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南传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
26.7
6.4折
¥
42
全新
仅1件
作者张永和,项建坤著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ISBN9787509832202
出版时间2015-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8556115
上书时间2024-09-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序 张克辉
**章 故乡情曲
1.项南,12岁离开故乡,走南闯北,直至53年后的1983年春
天才趁下乡回到他出生的故里。此时,他才体验到唐代
诗人贺知章名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
意境。
2.项南告别他的“胞衣迹”,深入山乡调研。长汀县河田
乡是水土流失“”,成“世纪难题”,项南有什么妙
法呢?
3.车过松毛岭,项南叫停了大客车,领着大家在自己故乡的
这座英雄山上留连忘返,以惊人的记忆力再现英雄史诗。
第二章 满门忠烈
1.项南返回离别53年的故乡。积蓄了半个世纪的乡情、友情
和亲情,在心中喷泉似的搅动。许多乡间往事在朦胧中忘
记了。但母亲讲述的冠豸传奇,却一直铭刻在心间……
2.出身贫寒的小项南,用乡亲们的话讲,“八字”是靓的,时
运也不错。项南成了项家的掌上明珠。1930年秋天,项南
跟着父亲来到上海,开始全新的生活。
3.项南长大后才知道父亲是闽西*早的中共党员之一,为送
绝密情报,毅然敲掉自己四颗门牙,装扮乞丐,闯过敌人
重重关卡……
第三章 辗转闽桂
1.蒋介石精心部署的“铁桶计划”扑空无获。中央及时作出
战略转移、胜利长征的决策。
2.满门忠烈的家庭,孤单艰苦的半工半读生活,使项南过
早地体验人生的残酷和艰辛。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
活动。
3.“千里马”幸遇“伯乐”,项南入党干劲倍增。面对国民党
军警的追捕,他辗转闽桂,在坚持斗争中锻炼独立谋生的能力。
第四章 “找到家啦!”
1.皖南事变促使爱国进步青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大家取
道来到香港,受到地下党组织热情接待。项南高兴地说:
“我们找到家啦!”
2.在地下党组织安排下,项南等越过敌人封锁线,到达北新
桥新四军驻地,受到代军长热情接待。幸运的项南,
在战火纷飞年代,找到了“大家”,也建立了“小家”。
3.项南走群众路线,与群众同甘共苦,日夜奔波在基层,带
领群众坚持斗争,狠狠挫败日伪军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
苏北军民的斗志。
第五章 迎来初春
1.在战火和硝烟中迎来的初春,谭震林点将,指派项南前往
北平参加青年团次代表大会。随后很快被任命为省团
委书记、华东团第二书记。
2.“项南终于找到了项南”,也寻到了昔日在腥风血雨中冲
杀的父亲和孤苦伶仃的母亲。
3.项南到莫斯科参观访问,莫斯科红场给他留下深刻的印
象。1955年初春,项南奉调进京,成为得力助手。
第六章 金风送爽
1.项南当选党的八大代表,聆听的开幕词。团的
三大项南出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2.两年前颇受赞扬的《十点建议》,两年后竟成了“反党反
社会主义右倾分子”的罪证。
3.项南调农机部门工作后,接连推出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报
告。项南40岁蒙冤,花甲平反。
第七章 南下福建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项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2.项南上任后,落实“大包干”,展开犹如光剑影的攻坚
战。项南坚决地说:“我们听中央的。”
3.工作千头万绪,问题错综复杂,在快斩乱麻、抓紧在春
耕前落实“大包干”后,项南谋划着今后大发展的战略决策。
第八章 筑巢引凤
1.项南始终保持着沉着冷静。他召开的“吹风会”,深受好
评。他在中央特区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引发轰动效应。
2.项南说得好,干得更好,妙棋就是“筑巢引凤”。
媒体盛赞,福建在改革开放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神话”。
3.项南并不满足这一个又一个“神话”。他雄心勃勃,誓把特
区扩展到比香港本岛还大一倍。
第九章 “市公绑”放权
1.面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步履蹒跚,项南以高超的领导
艺术,策动一场在神州大地产生轰动的“松绑”放权大变革。
2.“松绑”放权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包”字进城成为推动
城市改革和企业改革的“金点子”。成效显著,神州盛赞。
3.在纪念“松绑”放权呼吁信发出30年的日子里,总
书记复信福建企业家。
第十章 念“山海经”
1.项南创造性地把“山海经”念在八闽大地上。海外媒体评
说这真是“天下闻所未闻之奇闻”。
2.项南大念“山海经”如《孙子兵法》所云:“出奇制胜。”
全省建设八大基地。林业为重中之重。
3.项南大念“山海经”,念出了八闽养鳗传奇。渔业和海产
养殖业等取得可喜的成果。
第十一章 团结之歌
1.项南主政福建,面对棘手的干部问题、各路人马和错综复
杂的人际关系,大搞五湖四海。
2.项南大唱“团结之歌”,以深厚的同志情感,认真贯彻执
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平反冤假错案……
3.项南落实党的干部和知识分子政策,团结了_一大批同志,
有如拨云雾见太阳,冤屈者尽开颜。
第十二章 同胞深情
1.项南主政福建时,由于“左”的思潮影响,华侨政策很难
落实。项南大阔斧为爱国华侨胡文虎恢复名誉。
2.项南对华侨华人的深情厚意,落实到侨务外事工作的方
方面面。
3.项南把中央领导郑重嘱咐的建设统一祖国基地,列为全
省重点抓的工作之一。海峡两岸,传颂着项南关心台胞的动人故事。
第十三章 舆论先行
1.善于舆论先行、运用党报指导工作,推动党的方针政策的
宣传贯彻,是项南领导艺术和战略决策中的一大特色。
2.项南重视舆论先行,重视抓好编辑记者的学习,
“慢慢使自己的实际知识丰富起来,使自己成为有经验
的人”。
3.项南把对外宣传报道的工作,做到海外媒体记者以及
多国驻外使节和外交官们身上,加快了福建走向世界的步伐。
第十四章 异军突起
1.以大包干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落实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2.福建经济的奇观,乡镇企业的腾飞,是项南大念“山海
经”念出来,促上去的。他要求大家把这一新生事物当作
自己“新生的儿子”。
3.项南把乡镇企业看成是自己的“新生儿子”,加以扶持培育。
第十五章 功德无量
1.项南担任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他编唱着“只服务,不赢
利”的扶贫“三字经”,在困难重重中初战告捷,推动着扶
贫工作滚滚向前。
2.项南一直牢记“舆论先行”,出任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他
依然运用党报和多种媒体指导扶贫工作。
3.这场扶贫攻坚战,打得很吃力,很艰难。但在项南和扶贫基金会同志们努力下,终于打了一个又_个大胜仗。
第十六章 特殊礼物
1.项南当年主政福建时,从全省整体战略出发,优先发展沿
海和闽南地区,而闽西经济发展滞后。项南为此对闽西始
终有一份歉疚。
2.不了解内情的人,以为项南缺乏家乡观念。其实,项南心
里时常记挂家乡,“乡愁”总是与他形影不离。离休后,他
给老家带去了许多金点子。
3.项南将多次返乡调研了解的情况,在北京闽西“老促会”召开的顾问理事会上,作了生动的汇报。
尾声 百姓口碑
1.以清官好官著称八闽的项南,如同巍巍丰碑竖立在百姓心中。
2.项南严于律己,不搞特殊化。基层群众反映:“项书记是*好招待的人!”
3.项南在党的十五大小组会上发言,发出“反腐败”的*强音。在他辞世的1997年11月10日夜,他还奔波在扶贫工作由……
后记
内容摘要
项南人小心大,身在小山村,却向往外面的大世界。他五六岁在大仙岩下放牛,常跟他的小伙伴们谈论长大后的志向。他说:“我要好好念书,将来念到汀州府(长汀)去!”在这个深山沟穷孩子的心目中,汀州府是天下最大最好的地方。老祖父对他很赏识,以至临终之际,单独把6岁的项南叫到床头,缓缓地充满希望地说:“德崇,我早看出来,这个家就数你有出息,你能做大人、做大事……”老祖父的厚望,成为这个早慧儿童上进的动力,促使他对上学读书产生深厚的兴趣。
山村清贫,家中穷困,项家一日三餐赖以果腹的就是地瓜饭,小项南吃得单调乏味,早就感到厌食了c但母亲无可奈何,总是一半哄着一半强制他吃下去。一天,他跟母亲赶集,在墟场街头上,看到小商贩推着木炭熊熊的火炉桶,烤熟的地瓜弥漫着香气,馋得口水也流出来了。他要母亲买烤地瓜吃。母亲说:“家里有的是地瓜,还要花冤枉钱到墟场上买地瓜吃?”
“家里煮的地瓜不好吃。”
“为什么?”
“墟上烤的地瓜真香!”
“我们回家去也生木炭火烤地瓜。”
但母亲回到家里,又忙着上山下田外出干活儿去了,哪有闲空儿烤地瓜呢。好在做饭的老祖母理解小孙儿的心,帮着烧红了木炭,居然把地瓜烤熟,剥开烤焦的皮,露出金黄的肉,跟蜂蜜那么甜,味道香极了。原来,冠豸山区,山高水冷,属高寒山区,连最容易种植的水稻、香蕉、柑橘等都长不好,唯独地瓜长得特别神,青绿的藤叶一直在疯长,四处乱爬,根部结的地瓜(又叫番薯),皮与肉跟黄金似的灿灿发亮,糖度很高。一般人用水煮熟,做成地瓜饭,但吃久了会腻。如在木炭炉里烤熟,会变得像糍粑那么软,整条地瓜如同裹了一砣蜜,吮吸在嘴里,那真是成了世上难得的美食了。奇怪的是,这种红心地瓜,成了冠豸山下连城县的特产,往北的清流宁化、往南的龙岩上杭,往西的长汀瑞金,往东的永安漳平,就长不出这蜂蜜那么清甜的地瓜,只成了普通的番薯了……这些知识,项南长大后才慢慢悟出来了。但当年,小项南亲手烤地瓜成功的实验,“成就感”已非同小可了。他提议改革家里吃厌的地瓜饭做法,把煮饭和烤地瓜分开做。但一般农家没太多的工夫上山烧木炭(把硬木头烧成炭,成本高,花工大),小项南的“改革”措施,只被老祖母接受一部分,逢墟(5天)烤一次地瓜给他甜甜嘴,其他日子还是啃地瓜饭。小孙子心里当然不高兴,也无奈接受老祖母的安排。但令小项南万万想不到的是,他学会的烤地瓜的好法子,让他在列宁小学扬名,评为“拥军小模范”,还当上少先队长哩!
那是项南七八岁的年头,冠豸山下的连城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良坑支部正式成立。不久又成立了中共连城县委,中共闽西特委派官近玖任县委书记。在党的领导下,全县开展热火朝天的土地革命斗争。特别是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进驻新泉、庙前,随后率部攻打龙岩城。在这一形势下,连南十三乡农民暴动,各乡村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成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红军的到来,给贫穷的文地村带来希望,注入新的活力。短短几天时光,红军发动村里青年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查抄地主劣绅的财产,还成立了赤卫队。项南的六叔项廷纪成了赤卫队的宣传员,提着珠砂红浆水桶,在村里墙壁上刷写宣传土地革命的大字标语。项南也跟在六叔后边,提着芦苇扫,沾满朱砂红浆,给标语大字再添上几笔,显得更为鲜艳雄劲。在村里上辈们在交谈中,项南隐隐约约听到,自己的父亲项与年也是红军一员,内心感到非常兴奋。但他觉得奇怪的是,当他插嘴询问时上辈们很保密,叫他不要多讲多问。对此他心里不由打了一个大问号,这是为什么呢?
很快村里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项家祠堂办起“列宁小学”。老祖父第一个把小项南送来上学,拉着村里请来教书的项际申说:“老先生,我这小孙子爱读书,拜托你好生管教!”
项际申说:“爱读书?好呀!”
这位老先生的书法很有功底,悉心教小项南描红,指导他正确使用毛笔,把字写得端正大方,成了全班同学中写字读书的佼佼者。
小项南在列宁小学不仅学业优异,还经常争做扫地、擦黑板的好事。一天,他看到驻扎在学校附近的红军小分队三餐吃的也是地瓜饭,一条妙计涌上心头。他暗地里发动同学们把家里的地瓜和青菜带来,利用星期天,在他指导下,大家动手用木炭烤地瓜,慰劳红军战士们。这件事情当时竟轰动苏区,受到乡苏维埃政府表扬,号召全乡民众向列宁小学同学们学习,做好拥军工作。小项南还被评为“拥军小模范”,受到上级的表彰。
不久,“列宁小学”成立少年先锋队组织,11岁的小项南当上队长,带领全校少先队员们,协助红军和赤卫队站岗、放哨、查路条。一天,这群少先队员们经过山溪对面项上祥家老屋门口,看见一位红军老兵站在门槛上,手摇芭蕉扇,和谐可亲地向山村娃娃打招呼。回到家里,六叔告诉小项南说:“你真有眼福,那位摇芭蕉扇的红军,就是名扬天下的朱德总司令呀!”
小项南高兴地跳起来:“我要赶快长大,将来也当朱总司令的红军去!”
六叔热情地鼓励说:“好!好好努力吧,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1930年4月,红军主力撤离连城一带。不久,闽西红十二军一。三团和游击队,在新泉的县苏维埃政府召开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后,决定攻打连城县城。负责宣传的项廷纪也随军投入这场战斗。在激战中,项廷纪和几位战士被敌军抓获。但年仅24岁的项廷纪宁死不屈,在冠豸山下壮烈牺牲。敌军残忍地把他的遗体砍成四块,悬挂在县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上。这一惨无人道的暴行,激起穷苦民众的更大仇恨,更多闽西儿女踊跃投身参加红军。
六叔项廷纪的壮烈牺牲,在小项南胸中掀起莫大波澜,也成为他心目中的英雄楷模,激励着他在人生征途上勇往直前。P19-21
精彩内容
改革开放新时期,项南主政福建,他深入调查研 究,团结带领省委、省政府一班人,从当地实际出发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推动改革开放,开创八闽新 局面;离休以后,出任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奔波在 贫困山区,为山区摆脱贫困发挥余热;直到生命的* 后一刻,仍在为国家招商引资奔波。*高 度评价:“项南同志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位共产党人、一位人民公仆的真实 榜样。”项南投身改革开放的事迹为人们所称道。他 与万里、习仲勋、谷牧、任仲夷一起,被人们并称为 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勋。
张永和、项建坤编著的这本《项南传》记述了项 南光辉的一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