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二手书,欢迎选购
¥ 12.82 2.8折 ¥ 45 九品
库存5件
作者[美] 史蒂芬·列维特|[美] 史蒂芬·都伯纳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50098
出版时间2016-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972052822877650951
上书时间2024-12-03
引 言
博客与瓶装水有何共同点?
10年前,在《魔鬼经济学》一书行将出版之时,我们决定创建一个姊妹网站。域名毫无创意,就叫Freakonomics.com,该网站恰巧有博客功能。
列维特其人总是要落伍几年,博客这种东西他从未耳闻过,更何况是读写。都伯纳解释了这一想法,列维特仍然心存疑虑。
“让我们试试看。”都伯纳说。彼时,我们合作的时日不多,列维特还不明白,我会通过这六个字来劝他做各种各样他从未打算做的事。
所以我们就写博客来试试看,以下是我们写的第一篇帖子。
解放我们的孩子
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世间最美的。进化似乎塑造了我们的大脑,因而假如我们日复一日地凝视自己孩子的脸,这张脸会越看越顺眼。正如别人的孩子脸上若粘了饭粒,看起来会觉得恶心,但换作自己的孩子,却反觉有几分可爱。
说起来,我们也翻来覆去地看了《魔鬼经济学》的手稿,所以现在我们也对这手稿看顺眼了—虽然长了疣子、粘了饭粒,等等。所以我们开始觉得,或许真的会有人想读,而且读过之后,或许还想抒发己见,这个网站便由此而来。我们希望在日后的一段时间,这里能成为一个其乐融融的(或者至少是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拌嘴斗舌的)家庭。
而这里确实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
我们所写的博客往往要比写进书里的内容更加随意、私密、观点鲜明。我们不仅给出具体答案,也会提出问题。我们写了思考到一半又后悔放弃的内容,也写了思考通透后仍然悔不当初的内容。但多数情况下,开博客让我们理所当然地对世界保持好奇与开放的心态。
与第一篇博客不同,绝大多数博客条目都是由我们其中一人所写,而非像我们所写的书一样是两人合著。我们有时会邀请朋友(甚至对头)写博客;我们举行过“仲裁会议”(邀请几位智者解答一道难题)和问答活动(邀请过丹尼尔·卡尼曼这样的人物,也邀请过高级应召女郎安莉)。曾有数年的时间,是《纽约时报》在运营博客,这让博客有些名不副实。但《纽约时报》最终意识到应该放任我们随心所欲,让我们自主运营。
多年来,我们时常扪心自问,究竟为何一直在更新博客,却苦无答案。写博客没有报酬,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博客促进了我们所写书的销量。实际上,博客或许还蚕食掉了书的销量,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免费发布文章。但久而久之,我们明白了自己为何一直在写博客:我们的读者喜欢读博客,而我们喜欢自己的读者。其好奇、富于创见,尤其是那份童心,正是我们笔耕不辍的原因。在后文中,我们将会为你展现。
偶尔会有读者建议我们将博客结集出书,最初我们觉得这是愚蠢透顶的想法—直到不久前的某日,我们不这么想了。什么原故呢?都伯纳送他的一个孩子去缅因州参加夏令营,在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他们遇到了一家大型的“波兰泉”瓶装水工厂),很多人会付高价买一瓶水。都伯纳本人也在偏僻的地区长大,这一直让他觉得很蹊跷,然而事实就是如此,在这里人们每年的总消费额甚至高达1 000亿美元左右。
因此,把博客结集出书,承袭“波兰泉”“依云”等水界天才的传统,将可以免费获取的东西装瓶出售,卖给你们听起来就不那么蠢了。
坦白地说,我们不厌其烦地读完了所有博客,从中筛选出了精华内容。(八千篇帖子多数文采平平,但也确实有几篇佳作,发现这点还是很欣慰的。)我们对帖子进行了必要的校订和更新,划分成不同章节,结集成一本像样的书。
例如,《我们只是想帮忙》探讨了终身教职的废除、民主的替代方案和如何像恐怖分子一样思考。《手淫者林伯翰与灾星韦恩》介绍了奇特的名字、恰当的名字和既奇特又恰当的名字。《一日火箭……》证明了一旦你开始具备经济学家的思维,就很难再改弦易辙了,无论话题是婴儿配方奶粉、动画片,还是变质鸡肉。与此同时,你会了解到许多有关我们个人嗜好的知识,如高尔夫、赌博和令人闻风丧胆的一分币,内容之详细超乎你这辈子意欲了解的程度。
多年来,将我们的奇思妙想写成文章带给了我们无尽的乐趣,我们希望诸位会喜欢一窥我们的脑内奇想,透过魔鬼经济学的有色眼镜,观察世界的模样。
人人都是魔鬼经济学家。
有趣的大脑不只是两位史蒂芬才有。在他们开通魔鬼经济学这个网站以来的10年间,收到了形形色色的邮件和反馈,和数百万读者做了很多互动。
如同他们的其他著作一样,在《魔鬼经济学4》这本精选集中,两位魔鬼经济学家一如既往问出了许多剑走偏锋的问题:为什么空乘人员不收小费?人们会对什么事情撒谎,为什么撒谎?从风险回报率的角度分析,什么时候抢银行合适?你还会对列维特和都伯纳本人的怪癖与爱好有许多了解,包括赌博、高尔夫、西洋双陆棋和废除美分币。
在《魔鬼经济学4》里面,你会了解《魔鬼经济学》这个系列是怎么来的,数据、现象、分析、结论背后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和花絮,这甚至比前三本书更有趣。你还会知道,原来,读者的脑洞可以比作者们还大。
史蒂芬·列维特(Steven D. Levitt),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翰·贝茨·克拉克奖得主(该奖被称为“小诺贝尔奖”),被誉为“当今美国40岁以下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他的声誉得到了整个经济学界的公认。
列维特198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94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芝加哥大学执教,短短两年时间,列维特就成为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终身教授。
2002年列维特被选为美国科学院经济学部委员。他还担任《政治经济学杂志》(JPE)的编辑和《经济学季刊》(OJE)的编辑。克林顿政府曾经力邀他加入自己的智囊团。小布什总统在大选的时候也把“请到列维特作为犯罪专家”作为拉拢选票的一张底牌。
史蒂芬·都伯纳(Stephen J. Dubner),获奖作家、记者、电台和电视名人。他放弃了使他几乎成为摇滚明星的首份职业,成为了一名作家,曾就职于《纽约时报》,著有《骚动的灵魂》《一个英雄崇拜者的自白》,另著有儿童图书《长两个肚脐眼的男孩》。
引言 博客与瓶装水有何共同点?
第一章 我们只是想帮忙
第二章 手淫者林伯翰与灾星韦恩
第三章 高油价万岁!
第四章 竞猜
第五章 如何杞人忧天
第六章 没有作弊,就意味着没有努力
第七章 但这是否有益于地球?
第八章 痛失21点
第九章 何日宜抢银行
第十章 性事宜多谈,我们可是经济学家
第十一章 万花筒
第十二章 一日火箭……
鸣谢
《魔鬼经济学4:用"有色眼镜"看清世界》
人人都是魔鬼经济学家。
有趣的大脑不只是两位史蒂芬才有。在他们开通魔鬼经济学这个网站以来的10年间,收到了形形色色的邮件和反馈,和数百万读者做了很多互动。
如同他们的其他著作一样,在《魔鬼经济学4》这本精选集中,两位魔鬼经济学家一如既往问出了许多剑走偏锋的问题:为什么空乘人员不收小费?人们会对什么事情撒谎,为什么撒谎?从风险回报率的角度分析,什么时候抢银行合适?你还会对列维特和都伯纳本人的怪癖与爱好有许多了解,包括赌博、高尔夫、西洋双陆棋和废除美分币。
在《魔鬼经济学4》里面,你会了解《魔鬼经济学》这个系列是怎么来的,数据、现象、分析、结论背后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和花絮,这甚至比前三本书更有趣。你还会知道,原来,读者的脑洞可以比作者们还大。
《魔鬼经济学》,关于聪明人怎样看世界的书,畅销数十个国家的大众经济学经典。
逃出认知囚笼,以经济学方式探索日常生活背后的世界。
革命性的思考、引人入胜的故事、不同寻常的分析,揭示事物表象之下真实的一面。
当今全球超级有趣的大脑,教你如何更有效、更有创造力、更理智地观察和思考。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等全球各大媒体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