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全新 探险途上的情书(中国地理) 徐仁修 光明日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全新 探险途上的情书(中国地理) 徐仁修 光明日报

28.39 7.1折 39.8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仁修

出版社光明日报

ISBN9787511240231

出版时间2013-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2556108

上书时间2024-10-28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徐仁修编著的《探险途上的情书(中国国家地理)》是一本行旅之书:记录探险途中有趣的见闻点滴、珍稀的鸟兽虫鱼、瑰丽的天边奇景;一本寻找之书:寻找另一个国度和生态环境中的神秘,寻找第一次亲眼看见的兴奋;一本探险之书:有欢笑,有疲惫;有领悟,有无奈;有惊心动魄,有凯旋欢欣!
一本情书:一位将身心献给荒野数几十载的自然生态观察家,在感叹生命的丰富与大自然的奥妙时,他将所见的一切用写情书的方式与心爱的你们分享,纸页间动情的文字与精妙的照片展现亚马孙河的热带雨林风光,以及他对大自然的真挚情感。

作者简介
徐仁修,台湾著名生态探险家、作家、摄影家和音乐家。1946年生于新竹,在美丽的芎林乡村度过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童年生活,15岁开始野外游历。大学毕业后,从事过八年农业专家的工作。此后,他抛弃世俗名利,深入台湾地区的高山深谷探险,并走向岛外探险旅行,足迹遍及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老挝金三角地区,尼加拉瓜,美国西部国家公园,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巴西亚马逊河,非洲和中国大陆。徐仁修的作品文笔优美,富含对人文与土地的思考,配以摄影和真实的蛮荒经历,畅销台湾及海外华人群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次获得各类大奖,如,台湾出版界最高奖——吴三连文学奖、金鼎奖(摄影金鼎奖、金鼎好书推荐)、吴鲁芹散文奖、《联合报》每周新书金榜、《联合报》小说奖等。 

内容摘要
 徐仁修编著的《探险途上的情书(中国国家地理)》为荒野探险家徐仁修最新的冒险经历。作者一改平日的写作风格,以书信体裁,一封封写给读者,介绍亚马孙河风光之余,常常流露真性情,与读者对话起来,读来引人共鸣。全书共有二十封,也可以视为二十篇短篇故事,它们有丛林冒险的刺激惊悚,也洋溢着探勘未知的趣味欣喜。一开始从河港出发、溯河历险鬼域、夜间深入丛林……这些都不是一般电视报刊常见的地点,足见作者之视野宽广。无论把它们当成是一封封情书或是一篇篇精彩故事,都能享受阅读的新鲜趣味感,并扩展了大自然知识的深度。
《探险途上的情书(中国国家地理)》是一本畅销的旅游书籍。

精彩内容
 此刻,我坐在大船的餐桌上写信给你。我刚淋过浴,把昨夜热带雨林加在我身上的热与寒冲走,觉得浑身舒爽。人的感觉总是相对的,若非昨夜的辗转反侧,就不会有现在的舒畅。此时早上十点半,温度30℃。对许多人,尤其是在冷气房中的人来说,是不舒服的。人生中大部分的感觉多是相对性与比较性,这就是大师们面对所有的感觉可以甘之如饴的原因,而各种感觉都可以丰富人生的经历,对人生有益。但我对左手中指的疼痛却仍难释然,左中指现在肿得像香蕉一样粗,这是热带雨林探险的代价之一,安琪儿,让我慢慢告诉你昨夜的经历……昨日下午两点整,我们一行十人背着宿营装备离开大船,在安东纽先生的引领下进入森林,此处的森林是几十年前热带雨林被伐之后长出的次生林。热带雨林下的地表土层非常浅薄贫瘠,原始林一旦被伐,再生的次生林就长得缓慢且稀疏。我们进入的次生林,树高不过五六米,树隙大,强烈的阳光火热地加温,林中又纹风不动,热得像烤箱一般。气温是38℃,众人皆汗如雨下,大伙纷纷卸去上衣,打着赤膊,一
路纵队前进。亲爱的安琪儿,如果你看见这一列队伍,一定会以为是遇见了百年前的贵族探险队,他们有的背水,有的扛食物,有的驮着吊床……就是为了伺候我和段世同两个人啊!
离河渐远,动物的足迹渐多,马寇士与安东纽不断指出鹿、野猪、巴西貘以及美洲豹留下的踪迹。其中一处血迹斑斑、兽毛散置一地,马寇士判断是今天清晨美洲豹在这里吃掉了一只赤麂,赤麂类似台湾山羌,是小型鹿科动物。
林中野生动物虽然下少,但我们完全无法看见它们,大部分野兽在我们踏入森林那一刻就已逃之天天。亚马孙河地区猎人很多,野生动物非常畏惧人类,即使最常见的猿猴也难以目睹。亲爱的安琪儿呀,你知道吗?竟然还有许多猎人连猴子也照样射杀来吃!
野兽不多,昆虫倒是有一些,而且都是蛮奇特的,例如怪模怪样的毛虫、雌雄外观差异极大的蝴蝶,最多的是大蚁窝及大蜂窝……在炽热的疏林里穿行,近似在酷热的沙漠行进,段世同说他打橄榄球也没流过这么多汗。花了一个半小时穿过次生林进入原始雨林,阳光被浓密的树冠层
挡住,使得雨林倏然幽暗如晨昏,气温虽然略为降低,但闷热依然,只是少了强光直接的炙晒。我们又走了一个小时,马寇士总算找到适合扎营的地方。
众人放下行李,拔出长刀,不过十几分钟,地表的藤蔓、野草、灌木就被清理一空,不久吊床也在树干间张挂起来。扎营完成时是下午五点半,接着,营火升起,厨师开始准备晚餐。这时才发现他们竟然把我和段世同的食物遗忘了,更惨的是我的换洗衣物也
被留在船上。我心想只不过是一晚,忍一忍就过了。
安琪儿,我后来发现,还真难忍啊!我们为了不让摄影及录音器材离身,不得不把次要的东西交给随行人员,结果竟然摆了这个乌龙。
天黑后,我背起夜间摄影器材朝雨林更深处去,林中依然闷热如El间,在散热与防蚊防虫之间反复就是我们“天人交战”的实情,幸好林中稀奇古怪的夜间动物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螽斯、叶斯模拟着枯叶或绿叶,模样可怕的蛛蝎在树干上横行。最惊人的是,我发现一种很大的萤火虫,它有一盏火红的萤火,不熄地在林中快速飞行,好像火流星一般。我在同行队友的协力下捕获一只。细看之下,它竟然不是萤火虫而是叩头虫,这一寸长的鞘翅目昆虫竟然进化出这样的发光能力,实在不可思议。更令我吃惊的是,它身上共有三处可发出光来,胸背后端两侧各有一个小圆点,可以发出带绿色的荧光,胸部的第一节则发出较大的火红色光。所以当它在林中稍高处快速飞行时,就像前几年在合欢山出现的火流星一般。这荧光叩头虫是目前所知发光最亮的昆虫。
大自然真是无奇不有。亲爱的安琪儿呀,我每多进一次热带雨林,就对大自然对生命多一分敬畏与赞叹啊!
不久,我在一棵比我略高的灌木上发现一只斑节
树蛙。它爬树枝的方式非常像猕猴。四肢交互上爬像走路那样,只是速度快得像跑步。它的模样相当可爱,但我始终觉得它与我们一般所见的树蛙有点不同,我注视它良久,就是无法说出哪里不同,于是慢慢地剔除那些相同的部分,最后发现它的眼睛有些怪,亲爱的安琪儿,我还是无法指出它的眼睛为什么让我觉得怪。
注视着它的眼睛,我突然觉得它的眼睛比较像蛇而不像蛙,我终于发现是瞳孔的问题。当它瞳孔眯起时,不像一般的蛙那样呈水平状,而是像蛇的瞳孔那样呈垂直状,好笑吧!安琪儿,就这么“一线之差”让我觉得它——怪怪的!
就在我发现树蛙的地方附近另一棵灌木上,我看见一束绳索成圈地绕在枝叶上,我起初以为是水手遗落的绳子。但多年的自然观察经验又让我直觉“它”可能是蛇,等我手电简的光聚焦到它身上时,我终于看见它的头,一条如假包换的藤蛇——细长如藤。
大概是强光惊扰到它,它开始慢慢移动,但它实在是太长了,头已移到另一条枝子上。下半截仍然盘在原处。它的身子比我的尾指还细,但身长却超过两米,又是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生物。
亲爱的安琪儿,你一定会问:“它为什么需要这样长的身体?”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会长成它们独特的造型,基本上都是为了生存。以藤蛇为例,它以小鸟、蜥蜴为主食,这些动物夜间常栖宿在细枝的尾端,如果有天敌前来捕食,一定会触动枝条,它们可以立刻逃走。但藤蛇身子细长,可以从另一枝条或邻树探身过去捕食
而不惊动猎物。
晚上十点半,结束夜间拍照回到营地,全身汗水湿透,除了随行的两位猎人,余众早已鼾声四起。我除了往肚里灌水外,食欲全无,也无水可浴,无衣可更,身上仅着的一件又汗湿如洗,只好脱下挂在树枝上晾着,就这样光着上身跨上吊床。热带雨林的气温现在已降到令人舒服的温度,夜鹗与鸣虫合奏着催人入睡的旋律,我也在疲惫中睡去……半夜因梦见自己掉入冰冷的河中而惊醒,亲爱的安琪儿,我发现自己真的是被冷醒的:雨林的气温已降至21℃,加上湿气重,又无衣可穿,无毯可盖。不只我一个人觉得冷,除了三个大胖外,其他人全都冷得缩成一团,把吊床的两边往内卷,变成一条避债蛾毛虫。
除了冷,我还觉得饿,饥寒交迫让我很难再入睡,蓝喉鸣冠雉悠远如法国号的啼声让这里的雨林充满独特的气氛。我小心翼翼地坐起,用手电筒照射吊床附近的地面,蛇、蝎子喜欢出现在林中清除灌木后的地表。果然,我发现了两只雨林蝎。我避开它们,翻身落地,再仔细清理登山鞋内部,免得有生物躲在里头。
我接好录音机,开始收录蓝喉鸣冠雉的鸣声。但在灵敏的麦克风里,我听见几个大胖的鼾声如潮如雷,只好放弃,再回到吊床上当避债蛾。
清晨五点,我再度醒来,林中依然幽暗如夜,而冷凉更甚,晨鸟纷鸣如市集,我把闷缩成蛹的段世同唤醒,也叫起一位猎人,一道离营去拍照、录音。
途中遇见一个很大的胡蜂蜂巢,巢内发出嗡嗡沙沙的怪响。我把麦克风靠近巢去录音,结果。麦克风刚装妥,一只守卫蜂突然冲过来,在我中指根部蜇了一针,霎时让我痛彻心腑,转身逃开。虽然我用尿液来中和,但这是一种含有费洛蒙的蜂毒,尿液全然无效。亲爱的安琪儿呀,我就这样看着自己的中指变成全世界长得最快的香蕉,更惨的是,我还得冒着再被蜇的危险去把麦克风收回来。
随着太阳升高,温度也逐渐回升,当我们来到次生林的疏林,涔涔汗水一下子就把体内一夜累积的湿冷全逼出体外。一对对颜色鲜艳的蝴蝶倒吊在阳光照到的叶尖或树干上交尾。昨天它们还是单身的时候,是非常敏感而难以靠近拍照的,但现在成双成对,一
方面行动不便,一方面色胆包天,所以我可以从各角度去拍它们。
当段世同发现另外有几对蚱蜢也在交尾时,一脸疑惑地说:“热带雨林的昆虫一定要用交尾来表现热情吗?”他忘了此时正是亚马孙河百花欲放的早春啊!
在疏林中,猎人发现了几棵当地人称为“米粒”的树木。它的果实转紫色时吃起来有如枣子,虽然很小,但味道甚佳。我坐在树下品尝这野味,这是昨日午餐以后的第一次进食,它的滋味却让我越吃越饿……P44-51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