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手正版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园网络传播圈研究 张瑜 清华大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二手正版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园网络传播圈研究 张瑜 清华大学

20.27 2.6折 79 八五品

库存3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瑜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559368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9元

货号9787302559368

上书时间2024-08-30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瑜,清华大学工学学士、法学博士,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首届“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017年度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

目录
导论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发展 001

节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发展 001

一、应对互联网的挑战 002

二、主动建设网络阵地 005

三、自觉营造网络环境 007

四、迈入新媒体的时代 010

第二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 014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014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 017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特点 023

章 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理论与实证 027

节 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基本概念 028

一、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定义 028

二、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表现 030

三、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特性 034

第二节 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存在性 043

一、基于校园 BBS平台的实证分析 043

二、基于微信社交网络的实证分析 053

第三节 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成因 063

一、作为信息渠道的媒介选择机制 063

二、作为交往平台的社会连接机制066

三、作为文化空间的社群凝聚机制 070

第四节 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073

一、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载体 074

二、连接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纽带 076

三、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导向的阵地 080

第二章 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信息内容研究 085

节 信息内容的特点及其影响 086

一、信息内容的特点 086

二、学校信息环境的变化 090

第二节 三种类型信息内容的传播规律分析 092

一、新闻类信息内容的传播途径与特点 093

二、评论类信息内容的传播特点与机制 105

三、理论类信息内容的传播载体与规律 116

第三节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内容建设 138

一、加强新媒体时代校园新闻舆论引导工作 139

二、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新媒体影响力 153

三、加强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167

第三章 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交往场域研究 181

节 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交往场域 182

一、从交往的视角认识社交网络环境 182

二、校园社交网络环境中的交往场域类型 184

第二节 对不同类型交往场域的实证考察 186

一、师生关系场域 187

二、熟人关系场域 198

三、陌生人场域 211

第三节 立足社交网络的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221

一、认知社交网络中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生态 221

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联动机制 224

三、立足网络场域进行突发事件的综合应对 231

第四章 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用户主体研究 240

节 大学生网络用户群体的类型划分 241

一、对大学生群体类型和层次的已有研究 241

二、网络环境带来大学生群体类型的新变化 243

第二节 不同类型学生群体的网络行为 245

一、年级群体 245

二、学生干部群体 256

三、网络沉默者与活跃者群体 263

四、其他类型群体的状况 277

第三节 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81

一、增强对年级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281

二、发挥骨干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285

三、提升对重点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力 290

第五章 基于校园社交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93

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网络观 293

一、互联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技术 294

二、互联网建构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 296

第二节 “+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98

一、以教育内容为中心的模式 299

二、以网络载体为中心的模式 300

三、以教育对象为中心的模式 302

第三节 “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304

一、师生情境模式 305

二、同辈情境模式 308

三、社会情境模式 311

参考文献 316

后记 325

内容摘要
网络社会的崛起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青年大学生是党的事业接班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充分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互联网上赢得青年,这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要求,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课题。本书以网络建设比较完善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在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核心理论,并对基于校园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展开深入研究。

主编推荐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研究》在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核心理论,并对基于校园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展开深入研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