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革命
正版二手书,欢迎选购
¥
12.74
2.6折
¥
49
九品
库存4件
作者马梅、朱晓明、周金黄、季家友、陈宇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3854
出版时间2014-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972045261889716231
上书时间2024-12-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前言
带来深刻影响的第三方支付
互联网出现以来的颠覆性态势使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常有“三感”:危机感、焦虑感和困惑感。对企业经营者而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业态和商业模式的不断颠覆与重构,让即使处于巅峰的企业家们也常感企业危机潜伏。对消费者而言,时时刻刻都有新东西让人快乐并焦虑着,潮人和达人们常担心自己是否已落伍于消费社会新潮流。对政府管理者而言,变化过快的技术和产业形态容易让人找不准节奏、踩不准点,政策制定者们难免困惑于如何让政策更有效。
本书聚焦中国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发展,尝试“解剖麻雀”,从第三方支付折射出中国在互联网浪潮推动下正在发生的经济转型。通过揭示第三方支付从“小支付”到“大金融”的发展变化,力求总结和提炼出对企业经营、政府管理有所裨益的内容。这些变化可概括为企业、竞争、政策取向3个方面。
企业特点:为用户跨界。普适计算、云存储、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既让消费者的主导权空前增强,也使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方式转向小批量、多品种的及时生产和服务方式。生产—消费关系出现“双决定”法则,企业只有彻底把消费决定生产走通,才能进入生产决定消费的良性循环。
与传统工业经济中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两分法不同,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可实现一种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范围经济,有大用户规模为基础的小批量、多品种产品和服务,企业才有利润。
为此,企业为用户跨界是必然的。第三方支付从单一的支付结算业务走向代理销售、担保乃至融资业务,主要原因是用户需要更便捷、更贴身、一揽子的多品种服务。为了持续拥有和扩大用户规模,第三方支付不断跨界。
在互联网经济推动下,我们不断看到这类为用户跨界的现象,也出现许多成功的跨界商业模式。因此,固守以生产决定消费法则确立的传统产业边界的企业将越来越难以适应互联网浪潮。
竞争特点:为入口赛跑。第三方支付(特别是创新型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代表了在互联网浪潮推动下,中国出现了“控制信息流以控制支付流,控制支付流以控制资金流;获得网络接入权胜过资本所有权,获得数据投入量胜过资金投入量”的新企业竞争规则。
传统工业经济中,控制人流、物流就能更好地控制资金流、信息流。企业竞争重在如何加速把资本流动转化为物质资产沉淀,形成投资驱动生产的正反馈。而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虚拟空间的经济流量是不断迁移和变动的。企业竞争重在如何加速把信息和数据流量转化为客户网络关系沉淀,锁定企业和用户关系。因此,传统企业竞争力求让企业产品产得更多,互联网企业竞争力求让企业服务用得更多。
显然,成为用户的首要入口才能让企业服务被用得更多,所以企业必然为了争夺入口而赛跑。第三方支付从网关支付走向账户支付,就是获得客户网络接入权,成为用户入口的关键之举。第三支付也因此有了行业性的大发展。我们看到,在迈出账户支付这个关键一步后,第三方支付机构向互联网金融的各类业务延伸和开展市场竞争,其实都是客户网络关系沉淀与业务信息流、数据流之间不断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
在互联网经济推动下,我们还会不断看到第三方支付以外的企业参与到首要入口的竞争中来。在这一浪潮中,投资的有效性值得打个问号。因为即使给了企业投资也不一定能让企业成为客户网络的入口。给企业资金投入,不如给企业数据投入更有效,因为高质量的数据投入能让企业更好地掌握客户信息、更好地锁定客户关系。
因此,固守传统以投资拉动生产和消费的产业增长模式,未必能在互联网浪潮中赢得优势。
政策取向:有容乃大。第三方支付从营利能力、产业规模上看,是一个非常小的领域。但是这个领域对降低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交易成本、提升效率、促进经济发展转型非常有价值,对中国将深化的改革也有很多启发。它是中国引领电子商务变革的“创始人”、闯入金融业变局的“野蛮人”、深入制造业和服务业变化的“内部人”、启发政府管理方式转变的“敲门人”。
在金融领域,第三方支付用IT变革金融服务方式,推动金融向服务于实体经济回归、向充分市场竞争回归、向为民价值创造回归。在贸易领域,第三方支付推进了中国商务的电子化发展,促进了跨境贸易,使电子商务的积极作用得以真正实现。在制造和服务领域,第三方支付深入企业内部,推动行业供应链效率提升,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长尾产品创新提供电子支付支撑。
对政府管理而言,第三方支付及其他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挑战了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和产业政策内容。适应这些领域的发展,对政府管理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求政府管理要从事前向事后、分业向混业、分地区向跨地区转变。同时,在金融监管领域,也需要研究与电子交易形态、电子货币形态和电子认证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新金融监管,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分类监管。
其次,要求产业政策要把“以税收和国内生产总值(GDP)论贡献”和“以促经济效率论贡献”并重。对政府来讲,千方百计扶持第三方支付领域,得到的不是直接的税收收益,而是间接地提高经济活动整体效率的更大收益。这个结果可能是更有意义的。
最后,应对第三方支付及其他互联网经济类企业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要求公共政策资源投放要从政府主导下“伯乐相马,百里挑一”的方式转向市场主导的“群马赛马,万里挑一”的方式,更要注重加强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和加大数据等公共资源投入。
互联网经济总体上需要在政策制定方面“有容乃大”,让更多税收不那么高、规模不那么大的新兴企业有好的创新发展环境,整体上发挥它们在中国经济运行中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的积极作用,这对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由于数据来源和水平有限,本书对第三方支付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不少疏漏。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马梅,副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上海市信息中心副主任,兼任上海市科学技术专家库专家、上海数字化与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历任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处副处长、上海市嘉定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副教授。曾参与编制《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获得上海市政府第三届、第四届决策咨询成果奖。
朱晓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起担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及管理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联博士后工作站指导老师,上海数字化与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兼上海外经委、外资委主任,上海市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国际管理学会 “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上海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浦东新区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国际商务专业高级技术评审委员会主任。主要著作包括:《“大通关”——提高上海通关效率》等5本外经贸著作、《经济管理数学模型案例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十一五”统编教材,合著者之一)、《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主编)、《平台,赢在服务》、《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发展报告2011》等。
周金黄,工程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中国金融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曾在北京市物价局工作。博士学位论文《现代支付体系研究》为我国首部关于现代支付体系的研究成果。曾参与主持“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和货币政策影响研究”、“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等多项研究,发表《现代支付体系发展与货币政策机制调整》等多篇论文。
季家友,高级会计师,浙江大学法学学士。现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巡视员兼金融服务一部主任,上海审计学会理事、上海内部审计协会常务理事。从事会计、财务、国库、金融监管、内部审计、支付清算工作30多年。曾获中国内审协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上海分行优秀课题一等奖和潘序伦优秀论文奖;主编《新编国家预算与税务》等,参与《金融辞典》、《中国国库大全》等编著工作;发表《运用风险导向审计,降低央行内部审计风险》等多篇论文。
陈宇,网名“江南愤青”,著名财经评论人士。毕业于中国金融学院,为互联网金融千人会主要发起人之一,也是 本土私募股权五十强企业德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曾获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条线“全国先进个”人称号。写作的《我看互联网金融的现状与未来》、《互联网金融之争》等文章被网络媒体广泛转载。
目录
推荐序一 第三方支付引起的金融生产方式革命
推荐序二 第三方支付产业引领的金融变革
导 言 带来深刻影响的第三方支付
第一章 静悄悄的支付革命
银行可缺席的电子支付
新生产者和消费者,新支付
生产—消费的“双决定”法则
支付服务发展的“双平行线”
中国第三方支付:站上世界之巅
阶段一:网银发展促进行业生长(2005年以前)
阶段二:互联网浪潮推动爆炸式增长(2005~2012年)
阶段三:移动互联网浪潮酝酿重大变革(2013~2020年)
行业特性
收入水平与交易规模存在巨大“剪刀差”
规模经济作用下的垄断格局逐步显现
支付手段和业务领域不断融合拓展
跨区域、跨境支付服务快速发展
行业地理集聚效应显著增强
支付生态圈
传统第三方支付机构
创新型第三方支付机构
商业银行
通信运营商
软硬件技术供应商
监管机构
第二章 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
第三方支付是双边市场
支付双边市场的价值
支付双边市场运营机构的价值创造
创新型第三方支付与传统第三方支付的双边市场不同
创造低交易成本、高交易效率
批发零售行业的改造
航空商旅行业的改造
制造业和服务业供应链管理的改造
金融产品零售行业的改造
社交圈移动支付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新颠覆
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加速
引领中国电子商务贸易变革的“创始人”
闯入中国金融业变局的“野蛮人”
深入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变化的“内部人”
启发中国政府管理方式变化的“敲门人”
第三章 第三方支付的大趋势
无终端不支付
个人终端的趋势
专用终端的趋势
泛账户竞争
电子支付时代账户服务的特点
账户的内容泛化
消灭账户与创造账户
账户的虚拟化
支付清算开放化趋势
账户服务三大竞争者
与商业银行合作竞争
银行是动脉,第三方支付机构是毛细血管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冲突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冲突是否具有战略性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争要素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领域
向移动支付商业模式迁移
移动社区商务模式
向移动支付用户迁移
远程支付是主体,近场支付是补充
将微支付应用于C端民生支付和B端企业“民生”支付
移动支付商业模式:从广种薄收向合作共赢转变
小数据优先于大数据
大数据还是小数据
小数据驱动的商业智能应用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数据服务营利模式
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商业智能需要的公共资源
第四章 政策建议
政策原则
市场监管基本原则:分类监管、底线监管、联合监管
产业政策基本原则:公共设施投入优先、数据资源投入优先、带动效应评价优先
公共资源和基础设施
逐步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放公共零售支付清算渠道
逐步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放政府公共数据资源
双轨价格管制
银行卡收单市场的价格体系
互联网支付的价格体系
备付金监管
进一步落实现有备付金监管要求
重点加强以预付卡为主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监管
跨境支付政策
引导支付机构在从事进口支付业务为主的同时,积极开展出口支付业务
在实现支付机构外币跨境业务的同时,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
探索成立海外人民币储备银行
准入第三方支付机构为金融机构
第三方支付机构最有基础成为新型金融机构
逐步准入第三方支付机构成为新型金融机构
财税政策
法律法规
提高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法律位阶
完善电子支付相关的社会信用体系立法
完善电子商务配套立法
附录A 京、沪、深、杭第三方支付发展比较及对上海的政策建议
附录B 业界访谈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支付革命:互联网时代的第三方支付》是中国首部深入探讨第三方支付的著作。
《支付革命:互联网时代的第三方支付》以电子交易方式、电子货币及电子认证技术演变的“三重奏”将决定电子支付中介的发展为主线,分析了中国第三方支付从“小支付”走向“大金融”的历史逻辑、技术逻辑和商业逻辑,揭示了第三方支付特别是创新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对提升中国经济运行效率的作用,分析了第三方支付的未来发展趋向,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支付革命:互联网时代的第三方支付》旨在以小见大,立足于揭示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对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深刻作用,聚焦第三方支付这一渗透面极广的微领域,对互联网媒介作用下中国的企业竞争规则、市场规则、政府管理规则的变化特点做了深刻剖析。
本书指出,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产生了不同于工业经济阶段的“生产-消费”关系规则。这决定了创新性第三方支付及众多新经济组织的出现和发展,产生了新的竞争规则,即“控制信息流以控制支付流,控制支付流以控制资金流;获得网络接入权胜过资本所有权,获得数据投入量胜过资金投入量”。第三方支付特别是创新型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与工业经济阶段相适应的传统金融生产和服务方式加快改变,影响了金融中心建设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启发了中国政府管理方式如何加快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经济转型和发展。
互联网的精神内涵是开放、平等,表现形式是协同合作,变化趋向是更新、更快。这本书的意义,在于成为中国用互联网改造传统经济潮流中的一朵浪花,为更多人关注和投身中国正在发生的经济发展转型奉献一点儿微力量。
主编推荐
〇金融行业必读书
〇支付革命,“一场渗透到经济毛孔的变革”
〇小支付、大金融的数字化时代,一场互联网支付革命已经展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