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孙春青,女,河北新河人,文学博士,唐山师范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出版《明代唐诗学》等多部著作,发表论文20余篇。, 张素凤,1966年出生,河北唐山人,博士,教授。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四部:《古汉字结构变化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汉字结构演变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一本书读懂汉字》(中华书局,2012年)、《汉字趣味图典》(中华书局,2016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汉字结构演变史”,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通用规范汉字表〉8105字形音义源流研究》(14ZDB099)子课题“《字表》8105字古文字阶段形音义源流研究”主持人,主持的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汉字结构演变史”获河北省社科基金优秀成果“一等奖”。2015年被评为“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燕赵文化英才工程”人才。
目录
伴、傍
说字… ………………………………………………
解诗… ………………………………………………
杜 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李 白 月下独酌 ………………………………………
晏 殊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
柳宗元 渔翁 …………………………………………
比、争
说字… ………………………………………………
解诗… ………………………………………………
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苏 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
陆 游 卜算子·咏梅 ………………………………
裁、剪
说字… ………………………………………………
解诗… ………………………………………………
贺知章 咏柳 …………………………………………
白居易 题李次云窗竹 ………………………………
唐 寅 画鸡 …………………………………………
李商隐 夜雨寄北 ……………………………………
李 煜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
翻、卷
说字… ………………………………………………
解诗… ………………………………………………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王 磐 朝天子·咏喇叭 ……………………………
杜 牧 题乌江亭 ……………………………………
浮、飘
说字… ………………………………………………
解诗… ………………………………………………
骆宾王 咏鹅 …………………………………………
杜 甫 登岳阳楼 ……………………………………
王安石 登飞来峰 ……………………………………
文天祥 过零丁洋 ……………………………………
李清照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杜 甫 旅夜书怀 ……………………………………
解、散
说字… ………………………………………………
解诗… ………………………………………………
李 峤 风 ……………………………………………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
岑 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查慎行 舟夜书所见 …………………………………
李 白 春夜洛城闻笛 ………………………………
苏 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尽、灭
说字… ………………………………………………
解诗… ………………………………………………
李 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 白 独坐敬亭山 …………………………………
王之涣 登鹳雀楼 ……………………………………
王 维 送元二使安西 ………………………………
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
苏 轼 赠刘景文 ……………………………………
李商隐 无题 …………………………………………
李清照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
苏 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
林 杰 乞巧 …………………………………………
温庭筠 望江南(梳洗罢) ………………………
曾 几 三衢道中 ……………………………………
柳宗元 江雪 …………………………………………
惊、恐
说字… ………………………………………………
解诗… ………………………………………………
王 维 画 ……………………………………………
杜 甫 春望 …………………………………………
王 维 鸟鸣涧 ………………………………………
李清照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李 白 夜宿山寺 ……………………………………
汉乐府 长歌行 ………………………………………
绝、断
说字… ………………………………………………
解诗… ……………………………………………
李 白 蜀道难 ……………………………………
曹 操 短歌行 ………………………………………
韩 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
开、发
说字… ……………………………………………
解诗… ……………………………………………
叶绍翁 游园不值 ……………………………………
李 白 望天门山 ……………………………………
朱 熹 观书有感 ……………………………………
白居易 池上 …………………………………………
李 贺 雁门太守行 …………………………………
李 白 早发白帝城 …………………………………
苏 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
临、登
说字… ……………………………………………
解诗… ……………………………………………
曹 操 观沧海 ………………………………………
杜 甫 登楼 …………………………………………
张 籍 秋思 …………………………………………
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
落、坠
说字… ……………………………………………
解诗… ……………………………………………
杜 甫 江南逢李龟年 ………………………………
龚自珍 己亥杂诗 ……………………………………
孟浩然 春晓 …………………………………………
李 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曹 丕 燕歌行 ………………………………………
杜 甫 登高 …………………………………………
温庭筠 商山早行 ……………………………………
张仁宝 题芭蕉叶上 …………………………………
骑、乘
说字… ……………………………………………
解诗… ……………………………………………
袁 枚 所见 ………………………………………
李 白 长干行(节选) …………………………
杨 炯 从军行 ………………………………………
卢 纶 塞下曲 ………………………………………
李 白 行路难 ………………………………………
崔 颢 黄鹤楼 ………………………………………
曹 操 龟虽寿 ………………………………………
倾、斜
说字… ……………………………………………
解诗… ……………………………………………
杜 甫 羌村三首(其三) ………………………
杜 牧 山行 …………………………………………
刘方平 月夜 …………………………………………
孟浩然 过故人庄 ……………………………………
张志和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
入、收
说字… ……………………………………………
解诗… ……………………………………………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
杨万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
李 白 峨眉山月歌 …………………………………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
王安石 元日 …………………………………………
王 湾 次北固山下 …………………………………
王 维 使至塞上 ……………………………………
韩 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
醉、酣
说字… ……………………………………………
解诗… ……………………………………………
王 翰 凉州词 ………………………………………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林 升 题临安邸 ……………………………………
高 鼎 村居 …………………………………………
李 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关于诗词炼字,历史上有很多流传至今的佳话,如贾岛吟“僧敲月下门”时“推…‘敲”之比较,王安石咏“春风又绿江南岸”时“绿”字之灵活使用,宋祁诵“红杏枝头春意闹”时“闹”字之锤炼,等等。这些字的佳妙之处可以从字义、语法、修辞等角度进行解析。
然而,有些诗词的用字之妙很难从以上几个角度讲明白,以致人们对一些诗句的赏析陷入“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例如,我们在吟诵“孤帆远影碧空尽”时,眼前浮现的是船帆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直至完全消失在碧空尽头的动态过程。然而,根据字典中的解释,“尽”的意思是“完,终”,如果只用字典里“尽”的字义去解释“孤帆远影碧空尽”,则这句诗只能释为“碧空尽头已经没有孤帆远影”,这样一来,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成了一幅静态的空阔景象。显然,以这样的方式解释出来的诗意,与我们原本能够想象出的意象有一定差别。再如,“白日依山尽”这句诗能够让我们想象出太阳慢慢西沉的动态景象,但是如果只按照字典对“尽”的解释来解读这句诗,它所描绘的也成了一种落日余晖的静态画面。可见,仅仅以字典中的字义解读诗歌,有时不能把诗意准确生动地描述出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种问题,而不是仅仅用“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来解释字义与诗意不能吻合的无奈?我们发现了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利用字的隐含义。
字义不仅包括人们容易感知和概括的显性义,也包括潜在的、不易被人们感知的隐含义。显然,对一个汉字而言,其进入字典、辞书的意义是显性义,没有进入字典、辞书的意义是隐含义。诗词炼字的妙处,不仅表现在所用之字的显性义与诗句所要表达的意境的吻合上,还表现在其隐含义与诗句意境的吻合上。因此,赏析诗词时,只关注诗词用字的显性义是不够的,唯有将其隐含义也揭示出来,分析隐含义与诗句语境的契合关系,才能把炼字之妙彻底说清楚。
我们可以从“形”“音”“义”三个角度来挖掘和探寻一个汉字的隐含义,即可以提取隐含在汉字的形体、读音、意义之中的潜在意义特点。例如,“落”字的构意“草木花叶脱落”蕴含着“离开母体”的意义特点,但“离开母体”并未体现于“落”字在字典、辞书中的释义里,属于“落”的隐含义。
诗词赏析中,适当把诗词用字的隐含义融入对诗意的解释中,可使诗词意象展现得具体、生动、具有画面感,有助于读者……
主编推荐
以汉字的隐含义解析中华经典诗词,开辟诗词鉴赏新思路。 23组近义字辨析,介绍46个汉字字源,阐明常见的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以诗词鉴赏中的“炼字”方法赏析诗词,提高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本书从文字学和汉字源流的高度,以“炼字”的方式,探讨了中国古代诗词的用字与汉字结构、汉字文化之间的关系,帮助读者更好地鉴赏中国古诗词,理解诗词字里行间的韵味,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意蕴。书稿介绍了一些常见汉字的字源、字义和文化内涵,并通过赏析含有这些汉字的诗歌,展现了汉字文化与诗词意境的关系。 对于广大中小学生而言,“炼字”是诗歌鉴赏中的一项重要的方法。本书从汉字源流的角度出发,发掘汉字的隐含意义,并将之融入诗词鉴赏中,有利于青少年读者更为深刻地体会诗词的意蕴,掌握“炼字”,从而提高语文学科素养,加强对中国古代汉字文化、诗词文化的理解和兴趣。本书的价值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汉字说诗词,开辟诗词鉴赏的新思路;二是有助于使读者更好理解诗词意象的丰富与生动,激发青少年的语文学习兴趣;三是有助于让读者通过准确理解字词的含义,深刻地理解诗词的思想内涵与诗词之美。
精彩内容
全书以“说字”为起点和线索,以“解诗”为重点和主体,以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将中华文化两大瑰宝“汉字”与“诗词”巧妙结合起来。
全书选取了具有近义关系的46个单独汉字,分为23组,从每一个汉字的字形出发,通过梳理汉字发展演变的脉络,解析造字意图,抽取隐含在汉字字形中的意义特点(即隐含义),比较近义字的不同。然后将汉字中的隐含义融入对相关诗词的赏析中,使诗词意象在读者眼前“活”起来,帮助读者理解诗词的深刻意蕴,体味诗词鉴赏中的“炼字”之妙。
人们一般认为,“炼字”之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本书通过分析汉字构意来阐释字词的隐含义,进而以之解析诗词,使原来只可意会的“炼字”之妙变得可以言传,为诗词鉴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媒体评论
以汉字的隐含义解析中华经典诗词,开辟诗词鉴赏新思路。
23组近义字辨析,介绍46个汉字字源,阐明常见的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以诗词鉴赏中的“炼字”方法赏析诗词,提高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本书从文字学和汉字源流的高度,以“炼字”的方式,探讨了中国古代诗词的用字与汉字结构、汉字文化之间的关系,帮助读者更好地鉴赏中国古诗词,理解诗词字里行间的韵味,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意蕴。书稿介绍了一些常见汉字的字源、字义和文化内涵,并通过赏析含有这些汉字的诗歌,展现了汉字文化与诗词意境的关系。
对于广大中小学生而言,“炼字”是诗歌鉴赏中的一项重要的方法。本书从汉字源流的角度出发,发掘汉字的隐含意义,并将之融入诗词鉴赏中,有利于青少年读者更为深刻地体会诗词的意蕴,掌握“炼字”,从而提高语文学科素养,加强对中国古代汉字文化、诗词文化的理解和兴趣。本书的价值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汉字说诗词,开辟诗词鉴赏的新思路;二是有助于使读者更好理解诗词意象的丰富与生动,激发青少年的语文学习兴趣;三是有助于让读者通过准确理解字词的含义,深刻地理解诗词的思想内涵与诗词之美。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