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效研究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
5.93
2.4折
¥
25
全新
库存85件
作者杜灵来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71578
出版时间2008-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5元
货号4276657
上书时间2024-10-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导言 选题的缘起以及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一 提高道德建设实效性:我国道德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当前国内关于道德建设实效性问题研究的综述
三 道德建设实效性问题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一)道德建设实效性问题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所采取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绪论
一 道德能否建设
(一)道德的内容与存在形式决定着道德的可建设性
(二)道德的实践精神本质决定着道德的可建设性
二 何谓道德建设
(一)道德建设的科学内涵
(二)道德建设的基本要素
三 道德怎样建设
(一)从“实然”到“应然”,从“应当”到“正当”
(二)继承?创新?发展
四 何谓道德建设的实效性
(一)何谓实效性?
(二)道德建设实效性的体现
第二章 衡量道德建设实效性的两个维度
一 社会维度:人际关系的和谐状态与社会的文明程度
(一)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风气的美善
(二)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文明程度
二 个体维度:社会成员道德信仰的普遍确立
(一)社会成员道德知、行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社会成员对道德信仰的自觉追求
第三章 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分析及其低效原因探究
一 对我国道德建设现状的考察
(一)争论与求证:“滑坡”还是“爬坡”?
(二)困境与原因:“工具”还是“目的”?
(三)现实与未来:“适应”还是“超越”?
二 对我国道德建设现实效果的评价
(一)“投入”与“产出”的严重失衡
(二)对社会行为的解说乏力,对精神世界的导引滞后
三 对我国道德建设低效原因的探究
(一)在道德建设目标设定上缺乏梯次性
(二)在道德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政治化、形式化倾向
第四章 提高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 物质基础原则
(一)道德与利益关系辩证
(二)物质生活对道德建设实效的制约
二 实践至上原则
(一)行胜于言:道德建设实效性的本真
(二)知行统一:全面而深入的道德实践
三 教育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
(二)“自我”与“忘我”的和谐统
四 制度正义原则
(一)制度正义是道德建设走向实效的首要前提
(二)制度优化是道德建设走向实效的切实保障
第五章 提高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的主要对策
一 发展经济:夯实道德建设的物质基础
(一)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
(二)道德“资本”与道德“人本”
二 革新教育:焕发道德主体的德行自觉
(一)建构“主体一发展性”德育
(二)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
(三)突出道德体验的核心地位
三 强化实践:完善道德建设的全员参与机制
(一)有效开展全民道德实践活动
(二)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的道德建设
四 完善规范: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一)加强伦理制度建设
(二)实现“德”、“法”之间的有机衔接
(三)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五 突出重点:加强核心群体的道德建设
(一)加强官员道德建设
(二)加强公务员道德建设
(三)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
六 优化风习:传承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
(一)风习与道德建设
(二)让教化回归公民的现实生活
(三)弘扬“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
七 舆论引导:营造道德建设的人文环境
(一)“道德场”与道德建设
(二)为道德建设营造积极的人文环境
八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一)非政府组织与道德建设的关系
(二)培育公民的伦理精神,提高公民的道德自治水平
(三)有效整合道德资源,促进社会道德进步
第六章 提高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的着力点
一 提高家庭道德建设的实效性
(一)实现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型
(二)实现“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的有机结合
二 提高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效性
(一)努力培养敬业精神,提高职业道德水准
(二)将职业道德操守引入绩效考察机制
三 提高社会公德建设的实效性
(一)培育科学的公德精神
(二)健全公共生活领域内的道德赏罚机制
第七章 对国外道德建设经验的借鉴
一 行动哲学:新加坡道德建设取得实效的科学指南
(一)弘扬传统、兼容并蓄的道德文化
(二)制度先行、人格感召的道德实践
二 企业集团主义:日本道德建设的推进器
(一)对儒家思想的自我建构
(二)实现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契合
三 自由与公正:美国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
(一)对人权的充分尊重与保障
(二)对社会正义的维护与追求
参考文献
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