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子的乡恋——林海音散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英子的乡恋——林海音散文

正版二手书,欢迎选购

9.3 3.2折 29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海音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3942991

出版时间2015-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9元

货号1025785145892388866

上书时间2024-12-06

宏铭图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作为文坛的“女中豪杰”和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林海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林海音散文(英子的乡恋)》共辑入了其对老北京,对童年和对恩师益友等忆事怀人的回忆性散文随笔数十篇。林海音以诚挚温婉的笔触,表达了“英子”对老北京的思念、对台湾的热爱和对许多师友的深切怀念。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人,祖籍广东蕉岭,台湾著名作家,被称为文坛的“女中豪杰”和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1934年进入成舍我创办的《世界日报》工作。她的童年在北京度过,29岁时返回台湾。曾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1个文学专业出版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林海音一生创作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销量均十分可观。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以北京这一精神上的故乡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城南旧事》,深受中小学生喜爱。


  林海音一身为台湾文坛奉献,1994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及“亚华作家文艺基金会”颁赠“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1998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终身成就奖”;1999年获颁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



目录

英子的乡恋


虎坊桥


北平漫笔


天桥上当记


苦念北平


英子的乡恋


我的童玩


在胡同里长大


家住书坊边


访母校 · 忆儿时


北京土语辞典


旧京风俗百图


难忘的两座桥


城墙 · 天桥 · 四合院儿


文华阁剪发记


旧时三女子



黄昏对话


冬生娘仔


旧时三女子


闲庭寂寂景萧条


婆婆的晨妆


模特儿“二姑娘”访问记


平凡之家


三只丑小鸭


平凡之家


小林的伞


教子无方


好日子


今天是星期天


鸭的喜剧


书桌


冬阳 · 童年 · 骆驼队


郁达夫之死


同情与爱


读传杂记


冬阳 · 童年 · 骆驼队


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周记中的谎言


童心愚騃


我喜欢“小人儿书”


“雅舍”的主人


我的写作历程


生之趣


漫谈“吃饭”




说猴


台北温泉漫写


鲈鳗和流氓


艋舺


友情



寂寞之友


相思仔


爱与牵手


生之趣


故乡一日


豆腐一声天下白


童年和童心


豆腐颂


日落百老汇


“苹果皇后”加冕


唯有寂寞才自由


日落百老汇


“睡谷”半日游


在美国看“中国家庭”


访马克 · 吐温故居


寂寞之旅



内容摘要

  《英子的乡恋——林海音散文》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散文精选集。林海音的散文创作和小说一样,常常将重心放在女性及两地(北京、台湾)上。其风格与《城南旧事》一脉相承,笔触诚挚温婉,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老北京的思念、对台湾的热爱和对亲友的深切怀念。


  从旧社会绵延到新时代,从北京到台湾,林海音的散文中既有自己生活的感悟,也有国内外采访的见闻,既分享了写作的经验,也讲述了阅读的体会,在一篇篇细腻的文字中,我们既看到了时代的变迁,也看到了文学的进程。



主编推荐

  文坛“女中豪杰”、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林海音的散文精选集。收入《苦念北平》《家住书坊边》《鸭的喜剧》等散文代表作,其中,《冬阳·童年·骆驼队》入选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


  她描写取材并非她的故乡台湾,倒是她长大成人的地方——北平。她和曼珠斐尔一样有满腔的乡愁。这乡思是如此浓烈扰人,她不得不倾吐……


  ——叶石涛


  林海音女士的卓越贡献,主要的是在技巧方面……细致而不伤于纤巧,幽微而不伤于晦涩,委婉而不伤于庸弱,对于气氛的渲染,更有特长。


  ——高阳



精彩内容
 虎坊桥常常想起虎坊大街上的那个老乞丐,也常想总有一天把他写进我的小说里。他很脏,很胖。脏,是当然的,可是胖子做了乞丐,却是在他以前和以后,我都没有见过的事。觉得和他的身份很不衬,所以才有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吧!常在冬天的早上看见他,穿着
空心大棉袄坐在我家的门前,晒着早晨的太阳在拿虱子。他的唾沫比我们多一样用处,就是食指放在舌头上舔一舔,沾了唾沫然后再去沾身上的虱子。把虱子夹在两个大拇指的指甲盖儿上挤一下。嗒的一声,虱子被挤破了。然后再沾唾沫,再拿虱子。听说虱子都长了尾巴了,好不恶心!
他的身旁放着一个没有盖子的砂锅,盛着乞讨来的残羹冷饭。不,饭是放在另一个地方,他还有一个黑脏油亮的帆布口袋,干的东西像饭、馒头、饺子皮什么的,都装进口袋里。他抱着一砂锅的剩汤水,仰起头来连扒带喝的,就全吃下了肚。我每次看见他在吃东西,就往家里跑,我实在想呕吐了。
对了,他还有一个口袋。那里面装的是什么?是白花花的大洋钱!他拿好了虱子,吃饱了剩饭,抱着
砂锅要走了,一站起身来,破棉裤腰里系着的这个口袋,往下一坠,洋钱在里面打滚儿的声音叮当响。我好奇怪,拉着宋妈的衣襟,指着那发响的口袋问:“宋妈,他还有好多洋钱,哪儿来的?”“哼,你以为是偷来的、抢来的吗?人家自个儿攒的。”“自个儿攒的?你说过,要饭的人当初都是有钱的多,好吃懒做才把家当花光了,只好要饭吃。”“是呀!可是要了饭就知道学好了,知道攒钱啦!”宋妈摆出凡事皆瞳的样子回答我。
“既然是学好,为什么他不肯洗脸洗澡,拿大洋钱去做套新棉袄穿哪?”宋妈没回答我,我还要问:“他也还是不肯做事呀?”“你没听说吗?要了三年饭,给皇上都不当。”他虽然不肯做皇上,我想起来了,他倒也在那出大殡的行列里打执事赚钱呢!烂棉袄上面套着白丧褂
子,从丧家走到墓地,不知道有多少里路,他又胖又老,还举着旗呀伞呀的。而且,最要紧的是他腰里还挂着一袋子洋钱哪!这一身披挂,走那么远的路,是多么的吃力呢!这就是他荡光了家产又从头学好的缘故吗?我不懂,便要发问,大人们好像也不能答复得使我满意,我就要在心里琢磨了。
家住在虎坊桥,这是一条多姿多彩的大街,每天从早到晚所看见的事事物物,使我常常琢磨的人物和事情可太多了。我的心灵,在那小小的年纪里,便充满了对人世间现实生活的怀疑、同情、不平、感慨、
兴趣……种种的情绪。
如果说我后来在写作上有怎样的方向,说不定是幼年在虎坊桥居住的几年,给了我最初的对现实人生
的观察和体验吧!
没有一条街包含了人生世相这么多方面。在我幼
年居住在虎坊桥的几年中,正值北伐前后的年代。有一天下午,照例的,我们姊妹洗了澡换了干净的衣服,便跟着宋妈在大门口看热闹了。这时来了两个日本人,一个人拿着照相匣子,另一个拿着两面小旗,是青天白日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刚刚成了过去。小日本儿会说日本式中国话,拿旗子的走过来笑眯眯地对我说:“小妹妹的照相的好不好?”我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和妹妹直向后退缩。
他又说:“没有关系,照了相的我要大大的送给你的。”然后他看着我家的门牌号数,嘴里念念有词。
我看看宋妈,宋妈说话了:“您这二位先生是——?”“噢,我们的是日本的报馆的,没有关系,我们大大的照了相。”大概看那两个人没有恶意的样子,宋妈便对我和妹妹说:“要给你们照就照吧!”P3-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