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从文作品集-长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沈从文作品集-长河

正版二手书,欢迎选购

9.56 3.2折 29.8 九品

库存3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从文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513913935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1010054827076075532

上书时间2024-12-03

宏铭图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沈从文的这本《长河(沈从文作品集)》描写了在辰河岸边的一个小镇吕家坪上,“新生活运动”无端搅扰了平静的乡民生活。老水手满满对未来满怀担忧,而小镇上橘园主人的女儿夭夭又心生向往。整篇小说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跟随作者叙述的目光,我们可以感受到湘西在战争发展中的种种变迁。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之一,二十世纪优秀的中国文学家之一,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颇丰,作品结集约有八十多部。主要作品有小说《边城》《长河》《八骏图》,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文论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给人教益和启示。

 




目录

题 记 / 1

 

人与地 / 9

 

秋(动中有静) / 24

 

橘子园主人和一个老水手 / 44

 

吕家坪的人事 / 69

 

摘橘子 / 92

 

大帮船拢码头时 / 110

 

买橘子 / 127

 

一有事总不免麻烦 / 145

 

枫木坳 / 157

 

巧而不巧 / 177

 

社 戏 / 190

 




内容摘要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湖南沅水流域上游有一条支流叫辰河。辰河的中部有一小口岸叫吕家坪。吕家坪上住着当地商会的会长,驻扎着保安队。河下游约四里一个小土坡叫枫木坳,坳上有个滕姓祠堂。祠堂前后有十几株老枫木树,祠堂前老枫树下,摆摊子坐坳的,是个弄船老水手。枫木坳对河萝卜溪有一大片橘子园。园主滕长顺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小女儿夭夭很漂亮,外号“黑中俏”。那一年,橘子又丰收了,橘子树上结满了硕大的果子。

 

老水手从摊子前来往的过客那里听说“新生活”就要来临,这种“新生活”在他看来似乎不是什么好事情,于是他有了一点杞忧。他过河告诉长顺,然而长顺非常坦然并不以为意。吕家坪上的会长也从辰溪县归来的伙计那里听说“新生活”就要来了。其实,“新生活”并不会这么快就来临。

 

保安队长在会长那里收下了每年的保安费,同时还带走了会长预先开好的收据。为了答谢各方人士,会长在长顺处买下了一船橘子。长顺家包括夭夭在内开始摘橘子,老水手满满也过来帮忙。保安队长也看中了长顺的橘子,但是他采取了讹诈的手段。饱经世故的长顺没有中计,使得队长生气了,幸好会长从中调停,事情才算完了。这一卷的最后写的是社戏。橘子丰收了,为敬谢神灵,长顺请来浦市戏班子来唱了几天戏,人神同乐好不热闹,一切似乎还是和原来一样。

 




主编推荐

《长河》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中篇小说,也是他文艺术水平代表作之一。沈从文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尤具特色。



精彩内容
题记民国二十三年的冬天,我因事从北平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转到家乡凤凰县。去乡已经十八年,一人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那点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素朴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敬鬼神畏天命的迷信固然已经被常识所
摧毁,然而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没了。“现代”二字已到了湘西,可是具体的东西,不过是点缀都市文明的奢侈品大量输入,上等纸烟和各样罐头,在各阶层间作广泛的消费。抽象的东西,竟只有流行政治中的公文八股和交际世故。大家都仿佛用个谦虚而诚恳的态度来接受一切,来学习一切,能学习能接受的终不外如彼或如此。地方上年事较长的,体力日渐衰竭,情感已近于凝固,自有不可免的保守性,唯其如此,多少尚保留一些治事作人的优美崇高风度。所谓时髦青年,便只能给人痛苦印象,他若是个公子哥儿,衣襟上必插两支自来水笔,手腕上带个白金手表,稍有太阳,便赶忙戴上大黑眼镜,表示爱重目光,衣冠必十分人时,材料且异常讲究。特别长处是会吹口琴,唱京戏,闭目吸大炮台或三五字香烟
,能在呼吸间辨别出牌号优劣,玩扑克时会十多种花样。大白天有时还拿个大电筒或极小手电筒,因为牌号新光亮足即可满足主有者莫大虚荣,并俨然可将社会地位提高。他若是个普通学生,有点思想必以能读什么前进书店出的政治经济小册子,知道些文坛消息名人轶事或体育明星为已足。这些人都共同对现状表示不满,可是国家社会问题何在,进步的实现必需如
何努力,照例全不明白。(即以地方而论,前一代固有的优点,尤其是长辈中妇女,祖母或老姑母行勤俭治生忠厚待人处,以及在素朴自然景物下衬托简单信仰蕴蓄了多少抒情诗气分,这些东西又如何被外来洋布煤油逐渐破坏,年青人几乎全不认识,也毫无希望可以从学习中去认识。)一面不满现状,一面用求学名分,向大都市里跑去,在上海或南京,武汉或长沙,从从容容住下来,挥霍家中前一辈的积蓄,享受现实,并用“时代轮子”“帝国主义”一类空洞字句,写点现实论文和诗歌,情书或家信。末了是毕业,结婚,回家,回到原有那个现实里,等待完事。就中少数真有志气,有理想,无从使用家中财产,或不屑使用家中财产,想要好好的努力奋斗一番的,也只是就学校读书时所得到的简单文化概念,以为世界上除了“政治”,再无别的事物。所谓政治又只是许多人混在一处,相信这个,主张那个,打倒这个,拥护那个,人多即可上台,上台即算成功。终生事业目标,不是打量人政治学校,就是糊糊涂涂往某处一跑,对历史社会的发展,既缺少较深刻的认识,对个人生命的意义,也缺少较深刻理解。个人出路和国家幻想都完全寄托在一种依附性的打算中,结果到社会里一滚,自然就消失了。十年来这些人本身虽若依旧好好存在,而且有好些或许都做了小官,发了小财,日子过得很好,但是那点年青人的壮志和雄心,从事业中有以自见,从学术上有以自立的气概,可完全消失净尽了。当时我认为唯一有希望的,是几个年青军官。然而在他们那个环境中,竞像是什么事都无从作。地方明日的困难,必需应付,大家看得明明白白,可毫无方法预先在人事上有所准备。因此我写了个小说,取名《边城》,写了个游记,取名《湘行散记》,两个作品中都有军人露面,在《边城·题记》上,且曾提起一个问题,即拟将“过去”和“当前”对照,所谓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造,可能从什么方面着手。《边城》中人物的正直和热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了,应当还保留些本质在年青人的血里或梦里,相宜环境中即可重新燃起年青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还将继续《边城》,在另外一个作品中,把最近二十年来当地农民性格灵魂被时代大力压扁扭曲失去了原有的素朴所
表现的式样,加以解剖与描绘。其实这个工作,在《湘行散记》上就试验过了。因为还有另外一种忌讳,虽属小说游记,对当前事情亦不能畅所欲言,只好寄无限希望于未来。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