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
9.56
2.4折
¥
39.8
全新
库存107件
作者文昕著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ISBN9787515511634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2897585
上书时间2024-09-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顾城:在你三十七年的人生旅途中,你有过一段明亮而美丽的梦,你的《英儿》,是你的这个梦残破的碎片。也许,你会愿意我来帮你写这个完整的梦,写它曾经有多完整…… 缓缓地合上《英儿》的书稿,内心里充满了复杂而痛切的情感。 书中的三个主人公:顾城、英儿、雷,他们是我的三个*好的朋友。我们曾经一同在北京顾城和雷的寓所,度过许许多多个快乐的日子,直到他们相继离开中国,直到他们在新西兰的小岛上开始了顾城神话中的生活,直到英儿的离去,顾城夫妇的回国以及创作这部《英儿》我都始终处在这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全过程之中。而我,竟然不能伸出手拉住他!我怎能不痛恨自己! 是的,《英儿》是一部记述灵魂的真实著作。 顾城和雷的不幸消息传来之后,我就在等待着他*后给我的信息。我确信,他在后来的日子里一定在不断地给我断断续续地写信,直到他混乱得不能面对白纸。 我终于在《英儿》的后半部里,找到了他后来写给我的、我不曾读到的信,也找到了他曾经寄给我的一些信件。他把这一切都收入了他*后的这部灵魂的著作。 我在读到这一切的时候,真有种欲哭无泪、欲喊无声的悲哀! 在书中,三位主人公几乎全用的是真名。(雷米,是顾城和妻子谢烨结婚后,顾城为她取的,是爱称。)而他给了我一个化名,叫“晓南”。抱着书稿往家走,我一路上在想这个名字,我忽然想到了字典上对我这个“昕”字的解释是:太阳升起之前的微光。而新西兰小岛,恰在北京的南面……晓南! ……或许,我所能为他做的,就剩下了这么一点儿。我甚至觉出,对于顾城,这一切全没用处。但他曾认我为友,他或许还希望我不断的书信给他冰冷的心,带来*后睥温暖,帮助他,抓住飘荡的自己……我、竟这么愚蠢!! 今年3月(1993年),顾城同妻子谢烨突然从德国回来,然而他们只做了短暂的停留。其间,他们专程赶到我住的海淀黄庄,同我见了*后一面。见面的部分谈话,在《英儿》里基本都有收入,也有一些谈话是顾城在写作时加进去的,或许他认为这样更清楚些。 他和雷返回德国以后,曾给我寄来了两封书信,一封是写于4月底,信的正反面儿,顾城和雷都给我写了些零零乱乱的话,那时,我已经预感很坏,但我一直寄希望于雷。在我的心目中,她始终是那么柔韧、那么宽厚、那么深深地爱着顾城!我对她多年来简直是充满信任,也可以说是迷信。我在《英儿》中甚至看到顾城也在那么无条件地迷信着雷!我们的迷信,远远超过了迷信圣母! 我忘了,或许顾城也忘记了,雷不是理想中的圣母,她也是一个血肉之躯。 然而,我却始终认为,顾城和雷在一起,如同生活在母亲般的安全中一样,他将永远地万无一失!从某种意义上说,顾城与他博大、精深的灵魂世界相背离,生活中的他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他厌恶成年,厌恶污秽的成熟,厌恶人在成熟之后所拥有的一切罪恶。他害怕长大,他想躲在孩子的纯真里,躲在远离人类罪恶的尘世之外,甚至是躲在他心目中的好女孩儿的善良里,一生一世。然而,他终于没能躲过他害怕的一切,幻想欺骗了他。 我收到顾城谢烨4月的来信之后,曾给他们回过一封信,这封署名“晓南”的信也被收入在《英儿》中,在信中我劝顾城不要责怪“身首异处”的英儿,我恳求他好好地活下去。在信中我还写了我对雷的迷信。我回信之后,收到了顾城在6月份写给我的四封短信(一次寄来),在这些信里,他反反复复地用一种梦呓般的语调,在向我述说他灰暗的情感世界,写他的失落。这些信我后来在《英儿》里全找到了,只是用法不太相同,有的被写给了英儿。我想这大概是对的,因为,那之中所说的话,本就是说给她的。顾城把它们寄给我,是因为他那时太需要有人替他分担这份沉重了,英儿的走,使他的灵魂经历了灭顶之灾。他或许是在给我写过信后,才发觉,这些话原来是该说给英儿,于是在书中收入时他给它们合适的位置。可那时,英儿她在哪儿呢?!…… 在*后收到的这封信里,奇怪的是没有谢烨写给我的信,只是在信封上依旧是她那绢秀的字迹。并告诉我,这个地址到6月20日。我收信的时间是6月14日,虽然我在15日就写好了回信,但时间显然不够了!我只有在急切的等待,焦灼的企盼中等待他们迁居后寄来新的地址。我等来的,是什么啊!!! 将近一个月以来,国外电台、国内多家报刊,不断报导着这个不幸的消息,顾城,你终于走了!我曾经抱有的所有幻想,在一瞬之间摔得粉碎!等到我终于把这个沉重的消息同我的所有记忆、所有你信中的晦涩句子联系起来,甚至在我从出版社捧回你*后的遗作《英儿》之后,这一切终于让我看见了*后的你,看到了你所面对的那个绝望的世界!看到了人间那么多隐在美幻之后的残忍! 顾城,你所暗示我、暗示自己的东西,是多么可怕呀!而明白了这些,我心中一个大大的殿堂,在一瞬之间,轰然倾覆…… 是的,顾城,你希望把一切保存记忆的梦交给我,所以你才在*后的信中寄来了那六张背面写了题字的照片,你告诉我:“文昕,人没的时候,照片就特别好了”!你还告诉我:“愿你保存我”,顾城,你对我说:“一九七一年,我写《生命幻想曲》的那个夏天,那时候我挺好的,我也好过,怎么没遇见你们呢。”照片上的你那么小,还是个少年。 现在再看这些照片,真觉恍若隔世,不知是梦睡还是梦醒!我真希望这一切只是一场恶梦! 现在,我还能为你做些什么呢?在你三十七年的人生旅途中,你有过一段明亮而美丽的梦,这个梦一直被你珍贵地捧在心灵*的位置上!你的《英儿》,是你的这个梦残破的碎片。也许,你会愿意我来帮你写这个完整的梦,写它曾经有多完整!后来,它是怎么破碎的,写它破碎的全过程!写你,你曾是“维多利亚深色丛林里一只温顺的树熊”。你害怕受到伤害,你从来也不伤害小动物,更没有伤害过人。我只想写你的真实、真实的一切,当然我也会公正地去写我的另外两位朋友,雷和英。 让时间来证明吧。文昕
因为编校《顾城海外遗集》的缘故,2012 年底我登门拜访文昕,请她——《英儿》里“晓南”的原型——核订“小说卷”和“散文卷”的注释文字。她一开始是拒绝再谈顾城的,甚至说这稿子也不想看,正如这封信写的,“这些年却尽量不去回忆,努力去淡忘往事。”我并不愿意勉强她,想交给她文稿清样就走。但她礼貌地让我进到家里,寒暄几句,说到她近年的摄影活动,便从餐厅移步书房,欣赏她纯美的摄影作品。不幸——我找不到别的词语来表达这个转折!——电脑上有她跟团去新西兰拍的照片,其中一张单脚站立在栏杆上的海鸥特写,让她鬼使神差讲到了顾城身上,而她并未去探望过岛上的顾城遗迹。话匣子打开,记忆蜂拥而出,很不幸——大概也是幸运——我们完全忘记了她已全身转移的癌症病况,让她再次陷进顾城之城这个黑洞。她把黑色封面的*版《顾城绝命之谜》签名送我。我说,这本书其实也可以修订再版。于是约定,我把全书有关疑问提出来,另找时间一一向她询问。随后大半年时间,我在这本书上批注了二十几个问题,将网络上文昕十年间所写关于顾城、谢烨和李英的文字汇辑起来,还摘录一些网友回应,一并提供给她。她撑持着越来越难抵抗的癌变痛苦,在家里,在病房,再次、也是*后一次谈起她的朋友们。我鼓足了勇气,协助她做了三件事情:一是针对我所准备的问题,经过三次长谈,录音、整理了一份近10万字的“顾谢事件真相”对话。我们围绕顾谢事件的发生、发展与结局,对二十年前震惊国内外、二十年来纠结人心、二十年后依然困惑读者的“顾城之死”,进行有理有据的审慎辨析。一一审视顾谢亲友、研究者、媒体、网友的回忆、报道、评析和评判,力求剖析谣误,破解谜团,还原真相,回归常识。二是协助她接受了凤凰文化频道的录像采访。已经癌症十年,放化疗脱落了满头黑发,被癌症骨转移和止痛药严重依赖症折磨得无法入眠、无法进食的文昕,穿上*喜欢的红色外套,戴上假发,化了妆,强撑直脊椎,坐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旁边一家宾馆客房里,旁边放着既不能凉也不能烫的恒温水,对着摄像机娓娓回顾她记忆里的好朋友。这个采访,成为2014 年元旦上线的纪录片《流亡的故城》里一个重要部分,这段影像也是文昕留给世间*后的一段美。北岛先生为纪念顾城离世二十周年编辑出版一本《鱼乐:忆顾城》,本来是《今天》杂志第102 期“顾城纪念专辑”出本专书,有朋友向北岛建议,把文昕1993 年10 月下旬完成、1994 年1 月发表于《诗探索》那篇《*后的顾城》也收进去。文昕让我替她落实这件事。我的原则是,旧文章就是一段历史,*好不要改。于是,根据我们的对话,我给这篇完成于顾城谢烨离世两周内、算得上顾谢事件*反应的长文,不擅改一字,增加了12 条注释。这是为她做的第三件事。本书的重版却一直延宕下来,用文昕的话讲:都赖你。是的,都赖我。我将前面所述文章、问题乃至图片都汇集起来,交给她,提了两个建议:或是文昕自己校改、重写;或是增补、另写一篇再版后记。以她当时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重写不可能——我们都没想到,她又一次死里重生、凤凰涅槃,还能开始另一本大书的创作;更没有想到,重生的奇迹如此短暂,另一本大书尚未完成,我承担起又一份嘱托,而她撒手就走了!—— 是的,都赖我;天命无常,生命无可倚恃、无从做好迎接的准备。她当时选择了增补办法,但再版后记的这封信,半途放下,再无从补足。2013 年12 月下旬文昕为要有尊严地离开,选择自杀,300 片安眠药吃下去,却死里重生;医生说,科学上无法解释你自杀未遂的原因。2014年1 月8 日李英离世,消息传到国内,已经在半年后;得知消息,我跟相信天命、因果的文昕说:我来给您一个解释吧!看看1987 年5 月您在顾城家楼下花园拍的那张四人合影,注意你们四个人站立的次序,他们三个是按次序走的,您想插队,没门儿!但李英之死,让文昕不想再版此书了。同年8 月初,她在回复凤凰网编辑的公开信里说,这本书不再做了:“如果李英还在,我的话就是对她说的,如今她已经走了,她做过什么、对与错,还有什么意义?什么是非、债务都用死还了。”但没想到,这封信和那部纪录片里她说的话,在网上继续遭到一片呵斥,和二十年前她为顾城辩护、二十年后我指出顾城“拿斧子杀妻”是个误传的遭遇一样。那些天她很不安,约我一起吃饭,站着、坐着、走着,她都在想这件事:明明说的是事实,却因为不是公众想要的事实,于是被骂。她很困惑:“是人心有误?还是我本人有误?”她感慨:“真是聪明的世人,用猜疑就能骂人。”但她很坚定:“大家不想听道理和原因,大家关心的只是结果:把顾城说成是杀人犯,就安全。这确实是我不能做的。有人问我,20 年了,还对死者不尊重,因为我说出了事实。事实就是不尊重死者?……我以为,对真实负责是我良心安稳的基石。”到后来,她说:“也想开了,你怎么说话都一样,反正人们是要骂的。”我坚持要重版这本书、要将她对此事件的全部意见汇集起来,她不再坚决反对。但不断声明,她“再不碰顾城的事儿”,听到我“汇报”本书编校进程,偶尔在电话里说说她的意见,顺便敲打我一下:你一定要写一个出版说明,明确告知读者,我是不想再版这本书的,是你要出版的哈!她的心思和精力转向一件和顾城全然无关的事情了:为感恩,为不负上天垂顾、让她死里重生,她要给治病救人的伟大的医生们写一本书。直到2016 年11 月底,她看到我打印成册、已经整理、编定的《生死十二年》全稿,才大松一口气。…………
【免费在线读】
导语摘要
“顾谢事件”已经过去20多年了,现在关于顾城杀死妻子后自杀的传闻还是一直存在,作为当事人之一的作者文昕于事后的1993年记述了此事的前前后后,又在此后若干年进行反思与再认识,最终沉淀为《最后的顾城》一书,值得一读。本书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史料价值。
文昕女士于2016年底去世,这些文字永远定格在了一个历史时空中,无论是顾城迷,还是顾城的研究者,本书都是不容错过的。
商品简介
1993年顾城夫妇离世给世人留下了很多谜团与争论,本书是一部揭开谜团、化解争论的纪实性作品。作者文昕是顾城、谢烨、李英生前共同的好朋友,是小说《英儿》中“晓楠”的原型。她以知情人的身份记述了同顾、谢、李的交往过程,并用他们之间的通信真实展现了四人交往中的心路历程,*终揭示顾、谢、李悲剧的心理根源及内幕情况。同时,本版修订增加了文昕对顾谢事件的反思,同时对当事人进行了深刻剖析。
作者简介
文昕,女,诗人、作家、摄影师,顾城好友。1959年出生于北京,25岁步入文坛并加入北京作家协会,出版诗集《太阳之舟》和纪实文学《顾城绝命之谜》,在《十月》、《开拓》、《小说界》、《北京文学》、《天津文学》、《人生》等杂志发表大量文学及摄影作品。以“清醒”网名行走网络,2007年,创建靓点视觉摄影网。文学、摄影是其一生最爱。
2004年罹患乳腺癌,后转移至各大脏器;2013年发生骨转移,吞食300片安眠药自杀重生;2014年开始写作《生死十二年》,2016年发生脑转移,2016年12月31日,离开她眷恋的世界。
目录
1993年顾城夫妇离世给世人留下了很多谜团与争论, 本书是一部揭开谜团、化解争论的纪实性作品。作者文昕是顾城、谢烨、李英生前共同的好朋友, 是小说《英儿》中“晓楠”的原型。她以知情人的身份记述了同顾、谢、李的交往过程, 并用他们之间的通信真实展现了四人交往中的心路历程, 最终揭示顾、谢、李悲剧的心理根源及内幕情况。同时, 本版修订增加了文昕对顾谢事件的反思, 同时对当事人进行了深刻剖析。
内容摘要
1993年顾城夫妇离世给世人留下了很多谜团与争论,《最后的顾城》是一部揭开谜团、化解争论的纪实性作品。作者文昕是顾城、谢烨、李英生前共同的好朋友,是小说《英儿》中“晓楠”的原型。她以知情人的身份记述了同顾、谢、李的交往过程,并用他们之间的通信真实展现了四人交往中的心路历程,最
终揭示顾、谢、李悲剧的心理根源及内幕情况。同时,本版修订增加了文昕对顾谢事件的反思,同时对当事人进行了深刻剖析。
主编推荐
1.“顾谢事件”已经过去20多年了,现在关于顾城杀死妻子后自杀的传闻还是一直存在,作为当事人之一的作者于事后的1993年记述了此事的前前后后,又在此后若干年进行反思与再认识,*终沉淀为本书,值得一读。2.本书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史料价值。3.文昕女士于2016年底去世,这些文字永远定格在了一个历史时空中,无论是顾城迷,还是顾城的研究者,本书都是不容错过的。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这件事过去不久,英儿就告诉我,顾城他们正在打算把她办出国去。我心里有种不对头的感觉,只是说不出来。我一直希望英儿在她和顾城的问题上,能够渐渐地冷静一些,可以说,我一直给她泼冷水。咪的性格不适合顾城,咪是那种喜欢高贵地、懒洋洋地得到别人宠爱的小猫咪的性格。顾城则是那种需要女性全身心地呵护着他的男孩儿,像英儿这样的女孩子,根本不适合他。我把我的感觉讲了,咪说:“也许是。我也知道我不适合他。但是,那天顾城在信里还写了那样一段话。他说他在新西兰有一个挺不错的朋友,他想介绍给我。那一瞬之间,我觉出他也长大了,他居然想到了要给我介绍对象了!也许他也开始变得现实了。”“但是,咪,明摆着的事,你去干吗呢?”“是呀!”咪说。可她还是在做着走的打算。
英儿在国内的时候,有许多男孩子都很喜欢她。
她有一种随和别人的性情,但从来也不投入。她总是懒洋洋地待在别人的宠爱里,淡淡地望着别人的热情。她跟我说:“这些人,瞎胡闹。毛孩子一样,还不觉得。”然而她还是跟上他们去野外郊游,回来后立即忘一个干净。我真的开始为她发愁了。她满不在乎地说:“文昕你何必替古人担忧呢?我爸我妈都想开
了,他们说独身挺好的,人干吗非得结婚呢?你不要
老是想要把我嫁出去,你认为嫁人就一定挺好的吗?
我这辈子,根本不打算嫁人。”“那么顾城呢?你嫁不嫁?”“不嫁。嫁他干吗?那是两回事。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也没有欺骗谁,精神上的事谁也没办法。如
果我早在上大学的时候认识他,他说跟我走吧。我就会说行。他和我关在一间房子里、什么也不说,就那么相互对视着,一连好多天,我也会一动不动地看着
他。他要说:死吧。我也会说:死吧。就一起去死。
那时候行。现在不行了。我也没办法。我现在同意你说的,我长得太大了。如果我没有遇见过顾城,那样的日子也好过,就听你的,管他是谁,稀里糊涂地都说爱,后来就结婚、生孩子、洗衣服、做饭、贤妻良母……可现在,不行了!什么都不行了!我也知道我毁了,看什么都没意思,当编辑也没意思,别人想要
的好东西在我全没意思。我倒是挺想一个人到处流浪,遇见什么都无所谓,独身、嫁人都无所谓。我妈说她特别喜欢混血的小孩儿,我说,我给你生一个吧。
我妈骂我胡说,其实没准儿哪天我就真给她领回来一
个。”咪的话让我从心里往外的发冷。看着她那娇小恬静的样子,我真觉得生活太可怕了!我喜欢咪,一直喜欢,像她是我的妹妹。又不全是,后来的咪简直成了一个哲学家,不,不像哲学家,像一个小鬼魂儿,没有她不知道的。她总是令人瞠目结舌地侃侃而谈,头头是道,说出的全是鬼灵鬼灵的哲理。我奇怪她那小脑瓜是怎么长的!
这些,顾城当然不知道。英儿给他的信中,都是纯净甜美的诗句。不过这些都是我后来才知道的,英儿从来也不把他们具体的细节告诉我,那是她自己的事情。她把一生一世的精神世界保存在顾城和她的信里,而她的肉体的确是脱离精神自行其是的。她活成了脱节的人。面对她那可怕的平静和对一切表现出的冷淡,我知道她的确不可救药。顾城跟她之间那座精神的高峰横在她的记忆里,使她不能真正地走进世俗。她已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了。
那时,顾城还是原来的顾城,英儿给他的幻想太多了,这对他无疑是一种鞭策,使他在童话的幻想中越跑越远。
顾城在新西兰选择了这个小小的岛屿,他像孩子一样地醉心于返朴归真的梦。其实他那时如果去德国等地的大城市靠演讲和写作挣钱,会比在这个艰苦的地方靠双手养活自己容易得多!他心里只想着英儿,他想给她创造一个世外桃源。他以为英儿也会喜欢这一切,因为英儿一直在信中迷恋他所做的一切。顾城疯了一样地拼命节省,从嘴里省钱,他要把英儿从她信中描绘出的痛苦中解救出来,和她一起,享有刀耕火种的纯净、土生土长的乐趣。在这个远离尘世喧闹、繁华的地方重塑自己的灵魂。而这一切,离英儿是多么地遥远啊!
P71-7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