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宫里的中国史
  • 故宫里的中国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故宫里的中国史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69 5.0折 138 全新

库存13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翟晨旭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5102746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38元

货号11347568

上书时间2024-09-28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翟晨旭,景德镇学院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毕业,主修陶瓷史和明清古文物鉴定修复,策划主编历史文物期刊《陶泉文苑》,并被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所各大博物馆认可。在考古实习工作中走遍全国许多省市,接触到大量一线的古器物标本,对各地博物馆以及考古工作有深入了解。

目录
 目 录 上卷 元明卷 章 紫禁蓝本 003 天文学家的艺术 004 无瓮之都 013 北方有战,南方有城 023 章 永乐的逆袭 033 隆福宫里的燕子 034 庆寿寺之谋 041 从北平到南京 048 午时三刻一把火 056 第三章 仁宣之治 067 仁君朱高炽 068 文渊阁里的春秋 077 遗恨钦安殿 085 『西内』的囚徒 089 第四章 定都前夜 095 蟋蟀罐里蛐蛐叫 096 太监与卫士 104 重修『三大殿』 116 第五章 兵临城下 123 司礼监里公公 124 土木堡里明英宗 132 德胜门上于少保 141 东华门外太上皇 149 第六章 依稀中兴年 157 状元走过承天门 158 贵妃坐镇昭德宫 166 太子生在安乐堂 172 父子艺术家 182 第七章 修修补补三十年 191 孝治天下 192 西边有『豹房』 202 一个名叫杨廷和的男人 210 第八章 道君驾到 221 礼仪之辩 222 壬寅年里不太平 234 『火德星君』 241 第九章 帝国黄昏 249 起风云 250万年,皇上没钱 258 木棒、红丸、九千岁 265 一 271 第十章 京师悲歌 277 今天邮差不上班 278 煤山之上望烽烟 286 下卷 清代卷 第十一章 关外疾风起 297 复仇者之火 298 驰来北马多骄气 306 第十二章 辽东之虎 317 蒙古爱情故事 318 永福宫的幸运儿 329 第十三章 入关?入关! 337 城头变幻大旗 338 普渡寺的阴影 346 新人新房新气象 356 一树梨花的凋谢 365 第十四章 盛世之基 375 皇帝成长日记 376 乾清门外立规矩 387 太和殿外平三藩 396 修复的风雅 407 第十五章 雍正亮剑 415 九子夺嫡见真龙 41爷的新政 429 园里宫内 437 第十六章 后的盛世 445 乾隆朝之民族大不同 446 乾隆朝之后宫流年长 457 乾隆朝之文艺两开花 465 第十七章 风起萍末 475 盛世危言,刺杀驾 476 道光三十年的黄昏 486 第十八章 太后垂帘 495 小印新携同道堂 496 内外话同光 508 黄龙旗的降落 516 终章 文化殉节与奥义 523 参考文献 528 

内容摘要
     天文学家的艺术 1259年的冬天,更准确一点说,是十一月的二十日,一队孤军千里迢迢,从遥远的长江流域出发,来到北方的燕京城下。为首的是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年纪还不到四十岁。他将接管这座金朝旧都的管控权,或者说,接管一座城市的命运。 壹 这个中年人叫作忽必烈,后来被人们尊为元世祖,在来到燕京之前,他正在指挥对南宋的战争。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蒙古大汗蒙哥稀里糊涂地死在了四川合州钓鱼山下,英年早逝,这使得整个蒙古政权瞬间出现了巨大的变数。 蒙哥汗时代的蒙古政权,虽然没有正儿八经的建国,但是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控制领域最辽阔的国度。这么大的地方,蒙哥汗一个人肯定管不过来,但好在自己的几个弟弟都能独当一面。 其中,旭烈兀是负责往西边打,最远打到过匈牙利。匈牙利当时正在疯狂地进攻巴格达,也就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讲的那一带。 二弟忽必烈,负责掌管“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建城,主要驻扎在汉地。 最小的弟弟阿里不哥,在老家蒙古草原上待着,因为蒙古族和汉族不一样,讲究的是“幼子守灶”,最小的孩子在家里待着,其他人出来打天下。 而蒙哥汗本人,则亲自指挥灭宋的战役,与弟弟忽必烈兵分两路进攻长江流域。在他看来,打完这场国战,蒙古政权才算真正地稳定下来。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个庞大的计划玩到一半,就因为蒙哥汗的战死而胎死腹中了,摆在大家面前的,是下一任蒙古大汗谁来当的问题。 蒙古族的规矩不是汉族的宗法制,不是说光儿子可以,弟弟也可以,而且那时候蒙哥汗的儿子们还小,都得看叔叔们的脸色,因此不出意外,大汗就是在旭烈兀、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三个人里面出现。而事实上是,在蒙哥汗的时代,三个兄弟已经走远了。 这个“走远了”,其实有两个含义。 个意思是距离上“远”,蒙古选大汗比较民主,要举行“忽里勒台”(全体贵族会议),只有大家一致推举通过了,大汗的位子才能被人承认。 而那时候呢,忽必烈在湖北,阿里不哥在蒙古草原,西征的旭烈兀最远,在地中海边上。三兄弟之间一没有飞机,二不通高铁,见个面来来回回一年的时间都打不住。 后来很多人分析,能阻止蒙古早期扩张脚步的,只有大汗的驾崩。每次亚欧大陆打得正热闹的时候,大汗死了,大家回去奔丧外加抢汗位吧。一来一回一两年,对手又能苟延残喘一时,南宋就是靠蒙哥汗的驾崩,又续了好几年命。 第二个“远”,说的就是文化上的隔阂了。成吉思汗让蒙古族短时间内获得了冠绝天下的战斗力,但文化底子的薄弱不是一两代人可以解决的。所以,我们看蒙古族崛起的早期,宗教信仰特别有意思,一会儿伊斯兰教,一会儿道家,还掺杂着蒙古族的原始信仰“长生天”。 这种文化上归属感的不确定,导致的结果就是,打到西亚的旭烈兀,成为了伊斯兰教徒,连带着后来他所建立的伊利汗国都伊斯兰化了。阿里不哥在草原上看家,身边都是一些前朝的遗老,张口闭口就是当年你爷爷成吉思汗怎么怎么样,因此阿里不哥是一个很坚定的蒙古传统的坚守者。 而负责汉地本土的忽必烈,则逐渐接受了汉文化的熏陶,身边聚拢了一大群汉人谋士,比如写“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大才子元好问,当时就是忽必烈的“儒教大宗师”。 《元史》里也说忽必烈“在潜邸,思大有为于天下,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当然,那时候蒙哥汗还在,说忽必烈“思大有为”有点不对劲,很容易被人想歪了,但整天和汉族文士在一起是肯定的。 P4-5

主编推荐
 1.语言诙谐幽默,引用手史料,并注重内容翻译,让古文通俗易懂。 2.挖掘大量历史细节,按照时代划分,脉络清晰,史实详尽。 3.内容比市面上同类书更,内容专业、考究,有趣、有料。 4.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冀洛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陈殿等专家学者联袂力荐。 

精彩内容
 以小见大的史观 壹 2020年的6月2日8点13分,我从南京南站出发,乘坐车次为G6的“复兴”号列车来到北京,完成了这本书的签约。那时候这本书还只是一个雏形,但在这一路上, 我联想到我所看过的史料,六百年前的人和物似乎一下子在脑海中鲜活了起来。 在六百年前,浩浩荡荡的迁都也是从南京城出发,在当时太子朱高炽的带领下,历时三个月,来到北京,那时还叫北平。他将在这里作为太子,见证一座新城的开始。 数年之后,已成为大明皇帝的朱高炽突然驾崩。他的儿子朱瞻基正在南京祭陵,在得知消息后,冒着被二叔朱高煦中途截杀的风险,连夜赶路,拿命和国运赛跑,路上到底发生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已然不为史家所知了。七天之后,朱瞻基赶到北平,此开辟了“仁宣之治”。 而如今车轮滚滚,走的无非还是历史的轨迹,只不过速度有所差别罢了。 从南京到北京,如今高铁只需用三个小时出头的时间,而这条路,朱棣从登基到迁都,走了足足十八年,朱高炽用了几个月,朱瞻基用了七天。因此难免令人心生感慨,假如明朝能有如今的运输速度,是不是许多历史可以此改写,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也许将不再发生。 那我们是该遗憾,还是该庆幸? 这种感慨或许只是文科生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但历史的黄叶,往往并不存在于辉煌的律令和浩瀚的史书中,而常常在残垣断壁、古道荒野的秋风中盘旋, 并不为人所察知。 汗青正史固然令人心生向往,然闲暇之时,若能从历史的细节处,考证出一二细节,弥补前者的缺失,形成的见解而赋予历史为立体化的视角,何尝又不是读史之人的一大乐事呢? 这本《故宫里的中国史》的写作,正是基于这样“以小见大”的史观而写成。 贰 这种史观的来源,大概可以追溯到国维与陈寅恪两位史家身上,巧的是,两人都与“紫禁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维自己是废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 死后亦自沉于昆明湖,我因此将国维的人生看作紫禁城黄昏的剪影写在了这本书的结尾。陈寅恪的家族则是那场的亲历者,他自身也参与了故宫博物院文物的清点工作。 在这二者的观点中,国维所倡导的“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材料相对照”, 与故宫史的构建不谋而合,在这座宫殿之中,明清史书里的种种记载,一下子变得鲜活了起来;而陈寅恪所谓的“史诗互证”,讲的正是于小处入手,挖掘历史潜藏的必然。 我于治史一途,当然不能及二位先生之万一,但若以这种“以小见大”的史观去看,“故宫”或是“紫禁城”,实在不应该仅仅以建筑物单纯视之。专业的古建筑知识是生硬而陌生的,可古建筑群背后的历史细节,大到砖瓦木石,小到器物摆设,往往都和历史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每当我们触摸这些时代的遗存是能感受到那些独属于历史细节处的小故事。 《汉书》曾说,天下安危,无非积渐之事。一个延续数百年的朝,抛开成败寇,更多则是由日常的琐碎与平庸构成的,这一点,对于紫禁城内外曾经生活过的大多将相都适用,这套书从忽必烈千里奔赴燕京城写起,到国维自沉昆明湖结束,其间无数有名无名之辈粉墨登场,于紫禁城内外,实在别有一番故事。当事人也许对一切并无察觉,但当我们重新回溯历史的时候,却会惊讶地发 现,风起于青萍之末,那些后世的波澜壮阔,往往在紫禁城的细微之处早有体现。不是吗?阙左门等候上朝时,让和翰林院同处一室,已经为之后大学士晋 升体系的固化埋下了伏笔;正德皇帝朱厚照的“远征”志向,很容易能从御窑生产的瓷器纹饰上得到验证;而乾隆帝弘历于宁寿宫区域另起中轴线,虽不能以“风水”曲解,但确实又与清朝的由盛转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也是我在这本书中想展现的东西,我希望能把“故宫”的中轴线,写成中国元明清三代的政治的“大动脉”,以一种“诊脉”的方式,给予读者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去看待元明清那些所谓的“宫闱秘事”。过程自然很难,但如果读者在阅读中,能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感慨,那将是本书的幸运。 叁 史料和建筑本身是有趣的,但历史有时并不那么有趣,这里我想分享一点关于写作过程中的故事。 大约在写到万贵妃无子那一段的时候,我很想摆脱传统史料的桎梏,我想从我熟悉的考古学上挖掘一些内容,比如说把家喻户晓的“鸡缸杯”与万贵妃迫害后宫的行为联系起来。我为此查阅了许多资料,但古籍资料中并无此说,而查到的相关论文中虽有此说法,但都是推测,没法给到出处。 这是一个矛盾的过程。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段子,通俗史学想写得有意思,要像讲相声那样,得不断抛袱吸引读者;但从史学的角度上, “史学是史料学”,没有出处的说法,是不能用,哪怕是通俗史学也是如此。 我在这种纠结的心理下,还是围绕这个段子写了大概一两千字,写得当然很顺畅。但写完之后开始“不消化”。我无意用“备受良心谴责”这种矫情的词汇, 但那两天我的状态确实很差,几乎没法把精力专注在后续的章节中。我觉得必须得解决这个段子的真实,不然我会持续受到它的折磨。 天晚上,我给我的老师、明清陶瓷史专家汪凌川先了一个信息,询问他明代官窑制瓷是否会出现私人订制,或者是否有相关的资料可以参考。 汪凌川先生从史料和学术的角度否定了这种可能,并提出之中并无此惯例,瓷器纹饰都有明确的规制,不会因一个贵妃轻易改变。这个结论让我很惶恐, 也很沮丧,在和汪老师交流完后的几天里,秉持着怀疑的态度,我继续疯狂地搜集 相关资料,盼望着能发现些什么。 但结果是确认无疑的——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明确的资料表明,“鸡缸杯”的纹饰与万贵妃有关,我们只能提出这种推测,而无法加以引申。 这个晚上,应该是这本书写作的一个转折点,我后删除了这上千字的内容,过程当然很难受,如今回过头来再想,这其实是“以小见大”视角下不可避免的阵痛。 正如不是每一根毛细血管都连接着大动脉一样,也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关乎历史大背景。我们没法创造历史,只能尽可能地追寻其中的真实。 肆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后想说的还是感谢和遗憾。 这里首先想感谢紫云万象出版公司推出的这套书系,能有这个得以合作的机会。其中要提到21世纪出版公司的彦老师和我的策划编辑安斯娜老师,我于出版物一途,实在是门外汉,诸多懵懂之处,多亏了两位老师的耐心指点。 在写作过程中,良师益友的帮助更不可没。汪陵川老师的慷慨作序,以及其逐字逐句的辛勤批改,于本书裨益良多,汪老师本人在创作中的殷殷教诲,也让我这个不成器的学生深感惭愧;而北京师范大学的陈殿教授和故宫博物院的冀洛源老师不吝提携,为本,更是令我这个后学感到惊喜。我想在这篇序里向他们表示我真挚的谢意。 此外我的老同学司博、李晓爽、瑞以及学弟颜顺德,都在文字和图片资料上给我帮助良多,他们大多是文物工作一线的从业者,他们的视角和经历,让我对“以小见大”的史观有了更丰富的理解。我的好朋友孙家锐作为语文教师,在文字校对和一些措辞方面给予我指点,而我的母亲作为这本书的位读者,也提出了多的看法,并一直予以我鼓励,这很大程度上促使我写完这本书。 后是在南京写书的过程中,我的好兄弟兼舍友何程,忍耐了我无数个敲击键盘码字的夜晚,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我也认为应该有他的名字。 创作中的点点滴滴,在此一并致谢。感谢之余,遗憾也兼而有之。 史书浩如烟海,明清史的研的难度莫过于在万千史料中寻得只鳞半爪,史书中看尽许多风景,但受限于史观和自己写作笔力的不足,许多精彩之处不 得不舍弃,堪称本书的一大遗憾。 我没法肯定地说,那些我所以为的精彩史料若加入书中,能否让书变得更好或更差,但也许像钱钟书说的那样,对于吃不到的葡萄,我们不仅能想象它是酸的,也可以想象它是分外甜的。人有时候需要“贵在不知足”,才能多多少少有些盼头。 在这里,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带给读者一点“不知足”的想法,除了这本书之外,历史还有更大更广阔的空间,等待着我们了解和探索,若此书能有一丝丝抛砖引玉,则是我写作的动力所在。 以上种种,且为自序。 翟晨旭

媒体评论
紫禁城宏伟的建筑遗存和故宫博物院巨量的文物收藏,是明清两代宫廷历史的实物鉴证, 若想探寻祖国这段漫长的历史,故宫无疑是最合适的起点。近年来,考古新发现为故宫的历史增补了更多明代以前的片段,让我们能够站在紫禁城内触及更广阔的时空。考古学强调“见物见人”,徜徉在故宫里,我们是在与自己对话,也是在与无数生动的古代中国人对话。《故宫里的中国史》讲述的每一个故事,引用的每一份史料,都饱含历史感。期待这些故事能为读者回顾历史、认识故宫开启新的大门。——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冀洛源 《故宫里的中国史》的本质,实际上是史家笔法的趣味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陈殿 只有了解故宫的历史,才会从内心深处体验到那些逝去的世态人情,而不仅仅是眼前的直观景象。 ——明清陶瓷史专家 汪凌川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