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并不特别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你并不特别

正版二手书,欢迎选购

12.64 3.2折 39.8 八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小戴维·麦卡洛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71055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1742009138680548864

上书时间2024-11-23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前言

你并不特别

 

——小戴维·麦卡洛在韦尔斯利高中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韦尔斯利高中2012届毕业班的女士们和先生们,感谢你们让我有机会在这个下午为大家致辞,我深表自豪和感激。谢谢!

 

  毕业典礼——我们集结在这里的原因——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前瞻性仪式。请不要说:“那么结婚仪式就不算吗?”婚礼是一边倒的,而且其结果并不总是有效的。婚礼是以新娘为中心的盛会。除了同意一连串不怎么合理的要求外,新郎只有站在一旁的份儿,没有庄严的、博人眼球的队列,没有被移交的过程,没有宣告转换身份的仪式。你能想象一个专门拍摄男人试穿燕尾服的节目吗?新郎的父亲坐在那里,热泪盈眶,喜忧参半;他的兄弟们则躲在角落里,低声发表着忌妒之言。而婚姻失效的比例是如此之高:统计资料显示,在座的各位中有一半的人将会离婚,婚姻成功的胜率还不如美国职棒大联盟东区*烂队伍的胜率来得高。

 

  但是我们眼前的这个毕业典礼却总能成为一个奏效的仪式。从今以后——的的确确可以这样说——无论你身患疾病还是身体健康,无论你遭遇财务危机、中年危机,还是在辛辛那提展会上遇到的还算迷人的销售代表,或是对烦心事越来越低的容忍度,无论你有着怎样可调和或不可调和的不同之处,有一个事实是不会改变的——你永远是这所高中的毕业生,你与你的文凭将携手一生,“至死不渝”。

 

  然而,毕业典礼的意义又不止于此。它是人生中一个伟大的仪式性开端,有其自身的附加价值和高度的象征意义。比如说,今天下午我们选择在这个场馆里举办这场令人欣喜的毕业典礼。通常情况下,我会像躲避瘟疫一般对陈词滥调避之唯恐不及,但是此时此刻我们正身处于一个文学层面的竞技场上。这很重要,它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还有你们的毕业礼服,松松垮垮,都是统一的式样,而且还只有一个尺码。不管你是男的还是女的,个高还是个矮,学业精进还是懈怠,不管你是喷成小麦色皮肤的舞会皇后,还是全宇宙*强的Xbox杀手,你们每个人都能看出来,你们穿着完全相同的衣服,而且你们的学位证书除了上面的名字不同以外,其余部分一模一样。

 

这一切再正常不过,因为你并不特别。

 

你并不特别,你并非与众不同。

 

  尽管你获得过九岁以下足球赛的奖杯,在七年*拿过耀眼的成绩单;尽管善良的罗杰斯先生和蠢蠢的塞尔维亚婶婶如何看好你的前程,尽管你那身披铠甲的战斗士母亲如何频繁地冲出来拯救你,你也没什么特别的。

 

  是的,你一直在被娇惯,被纵容,被溺爱,被呵护,被包裹在与世隔绝的泡泡里。是的,那些总是有事在忙、看似无所不能的大人,把你捧在手心里,亲吻你,喂养你,替你擦嘴,为你擦屁股。他们训练你,教育你,辅导你,指引你,做你的听众,给你忠告,鼓励你前进,让你倾倒一切苦水,然后又一次鼓励你继续前进。他们哄着你,赞美你,讨好你,叫你小甜甜。是的,这些你都经历过。当然了,他们还参加了你的比赛、戏剧、*奏会、科技展览。当你走进房间时,人们会微笑地欢迎你;你发的每一条推文都会让许多人高兴地为之点赞。也许你的照片都上过《市民》了!现在,你已经征服了高中,而且毫无疑问,我们就是因为你而聚在这里……你是学校骄傲与喜悦的所在,是从那幢宏伟的新教学楼里走出来的*批毕业生。

 

  但不要就此认为自己有什么特别,因为你并不特别。

 

  实证无处不在,有笔账连英语老师都算得清:仅是周围名字以N开头的中学就能列举出好多个,共有至少2 000名高中毕业生,更不要说放眼全国了。此时此刻,整个美国有超过320万名高中生从37 000多所高中毕业。这也意味着,就此诞生了不止37 000名毕业生代表,37 000名学生会长,92 000名合唱团团员,340 000名体育健将,2 185 967双UGG靴子……只把目光盯在中学上面还不够,毕竟,你们正在与这里告别。所以不妨这样想想:即使你是百万中挑一的精英,在我们这个有着68亿人口的地球上,那也意味着有将近7 000人跟你一样。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想象一下,星期一马拉松比赛的时候,你站在华盛顿的街头,看着6 800个“你”从身边跑过。

 

让我们把视野再拓宽一些,我得提醒你一下,你所在的星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你身处的太阳系不是银河系的中心,银河系也不是宇宙的中心。事实上,太空物理学家告诉我们,宇宙没有中心。所以,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唐纳德·特朗普也不是。  

 

“但是,戴维老师,”你反驳道,“诗人沃尔特?惠特曼告诉我,我就是自己的完美版本啊!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提图告诉我,我拥有宙斯的火花!”我并不反对这些说法,但这也就意味着地球上有68亿个完美版本,68亿道宙斯的火花。如果人人都是特别的,那就没人特别了;如果人人都拿到奖杯,那奖杯就毫无意义了。

 

  近年来,我们虽未明说,却显而易见地身处于达尔文提到的“物竞天择”的世界里——我认为我们之所以会彼此竞争,是因为我们人类对自身渺小的恐惧和对死亡的忧虑。现在的美国人总是喜爱赞美胜过真正的成就,虽然这对我们的发展是有害的。我们把这些看成生命中至关重要的,而且一旦我们以为竞争就是*快的或者*的可以向周围的人展示自己的战果的方法,能让我们有资本装腔作势、自吹自擂,能帮助我们在社会图腾柱上爬到更佳的位置,我们就总是乐于降低标准,或是无视现实。渐渐地,我们开始不在乎如何比赛,甚至不管输赢,不再考虑这是否能学到什么或得到成长,自己是否乐在其中,现在我们只关心“这能带给我什么好处?”。长此以往,我们只会贬低了自身价值,让每一分付出都变得廉价。而建造一座危地马拉诊所更是为了鲍登学院的申请,而非为了危地马拉人的福祉。

 

  这种想法是具传染性的,以它传染的程度来说,即使是作为全美37 000所高中里*好的高中之一,历史悠久的韦尔斯利高中也难以幸免。在这里,“良好”已经达不到以前的标准了,现在的B相当于以前的C,而高中课程现在被称为“大学预科课程”。我希望你们刚才有听出我提到的“*好的之一”这种说法。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话能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心满意足地沉浸在微不足道的差异里,无论这种说法有多么模糊且无法验证。我们但求自己能身处精英的队伍里,不管所谓的精英都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在自己想象的竞赛里拥有了自己想象出的领先地位。遗憾的是,这种说法根本无法成立,按照定义,*好的只能有一个,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未完待续)

 



导语摘要
 《你并不特别(这个世界的名字叫不平等)》是一本鼓励青少年享受学习的乐趣、热爱生活的心理类励志图书。本书作者美国教师小戴维·麦卡洛做的一篇题名为“你并不特别”高中毕业演讲,一时间引起互联网疯狂转发。借此,麦卡洛系统梳理了自己三十年的教学经验和为人父母的心得,创作此书。《你并不特别》是给儿童、父母、教育工作者的一剂补药。麦卡洛养了四个孩子,教高中学生近30年,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智慧和视野。凭借着这种智慧和视野,麦卡洛审视了踌躇的父母、过分强调自我的孩子、存在问题的只追求高分的学习目标、专业的大学预备学校、电子娱乐和俱乐部运动。最重要的是,他鼓励孩子们保持一份普通人的平常心,热情投入地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作者简介

作者小戴维·麦卡洛,美国著名作家戴维·麦卡洛之子,美国名校韦尔斯利高中教师。曾在火奴鲁鲁大型私立名校普纳荷学校(奥巴马的母校)授课16年,后一直在波士顿的韦尔斯利高中(金牌高中,麻省高中评比第四)任职至今,与妻子和四个孩子生活在一起,曾因发表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毕业致辞《你并不特别》受到国际关注。



目录

演讲全文

 

前言

 

 

 

*章 可怜的父母

 

 

 

终日在外操劳的父母用过分的溺爱来弥补对孩子的亏欠,同时高昂的教育费用透支了他们的账簿。他们对人生早已丧失热情,因此寄希望于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比自己有出息,想从孩子身上寻找慰藉。在学校,孩子们几乎是唯利是图,一心想着分数和奖励,这是当代青少年的净资产。

 

 

 

第二章 我是谁?

 

 

 

孩子看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人在童年的早期就具备了自我意识,明白“我为什么是我”,“我为什么重要”,然后一生以自己为伴,过一种不同于其他人的人生。性别是人的*道身份,在教育的过程中,在社会的环境中被不断界定。而朋友则是人的另一个自我。了解自己,是一生的功课。

 

 

 

第三章 关乎整个物种成败的人

 

 

 

有些老师臭名昭著,有些老师很可怕,有些老师令人惊叹,每天都创造奇迹。大多数老师不好不坏,介于二者之间。教师能让学生受到鼓舞,或感到厌倦、感到满足、感到沮丧,这种影响也许会持续一生。因此,教师的成败关乎整个物种的成败。除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老师还能给学生提供什么?

 

 

 

第四章 爱你所爱,从容地活着

 

 

 

你喜爱的东西定义了你。兴趣爱好能否促使一个人成为艺术家或建筑师,这其实并不重要。去做那些出于热爱而非功利才去做的事,能在人生中清理出一个空间,能磨练出人的一种能力,人生从此有了目的和价值。

 

 

 

第五章 为什么好大学越来越难上?

 

 

 

随着能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精英大学的行情水涨船高。想进入声望良好的大学,一个学生要拥有优秀的成绩、越多越好的荣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登大雅之堂的特长以及出手慷慨的父母……学生因此被训练成为“双面人”,既善于钻体质的空子,精于达到目的,同时又要显得单纯。“公平”一再变得暧昧,学生和大学自身似乎都迷失了。

 

 

 

第六章 谁来背负父母的童年梦、卑微感和内疚?

 

 

 

如今,运动和竞赛不再是一种单纯、快乐的游戏,而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尽管培养一个“小运动员”需要大量投入,还要面临运动伤害的危险,但这毕竟能够为入学简历上增添一笔。父母、企业家和商人带着各自的目的联合开发了市场,全社会陷入了运动狂热。我们不断培养出训练有素的专才,狭隘的优秀变得比责任和乐趣更加重要。

 

 

 

第七章 这个世界的名字叫不平等

 

 

 

即使在学校里,你仍然能感受到不平等的阴霾,穷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有天赋的孩子和资质平平的孩子,成功的孩子和平庸的孩子……这是我们文化的不完善之处,它助长成规式的看法,鼓励弱者更加屈从于环境。其实,你根本不需要任何来自他人的嘉许,也不必玩别人制定规则的游戏。

 

 

 

 

 

第八章 我的孩子是中等生

 

 

 

在我们的体制中,大部分人赞赏的一些品质,如友善、慷慨、豁达、诚实,往往与失败相伴;我们厌恶的那些人格特质,比如刻薄、贪婪、自私自利,往往是成功的符号。而且人们赞赏*种品质,却更爱第二种带来的结果。

 

 

 

第九章 “自私的无私”与“自负的谦卑”

 

 

 

社交媒体、大学的定位以及整个社会风气都在鼓励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除了寻求和利用个人荣誉之外,他们很快意识到“合群”的必要性。青少年在学校里林立的团体中寻求归属感,同时以此经历丰富自己的简历。然而整个社会都在鼓励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既不了解现实,又不能承受挫败。

 

 

 

第十章 人生无法重来

 

 

 

总有一天,我们将不会再看到太阳,肉体化为尘埃,一切都会终结。尽管没人愿意去想这让人不寒而栗的现实。死亡的真正悲剧是我们对它的否认,好好活着是我们反击死亡的*好方式,活着的每一刻都应该拥有美好和意义。让孩子们摆脱期盼、摆脱压迫、摆脱嫉妒、摆脱恐惧,放纵激情和想象力,过一种完满、幸福的人生吧,不要迷失在追逐结果中。

 

 

 

谢词

 

后记

 




内容摘要

为什么如今被精心保护、引导、教育、培养,并享受大量优质资源的孩子,变得更加平庸,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教育是否越来越商业化和功利主义?

 

今天的孩子不断地被所谓成功的概念鼓舞着,丧失了生活的激情。他们被“要做上等人”的沉重的压力压迫着,这让他们不能失败,不能冒险,也不能从挫折中获得同理心和自信心。

 

同时,尽管人们表面上赞同“人人平等”,但却狂热地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特的”,“普通”就如同“劣等”。

 

 

 

小戴维·麦卡洛,美国著名作家戴维·麦卡洛之子,名校韦尔斯利中学教师,曾因发表美国有史以来超棒的毕业演讲《你并不特别》受到国际关注,演讲视频火爆YouTube、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网络,引起疯狂转发,感动数百万人。

 

作者从20多年在美国名校执教的经验出发,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振聋发聩的观点。他在书中旁征博引,富于思辨,提供了一个*以往高度的视角,反思当今的学校教育体制、家庭教育理念和整个社会在教育下一代问题上的价值取向。

 

 

 

 小戴维·麦卡洛指出了当下家庭与学校教育的误区,深刻揭示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弊端,表达他对教育理念与当代大众文化的忧虑。在赴海外求学热的当下,本书提供了一个更为理性与冷静的视角,具有非常的意义。同时也为当下盲目跟风、疯狂投入教育的家长敲响了一记警钟。在关注教育问题之外,本书更深切的意义在于对整个社会如何运转的关照。

 




精彩内容
 可怜的父母一个人如果小时候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长大了也很难出人头地。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也许,我们最好能有两次生命:一次用来学习,另一次用来生活。正确地生活。这种想法并不新鲜。
在最初的摸索中跌倒,踉跄而行,跟着感觉走,探索,尝试,犯错,遭受伤痛和羞辱,观察,评估,做笔记,计算,筹划。然后,在第二种人生中回来,迈着
自信的步伐欣赏风景,在温暖含笑的太阳的金色光芒里享受每一个成功。
但是,当然了,人生并非如此。你,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却只能活一回。你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生活。环境、风景和你一直在变化,有时候很快,甚至快得令人不安。然后,通常是在某一天,出于你无法控制的原因,人生戛然而止。
这正是父母们烦恼的原因。
对父母们(我就是其中之一)而言,他们通常深爱他们的孩子。经验是他们的财富,他们学着如何给予与付出。孩子是现实给予他们的第二次机会,唯一的一次。孩子是父母们做出调整,纠正错误,运用他们积累的智慧(有时是付出了巨大代价才获得的)活得更好的一次机会。无论怎样顽固、落伍、糊涂,几乎所
有的父母都明白这一点。在我们看来,我们的孩子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往往不太对头。父母们总是觉得自己是最了解情况的。虽然就我们的感觉而言,你们的到来好像才只有几个星期,但毕竟迫使我们进入了无法否认、不可逆转的成年阶段,而树立权威被证明是必要的,也是具有补偿性的。你们也许不太了解,为人父母是一种重大的,有时让人焦躁,常常使人困扰的责任。顺便说一句,我们走过的桥比你们走过的路都长。我们一再对你们唠叨这一点。好吧,至少唠叨了973次。
于是,我们极其慎重地教育你们,宠爱你们,望子成龙。我们自认为这么做非常合理。我们鼓励你们,也要求你们。当遭到你们抵制时,我们就拿出家长的架子。我们时刻监督着你们,干涉你们的生活,对你们喋喋不休(这是因为我们爱你们)。我们一有机会就会不厌其烦地告诉你们,我们小时候怎样怎样,经历了怎样的风浪,忍受过怎样的艰难困苦,怎样通过勇气和诡计赢得胜利。我们会告诉你们,我们为了应付考试如何卓有成效地学习到深夜,如何在杂货店像英雄一样操作收银机,如何锄芥菜菜地,如何擦洗厨房地板,如何为了还借来的一毛钱在大雪里蹒跚而行……我们会告诉你们,我们怎样拖着长长的电话线,到尽可能不被家长听到的角落讲电话。那时的电话是一种转盘拨号电话,黑颜色的,固定在厨房的墙上。
当然了,你们见过我们在往昔峥嵘岁月里拍的照片。
那些照片会让你们觉得我们很可笑,如果不是完全摧毁了,至少也是削弱了我们的智慧对你们的影响力。
光是那时的发型就足以达到这个效果。那时候我们看到对方的样子怎么就从没觉得可笑呢?尽管如此,我们仍在不停地絮絮叨叨,我们对方向的信心早在几英里、几十年之前就已经确定了。
当然了,我们讲得更多的、更起劲的,是“我当时要是有现在的见识就好了”,而这些教训都是用肿起来的鼻子的疼痛、破了皮的膝盖的刺痛换来的。于是,父母们就会为孩子们指出一大堆机会。要不是经常被父母的鞋尖碰或踢一下,那些家境优越的孩子就会错过那些机会。父母们已经懂得,成功比失败好。
有时候,父母们是经历了苦痛才懂得这一点的。如果他们拥有可以帮助孩子的资源,干吗不加以利用呢?
很多人的短期期望是,给某地一所常春藤学校的招生
人员留下深刻印象。此外,这还涉及一点儿没有明言
的补偿心理。就是说,我已经做了这些,思考了牺牲了这些,因此你可以得到那些,以及那些,还有那些。因此,孩子,出发吧,全力投入吧。
在这里,更宏大的文化现象也起了作用。举个例子,‘受过教育的人结婚和养育孩子的时间越来越晚,常常等到30多岁或者近40岁。有些人会等到生育的丧钟敲响。他们常常给别人和自己解释说,在成家、
养育孩子之前,要先“准备好”。他们这么说并不仅仅意味着获得一定的经济实力,还意味着他们其实想慢慢进入为人父母的思想状态,他们觉得这是他们在20多岁时“应该做的事”。等到他们玩够了,厌倦了,事业步入正轨了,再考虑孩子的事。我觉得,有些人就是在等,等自己觉得完全成熟。他们觉得,到了某个时间点,筑巢的本能就会跳出来,他们就会想拥有小货车,拉布拉多德利犬,想住在郊区,想生个小孩儿。于是,他们等待。他们开始觉得,避免承担义务是聪明的策略。等他们的孩子十几岁了,很多曾身处潮人圈的父母早已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具有可以加以利用的丰富经验、关系和资源。这时候,把他们的经验、关系和资源用来帮助孩子飞黄腾达,岂不是最好、最自然的投资吗?P17-1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