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愁里的中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乡愁里的中国

正版二手书,欢迎选购

11.77 3.2折 36.8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一剑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78719

出版时间2012-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6.8元

货号998468775555219459

上书时间2024-12-03

宏铭图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前言
  对乡土(村)中国进行田野调查式的研究,一直是中国问题研究中最有价值也是最有效的研究路径,也出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和中国问题的大家。

  将目光聚焦在乡土中国,对一个传统农业大国的真实国情进行研究和探讨是有其必然性的,直到目前,这一研究路径都是有效的,也是值得继续鼓励的。

  此外,在近100年以来的针对中国问题和中国道路的讨论中,西方思潮在中国国内的传播并据此对中国问题进行一些批判性分析,提出一系列针对中国变革路径和理念的设计,也一直是一种主流的中国问题研究路径。这一批判逻辑和研究路径,对认识中国追求现代化过程中的很多问题的本质,也曾经扮演了很关键的角色,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改革中很多制度和政策的设计和出台。

  从2012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开始,如果试图对中国问题给出更趋真实的发现和思考,单纯地只有乡村中国的关注显然是不够的。在中国仅30多年的变革中,城市化和城市本身的治理开始经历一个剧烈的变迁期,这不但对传统的乡村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庞大的人口规模快速地进入城市,城市也开始成为关照中国的一面非常重要的镜子,更重要的是,城市化过程本身,也充满了剧烈的不确定性,甚至成为了考验中国决策层国家治理能力的一个最重要的制度和政策制定层次。

  与此同时,中国在实现了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后,无论是国际上还是中国国内,也都开始越来越热衷于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讨论和研究,而这种研究与之前对中国的关注有一个很大区别恐怕就是,不再是完全西方本位的,而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更愿意首先去掌握和发掘中国本土资源,包括一些原始的数据、对中国的田野调查、中国基层直接利益相关者的意见等。而且,纵然是对西方的考察,也开始更多地基于对中国问题的思考,所谓“从中国出发,重新打量世界”。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叶一剑在其《乡愁里的中国》一

  书中,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思考,从“乡土中国”“城市

  中国”“城市化中国”“域外中国”四个层面,来发现和

  讲述一个政经记者眼中的“真实中国”。作者试图通过对

  一个个真实中国的切片的近距离观察,在完成对基层中国故事化记录的同时,寻找到那些鲜活的原生态的制度变迁的印迹,以此来丰富对于宏观层面的国家转型命题的探讨。

  这样的努力和尝试或许值得鼓励。

  此外,本书提出的“乡愁里的中国”主题是值得好好讨论的,这将直接构成对当下和未来中国变革路径和理念设计的前提之一。

导语摘要
 《乡愁里的中国》编著者叶一剑。
这是一本用脚步和对真实中国的感伤写就的文字,有时候较多体现了私人化写作的意图,但更多时候,作为一个媒体记者,这些文字从一开始亦被赋予了公共写作的目的。和很多人一样,我越发迫切地希望知道,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有着深厚传统同时又被诸多外来因素所塑造的国家,到底是什么样子,并为什么给自己带来了那些自己无法掌控的喜怒哀乐。而且,在针对这个国家的变革方式和变革的未来充满争论的时候,我也希望能对这个国家的未来给出更趋真实的思考。

作者简介
  叶一剑,本名叶建国,出生于河南省虞城县,现为南方报业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国家经济地理版主编,城市专栏作者,独立书评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面对面》特约评论。为多家杂志撰写专栏。致力于通过对区域经济、城市、建筑、商业与公共价值等领域的持续深入研究,完成对国家变革的记录和思考。

  此前曾为《中国经营报》要闻部时政记者,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主笔,在将近8年的一线政经记者经历中,报道领域涉及丰富,几乎走遍了整个中国,并多次出访日本、越南、芬兰、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撰写了大量旅行笔记。

  主张“只有实现对基层中国和真实中国的记录和发现,才能思考未来的中国”。

目录
序一 从中国出发,重新打量世界 郑永年

序二 消失的乡愁 刘洲伟

前言 回不去的故乡,进不去的城

第一章

乡村,乡愁

导 言

第一节

回不去的故乡

“你已行走在城市,却依然充满乡愁”

我的名字

乡村里的传奇

爷爷

第二节

变革的乡愁

师兄的高考路

高考,到底是谁的公平?

被彻底取消高考资格的孩子

“妈妈,我们这批人来到北京开始就和别人不一样。”

户籍之痛

改革者们的处境

第三节

共识陷阱

大学生下乡,能左右什么?

农村为何缺乏带头人?

黑土地的背后

为什么地旱了没人浇?

贫困县的去留问题

“中国特色”

“50块钱我能办好多事情了。”

第四节

中国将向何处去

官场小说畅销的背后

《蜗居》为什么热播?

企业家的价值

农民志愿者

哪个是洗过澡的水,哪个是洗过脚的水?

低保指标去了哪里?

中国将向何处去?

第二章

城里,城外

导 言

第一节

正在走向碎片化的城市

城市,恐惧的群岛

城市里永远的陌生人

北京,很多人的梦想,但不是故乡

“北京,让人静不下来的城市”

谁的北京城?

城市悲情

廊坊的方向,会是张家口的未来吗?

“因为靠近北京才被边缘那么多年”?

“小日本就是小日本”

第二节

东北纪行

家与国

“看,对面的那座山就是朝鲜了。”

石油之城

铁人的战友们:“更多的人没有留下名字”。

80后眼中的“铁人精神”

如果没有了石油,大庆还是大庆吗?

第三节

古都新命

西安:城市复兴

古都的现代化

“城市病了!”

“田园城市”的诞生

一座古都的“宿命”

从大雁塔到长安塔

盛世长安,能否回归

“要了解一个民族,就要了解这个民族从哪里来”

令人神往的文化姿态

另一个古都——开封

第四节

我的德令哈,谁的柴达木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资源运出去,富裕留下来

“尿着尿着可能就成冰柱了”

日照和德令哈:为什么没有断裂感?

香港没有做到的,为什么日照做到了?

积极的公共政策带来了什么

日照在哪里?

黑川纪章与《城市革命》

“港口”与“城市”

面对海洋,有所敬畏

第五节

城市与官员

不同地方的官员,风格不同

“窗口城市”深圳

天津开发区:是开始,但不是结束

大连怎么了?

被“妖魔化”的鄂尔多斯

第三章

大陆之外

导 言

第一节

谁来讲述一个不一样的台湾?

不一样的台湾

在过去的六十年里,这里发生了什么?

我们台湾这些年

不可不说的高雄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台湾的“经济奇迹”

台湾中小企业未来何在?

另外一个遗憾

大陆的“施振荣”在哪里?

第二节

东京印象

从名古屋到长野

喜欢抽“中南海”的日本司机

面对中国的崛起,日本会是怎样?

你好,来自中国的游客!

第三节

滇南越北旅行笔记

出昆明,过滇南,望越南

“彩云之南”之外的云南

杞麓湖边的中国故事

河口对岸是老街

“两国一城”的想象

平仙鞋业中国向往的冷思考

越南期待中国做什么?

中国台湾能,越南为什么不能?

第四节

芬兰印象

老沙里宁与梁思成

市民的“怀乡病”

迁徙——从城市到乡村

从温暖的桑拿房跳进芬兰冰冷的海水里

芬兰不只有诺基亚和圣诞老人

没有中国市场,它们将会怎样?

后记 找一条回家的路

内容摘要
   十年阅读思考,七年田野考察,二十万字汇聚本书。

   《乡愁里的中国》作者于2005年下半年开始筹划,并开始了第一篇文字的撰写,此后的7年多时间里,作为一个政经记者,一直用脚步和自己的思考,发现和记录着身边的中国故事,可谓是一部中国的政经记者用自己的文字所“拍摄”的一部关于真实中国的纪录片。

   《乡愁里的中国》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思考,从“乡土中国”“城市中国”“城市化中国”“域外中国”四个层面,来发现和讲述一个政经记者眼中的“真实中国”。试图通过对一个个真实中国的切片的近距离观察,在完成对基层中国故事化记录的同时,寻找到那些鲜活的原生态的制度变迁的印迹,以此来丰富对于宏观层面的国家转型命题的探讨。

   用作者的话说,“这是一本写给所有身在城市却依然充满乡愁的‘城客’们的书,不过,这里关注城市的角度、层面,不是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也不是专业的城市规划和系统的城市治理理论层面,而是从将城市作为当下中国具代表性的公共和制度性议题之一的角度出发,对城市本身和城市中国的关注”。

主编推荐
  “回不去的故乡,进不去的城”。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故乡,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故乡都在加速地崩塌。城市的变革,中国的大环境下,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中国有影响力的媒体领袖、学者、畅销书作家联袂推荐《乡愁里的中国》:

  ★财新传媒总编辑 胡舒立

  ★著名学者、《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作者 熊培云

  ★21世纪传媒总裁、《南方周末》前总编辑 沈颢

  ★国际著名中国问题专家 郑永年

  ★《21世纪经济报道》创始人、总编辑 刘洲伟

  ★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FT中文网总编辑 张力奋

  ★《全球商业经典》出品人、总编辑 何力

  ★《中国经营报》总编辑 李佩钰

  ★《新财经》出版人 敖慈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2010年“人民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国在梁庄》作者 梁鸿

精彩内容
 “你已行走在城市,却依然充满乡愁”无数的匆忙都指向同一个地方,那里的月亮总是又圆又亮。
无数的背影都离开同一个地方,那里的眷念总是此消彼长。
归属感已在往返的旅途中迷失。
你已行走在城市,却依然充满乡愁,并将感伤深刻地写在脸上。
在看了电影《Hello!树先生》后几天的时间里,我都沉浸在莫名的伤感中不能自拔,我被“树先生”一天到晚向侧后方张开的双臂,以及好像在触摸什么东西的手势震撼到了,我从中读出了“树先生”对其生活现实的恐惧,还有其试图以其“心灵的秩序对抗世界的复杂性”努力的悲凉。
“树先生”的悲情人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乡村故事中所具有的批判性。其实不只是“树先生”的故事,整个中国乡村,无论是其故事还是观念,都对中国有着极强的批判性,当然也有建设性的作用,所以,乡村曾是我眼中的全部,并直到目前都是我认识中国和这个世界的思维原
点之一。
而这也是很多西方精英认识考察中国的核心逻辑和思维之一,在包括著名的美国传教士明恩溥(ArthurH.Smith)在内的很多西方中国问题观
察家眼中,乡村中国和真实中国之间,被认为具有很大的等同性,这也曾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研究者和观察者。
每年我都会不止一次地回到故乡,回到乡村,只是,这么多年,每次回到故乡总能感觉到越来越熟悉的陌生感,这与我的思想变化有关,同时,与故乡的变化更有关。包括我的故乡在内的中国广大乡村正在经历着剧烈的变迁,甚至是重构,中国的乡村发展正在经历一个历史的关键时期,我的担心是,如果能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狂奔,或许有一个不错的未来,但是,如果已经被引向了一个错误的方向,那么或许等待它的将是一个个故乡的黄昏,并最终成为一个城市国家的最后一抹乡愁。
我是将包括我的故乡在内的中国乡村当作中国改革的叙事平台之一来看待的,我的文字中不可能避免地表现出了些许忧思,这些忧思的共同来源是,我越来越发现,和国家的改革共识正在遭遇挑战一样,故乡变迁的共识也在遭遇挑战。
我的名字父亲给我起名叫“建国”,这使得从小到大,很多人问我是不是出生
于10月1日。之所以被人这样问,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单从年龄判断我肯定不属于1949年代出生的人——那个年代出生的人中,起名叫“建国”很容易被理解,但对一个1981年出生的人来讲,还起名叫“建国”,也只有往
国庆节这方面联想了。
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就认真地告诉别人我的生日是阴历四月初六,阳历是当年的5月9日,“和国庆节没有关系”,如果有人愿意继续听,我就继续给他们讲父亲为什么给我起这个名。
1981年四月初六辰时,在河南省虞城县小侯乡(近年乡镇合并改革中划归刘店乡)后沈阁村村南头的阁老庙里(母亲记得好像是在一个废弃的打面机房里),母亲生下了我。父亲说,那天天气非常好,大片大片的麦地,在早晨初升太阳的照射下,呈现耀眼的金黄,晨风乍起,麦浪此起彼伏,以至于小学都没读完的母亲每次提到我的生日,总是饱含感情地说“四月初六麦黄黄”。P4-P6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