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是什么样的?都发生了些什么事?
刚从大萧条的惊恐和沮丧中走出来的世界很迷茫,也很困惑。对自己将会往何处去,似乎都有些不知所措。
明治维新以后,具有“岛民心态”的日本人,正想极力改变自己。他们想让世界明白,大和民族是不可被忽视的。但受到经济危机极大冲击的日本,“醒悟”到如要崛起,必须要成为一个军事强国,必须要拓展自己的疆域,必须要让自已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这个仅相当于中国两个湖北省大,一亿多人口的国家,在不长的时间里,逐渐变成了一个野心膨胀的亚洲经济和军事强国。
什么是岛民心态?是猥琐?狭隘?是用表面上的傲慢掩饰强烈的自卑?实在难以定义。但这个民族的优长是认真。认真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认真搞自己的经济改革,认真地觊觎亚洲其他国家的领土和资源,认真地弘扬武士道,认真地、凶残地杀人,认真地为军国主义而疯狂。后来又认真地修改教科书。
毫无疑问,中国很久以来就是他们垂涎的梦想,认为中国是日本将要崛起的最主要的踏板。
但觊觎中国,对日本来说显然是大错特错了。中国这个贫穷、落后却又有着丰富资源的邻国,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庞大了!当时的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国家,人口、资源绝大多数都分散在广大的农村。即使占领了几座大城市,还是远远不能让她屈服的。
再来看看德国。
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德国很郁闷。他们永远记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在法国康边森林那节火车厢中签订投降协定时的羞耻。他们作为战败国很屈辱。大多数德国人都觉得,诞生了众多哲学家、科学家、音乐家、文学家、诗人的这个曾经是那么辉煌、那么厚重的国家,这一个跟头摔得可能再也爬不起来了。
作者简介
方明,男,湖北黄冈人,生于黑龙江,长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附中。1982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历史系。现任湖北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
除工作中的编辑业务外,近年有《武汉旧日风情》、《武汉掌故集萃》、《我们的家园湖北》、《中国近代史话》、《百年通俗演义——艰难探索》、《壮怀激越古荆州》、《湖北雀情概览》、《中国海空军抗战纪实》、《黄埔将领恩怨录》、《殊战——抗战时期军统的秘密行动》等十余部著述出版,并发表人物传记、纪实文学等共约三百余万字。
目录
一、山雨欲来——密布的烟云
宿仇
日本垂涎神州
药店里的间谍
被煽动的“民心所向
私情还是公谊外交
惨案在济南
可杀不可辱的外交官
悲哀的弱国外交
沦丧九一八
柳条湖的枪声
《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屈辱的华北自治
税警团事件
卢沟桥畔的战端
大忠抑或大奸
马革裹尸的民族英雄
二、尴尬处境——不得已的斡旋
难以为继的中德交往
“雅利安的史迪威”和专横的“军事孔夫子”
法尔肯豪森事件
德国将军与花园口
中国的女“辛德勒”
特使的智慧
与苏俄的渊源
联俄与“容共”
失望的考察
“俄国人聚集的”广州
“很少有像我这么苦的人”
边缘地位
共产国际的中国“支部”
合作与摩擦
三、战端初起——各有如意算盘
国联调停
“两国纠纷还是侵略”之争
无果的决议
全方位困惑
畸形的中、德、日三角
日本人眼中的“德日战争”
险涉深渊的十字路口
挽狂澜于既倒
应战而不求战
“抗日”、“亲日”两匹马?
非脸谱化的委员长
“如再议和谈,杀无赦!
想填海的傀儡
重光堂密约
粉墨登场的群丑
苦撑待变
求援的外交主题
弃英亲美
纠结的山姆大叔
“要得到尊重,就必须战斗”
战争没有中立
分两步走的援华
最不怕难堪和疲倦的游说家
……
四、“德鲁日巴”——并非一个国家的战争
五、全球同盟——名正言顺的“世界”大战
六、中国战区——惨烈中国兵
七、另类盟友——史迪威与陈纳德
八、未竟使命——在延安的美军观察组
九、乘兴而来——赫尔利败于中国计谋
十、无解难题——扑朔迷离的边境
十一、“国母”访美——“宋美龄旋风”
十二、大国地位——泰姬陵和金字塔下的交锋
十三、受降之争一屈辱的战胜国
十四、无果调停——新纪元的孕育
十五、世纪曙光——应运而生的联合国
后记
内容摘要
经济落后,工业孱弱,社会制度千疮百孔,军事上被动。如此贫弱的一个国家,要把抗战坚持到胜利,除了用自己的血肉作为屏障抵挡凶残的外敌,还需要外交求援。而外交,是要以国家的实力作为基础和后盾的。
当时的中国有这些实力吗?
说话的腰杆子硬朗吗?
有哪个国家真心实意地愿意帮助中国?
抗战时期的中国外交就是在如此的内外交困中开展的。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