第3名(团队),2012年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银行业第4名。长期跟踪和研究金融机构的模式和产品创新。

  

  王小松,前任职于广发基金权益投资一部,基金经理助理。曾就职于华泰联合证券投资银行总部、研究所,国联安基金。有6年多互联网和TMT行业投行、投资和研究工作经验,2011年获《新财富》TMT行业最佳分析师第3名。长期跟踪和研究互联网行业的创新。

目录
第一章/互联网金融“帝国”:互联网BAT的平台颠覆

BAT代表了互联网金融的最新模式和最新技术,会是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发动机”。本章梳理了BAT渗透金融的历史过程,辨析了其发展逻辑和模式的核心要素。基于上面分析,判断阿里金融等未来的重点布局以及局限性。

“阿里”渗透金融的“三部曲”

“阿里金融”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

阿里金融的未来布局

阿里金融的“瓶颈”

腾讯金融:从跟随者到020“联邦帝国”

百度金融:入口优势如何转换

平台金融的未来

第二章/互联网金融“起源”:第三方支付的人口渗透

第三方支付是搭建资金流动的“新血管”,支付是最早被非金融机构突破的。支付按其演变历程分为:收单业务、线上支付和移动支付。不同阶段的演变,都孕育着机会,未来的主战场在移动支付。移动支付中,我们最看好电子钱包。未来第三方都会走向“支付+”模式。

第三方支付的演变历程

移动支付的三种模式的前景辨析

移动电子钱包的发展前景

第三方支付的未来发展方向

支付的安全性探讨

第三章/互联网金融“风口”:垂直领域的细分市场崛起

互联网金融会到一个走向实体、真正深入细分领域(尤其是制造业、服务业)的时代。它是“垂直领域+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即传统行业的创新者,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战略和数据分析,加上具体的应用场景行业积累和低成本人力投入,部分解决融资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颠覆传统的融资模式。不同的行业,会出现不同的模式和路径选择。

电商的互联网金融:必然选择

地产行业的互联网金融:千亿元市值的机会

零售行业的互联网金融:挣扎中的增量

百货行业的互联网金融:现金的突破

物流、供应链的互联网金融:货物流到资金流

软件领域的互联网金融:云平台的机会

IT设备商的互联网金融:构建平台服务商

家电制造商的互联网金融:供应链和入口

金融门户网站的互联网金黜:线上金融平台

实业门户网站的互联网金融:信息到产业链

垂直领域金融的未来

第四章/互联网金融“渠道”:P2P与众筹的融资模式重塑

P2P通过互联网打破了金融机构的渠道垄断,低成本地撮合交易对手;但我国P2P平台没有解决贷款的核心问题——信息不对称。本章梳理了P2P与众筹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核心因素,揭示其未来发展。笔者看好两类模式:大平台的“剩者”和细分市场的“聚焦者”。

中国的P2P商业模式

P2P发展历程的兰阶段

P2P爆发性增长的正面因素和非持续性因素

P2P的核心竞争力与核心问题

……

第五章/互联网金融“核心要素”:数据、平台、思维和普惠的底层突破

第六章/互联网金融“全球视野”:海外发展模式的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

第七章/互联网金融“大碰撞”:我国银行业寡头竞争的互联网化

第八章/互联网金融“弯道超车”:我国非银金融机构颠覆与被颠覆的互联网化

第九章/互联网金融“宏观视野”:宽广角度看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和监管

内容摘要
  互联网金融很热,有很多观点。《互联网与金融系列丛书·解构互联网金融实战:探寻金融的“风口”》更多的是聚焦于互联网金融的“实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互联网与金融系列丛书·解构互联网金融实战:探寻金融的“风口”》不是实务的简单堆砌,而是对各个实务领域进行了系统性、全面性和前瞻性的理论思考和分析,使得《互联网与金融系列丛书·解构互联网金融实战:探寻金融的“风口”》同时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相比市场上互联网金融观点的“喧嚣”,这本《互联网与金融系列丛书·解构互联网金融实战:探寻金融的“风口”》显得“冷静”和“深入”,其客观地剖析了各个实务领域的历史脉络、新进展以及商业模式、产品的核心要素,带领读者真正地走进这些领域。这份“冷静”和“深入”,源于作者大量的案例分析、深度的公司调研、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扎实的研究功底。

主编推荐
  互联网金融深度实务书——该领域资深研究者、投资者和实践者深入解读互联网金融实务.刻画详尽的互联网金融商业逻辑、模式和产品的“全景图”。

  探索未来金融的商业机会——用大量BAT、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的调研和案例厘清互联网金融各领域的发展方向,垂直领域会是金融“大风口”,实现“细分行业+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融合。

  突破传统金融的转型“瓶颈”——全面,系统梳理各领域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趋势,在互联网时代“颠覆”自己,寻求和注入“融合”创新的力量与光芒。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