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相
正版二手书,欢迎选购
¥
9.81
4.9折
¥
19.9
八品
仅1件
作者《图说天下·探索发现系列》编委会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08711
出版时间2012-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9.9元
货号1612339167718133762
上书时间2024-11-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图说天下·探索发现系列》编委会编著的《历史真相》是“图说天下·探索发现系列”之一。
历史总有戏说演义的成分。诸葛亮并非决胜千里的军事奇才,项羽火烧阿房宫实为千古冤案,风流倜傥的唐伯虎过了大半生悲苦潦倒的日子,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美丽邂逅竟是一个骗局。
历史总有鲜为人知的角落。唐代公主愁嫁,南宋农民生子不举,种种奇闻是出于什么原因?清宫“选秀”不看美貌,科举舞弊五花八门,这些逸事又是怎样的情形……历史总有疑云迷雾的遮蔽。雍正帝是不是矫诏篡位?李白之死是不是“水中捞月”?李清照晚年究竟有没有再嫁?历史上的“傻皇帝”、“和尚皇帝”又有怎样的生平和结局?
而你,却偏要一窥那历史的面容,偏要看得清些、再清些……
目录
第一章 解码“戏说”背后
一个流传千古的冤案
——项羽火烧阿房官
古今第一儒将
——千古风流话周郎
理民为长奇谋为短
——隐去“神话”光环的诸葛亮
名相还是神探
——狄仁杰传奇
脸不黑的包青天
——包拯其人
被误读的忠臣良将
——潘美
从射雕大侠到平民义士
——亦虚亦实说郭靖
风流倜傥的背后
——悲情才子唐伯虎
俊逸才子大贪官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和坤
英雄莫问出处
——“海霹雳”施琅
从清正刚直到圆滑世故
——真实的“刘罗锅”
第二章 拨开重重迷雾
喋血长乐宫
——揭秘韩信之死
李广难封
——一代名将的悲剧人生
忠正之臣还是野心家
——冷眼看霍光
长忆惊鸿照影时
——追寻洛水女神
水中捞月
——李白的艺术化死亡
皇帝女儿也“愁嫁”
——唐代公主难嫁之谜
南宋末年的民间怪现象
——生子不举
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的晚年生活
“莫须有”的深意
——岳飞死因探秘
康熙帝遗诏
——解开雍正帝即位谜团
《投名状》背后的历史疑云
——被迷雾笼罩的“刺马案”
第三章 开启绝密档案
从商人到相国
——成功转型的吕不韦
将军百战声名裂
——泣血悲李陵
汉武帝晚年的悔与痛
——巫蛊之祸
清流士子的噩梦
——党锢之祸
被饿死的“和尚皇帝”
——南朝梁武帝
北魏王朝的残酷祖制
——子贵母死
风华绝代的“巾帼女官”
——上官婉儿的苦乐人生
精心谋划的血腥屠杀
——胡蓝之狱
缇骑四出血四溅
——厂卫特务机构的带血档案
与美貌无关
——独特的清官“选秀”制度
“十常四勿”长寿经
——乾隆帝的养生之道
道高一丈魔高一尺
——科举舞弊与反舞弊面面观
第四章 洞悉历史深处
兵家奇才商家始祖
——范蠡传奇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那些慷慨悲歌的刺客
琴挑卓文君
——司马相如的爱情骗局
龙椅上的“傻”帝王
——晋惠帝司马衷
叱咤五胡的骁勇斗士
——“武悼天王”冉闵
一代诤臣身后事
——唐太宗推倒魏征碑
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郭子仪的为臣之道
万千宠爱在一身
——翻云覆雨的万贵妃
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
——无奈的崇祯帝
乱世红颜
——有争议的陈圆圆
文字带来的血光之灾
——直面清代文字狱
……
内容摘要
远去了古道西风,暗淡了旧时宫闱;明月清辉,往事越千年,带不走春秋功业,湮不灭风云际会。
逝者如斯,流年似水。推开历史的门窗,涌入的是一个个朝代的繁华与兴替,一段段故事的跌宕与传奇,一个个人物的命运与悲喜。凭栏颙望,每一段历史都是一段真实而精彩的过往,凝聚了几番江山风雨,汇集了多少苦乐人生。探寻历史的真实,走近那一个个动人心魄的画面,触摸那一张张鲜活生动的面庞。他们有的可歌可泣,令人慷慨澎湃;有的可亲可敬,令人如沐春风;有的可惊可叹,令人拍案称奇;有的可悲可怜,令人唏嘘怅然。千百年间,千百万人的际遇,交响成一曲壮丽无比的历史长歌,荡气回肠,汹涌不息。
主编推荐
适读人群 :7-10岁
在无边的黑暗里,众多的未解和神秘静静地守候,等待那支探索火炬的亮起。幽暗的地宫、离奇的谜案、远去的传奇、隐藏的真相……那些沉睡在未知世界里的人和事在渐行渐近的好奇下,缓慢开启岁月的封印,褪去寂寞的外衣,展示出一幕幕尘封已久的画面。
探索发现系列,宛如一个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万花筒。真实再现了大千世界的神奇瞬间,精彩诠释了人类文明的隐秘片断。神秘的、奇幻的、悬疑的……令人目眩神迷,欲罢不能。娓娓道来的传奇故事,弥足珍贵的彩色图片,打造出一席华美的文化盛宴。
精彩内容
“六出祁山”的功与过诸葛亮真正在军事上有所作为,是在他指挥对魏国北伐的战役中。这是检验诸葛亮军事能力最重要的史实,也是古往今来争议最多的焦点。
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丞相诸葛亮辅政,掌握了朝中一切大权。为了实现先主恢复汉室的宏愿,诸葛亮亲自率兵数次北伐,与魏国交锋。在《三国演义》中,这一段历史被称作“六出祁山”。但实际上诸葛亮率蜀军多次北伐魏军,路经“祁山”出兵的只有两次。
诸葛亮率军首次北伐是蜀汉建兴六年(228)。他命令赵云、邓芝等人从斜谷道(渭水支流的河谷)出兵吸引魏军,自己则率大军向祁山方向进攻。这一计策果然奏效,魏国的主力部队被调离后,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今属甘肃)见诸葛亮的大军压境,纷纷投降。一时关中大震,魏国上下惊恐,魏明帝曹睿连忙派名将张颌前往抵抗。诸葛亮派马谡督军在前,与张颌在街亭交战。只知道“纸上谈兵”的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指示,指挥不当,被张颌打得大败,大好的战局尽失。诸葛亮无奈之下,“挥泪斩马谡”,收兵回师,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
同年冬天,诸葛亮出兵散关(秦岭北麓),第二次兴兵北伐。蜀军包围了陈仓(今陕西宝鸡),魏国大将军曹真率军来救。蜀军粮草用尽撤兵,却被魏国将领王双追击。诸葛亮率军一战,击退敌军,斩杀了王双。此后不久,诸葛亮派将领陈式出兵攻打武都、阴平二郡,魏国将领郭淮救援。诸葛亮闻讯出兵支援陈式,打退郭淮,攻下二郡。
蜀汉建兴九年(231),诸葛亮再次兴兵北进,兵出祁山,遭遇魏军统
帅司马懿的迎击。魏军知道蜀军粮草不多,于是坚守不战。蜀军用“木牛流
马”运粮,无奈还是粮草不济,最终退兵。退兵途中,诸葛亮设计射杀了魏国名将张颌。
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最后一次率兵北伐。蜀军十万出斜谷,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魏国司马懿筑营阻拦,诸葛亮也分兵屯田,做长期对峙的打算。双方相持了百余天,到了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不久与世长辞。
诸葛亮数次北伐大都无功而返,因此惹来后世很多争议。有人据此认为诸葛亮不善于用兵,一味地穷兵黩武,由此造成了蜀国国力的严重消耗,间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认为诸葛亮不擅长军事,作战过于保守,因此对诸葛亮的评价是“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客观来看,诸葛亮用兵偏重稳妥,习惯步步为营,而不善于出奇兵。史书记载,蜀汉大将魏延跟随诸葛亮北伐,多次向诸葛亮请战,愿仿照汉初韩信的故事,带一支人马作为奇兵。然而诸葛亮为慎重起见,始终没有采纳。
过于求稳使得本已处于弱势的蜀汉局势很难有惊人的逆转,但也不能因此一
概否定诸葛亮的军事能力。纵观几次北伐,诸葛亮用兵虽未获得实质上的胜利,但也没遭到什么重大损失,这对于保存蜀国仅有的实力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从几次与魏国交手的细节来看,诸葛亮总能用计巧取一些优势,或斩杀
对方大将,或夺取一两个城池。因此,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综合评价应为“合格”,但绝没有千古流传的那么“神乎其神”。
两朝开济老臣心隐去了诸葛亮“军事奇才”的光环,是什么让他流芳百世呢?
首先是诸葛亮鞠躬尽瘁、不负托孤重任的千古道义。刘备死前将少主刘禅托付诸葛亮,并对他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定国家,成就大事。我的儿子如果值得辅佐,就辅佐他;如果不值得,你可以取而代之。”深受托孤大任的诸葛亮并没有辜负刘备的一番希望,他兢兢业业,事必躬亲,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支撑着蜀汉政权。为了实现先主的遗愿,他不辞辛劳,数度亲征,最终积劳成疾,死在北伐的战场上。最值得称道的是,在执政的十几年中,诸葛亮虽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但从未像历代很多权臣一样产生僭越之心,即使后主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他依然心无旁骛,一片公心。诸葛亮死后,家中只有15顷薄田和几百棵桑树留给后代。他完美地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真谛,无愧为千秋楷模。
其次,诸葛亮在治国理政方面的能力无疑是非常出色的。他起初在荆州负责征收赋税和调运粮草,不仅把事情办得井井有条,而且积累下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入蜀后,诸葛亮统筹内政方面的事务,鼓励耕织,兴修水利,促进了农商发展。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原本落后的西蜀地区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在用人方面,诸葛亮大力提拔忠良之士。蒋琬、费祎、郭攸之、董允、
向宠等一大批蜀汉中后期的栋梁之才都是经由诸葛亮推荐或提拔的,这为蜀
汉政权的维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诸葛亮科教严明、赏罚必信,不仅能破格提拔有功之臣,对于违法的官员,哪怕是深受器重的马谡,也能挥泪而斩。因此,当时的蜀汉朝廷政治清明,官吏们人人怀着自励之心,奸恶之人几乎无处藏身。社会上更是道不拾遗、强不凌弱,风气一片肃然,百姓安居乐业。
最后,在治理少数民族事务上,诸葛亮也是政绩赫然。西南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割据一方,屡有侵袭蜀汉边民的事情发生。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率大军南征,于当年秋天平定了西南地区。《三国演义》中将这一段历史演绎为“七擒孟获”。虽然真实的历史并没有那么传奇,但在平定之后,诸葛亮确实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政策,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使当地百姓深得实益。直到今天,西南的百姓都对诸葛亮怀着深深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P17-1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