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行我述
  • 我行我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行我述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17.33 3.0折 58 全新

库存9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孤竹墨著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09012673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582517

上书时间2024-07-27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代顾宪成这副对联,既有诗意,又有哲理,曾经指引着千百万读书人铭心立志。笔者年轻时也颇受这副对联的激励,养成了不避风雨、终身学习、家国情怀的人生态度。

 

20世纪80年代初,受“科学的春天”指引,我成为“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理工男;参加工作后,没有“学而优则仕”,便“工而优则管”,逐渐走上企业管理的岗位。趴图板、走车间、蹲工地,做基层工程师时的三项修炼,使我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会、总结、培训,做管理工作时的三个功夫,使我养成了缜密思考的习惯。弗雷德里克·泰勒、彼得·德鲁克、吉姆·柯林斯、拉姆·查兰、杰克·韦尔奇、大前研一、稻盛和夫、任正非、陈定国、陈春花,这些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家和实践家,将我对企业管理规律的认识从感性提升到知性,再上升到理性。

 

管理不仅是科学,也是哲学,更是艺术。企业管理不仅需要理性思维,也需要感性思维、类比思维、系统思维。文学、历史、哲学,是我工作之余的*爱。学生时期,徜徉在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古文观止等的优美意境之中,钟情于李白、陆游、李清照、*、郭小川的诗风。基层工作时期,探寻儒释道中国文化之精微,尊孔孟;读俄罗斯、法兰西名著,陀思妥耶夫斯基为*爱。管理企业时期,倾心中国历史典籍,*佩服“两司马” (司马迁、司马光);涉猎西方学术历史,*欣赏“三大德”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阿基米德)。

 

古今中外,仁人志士都追求“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社会对一个人的评价,也是从事功、道德、文章三个角度进行评判。但在我看来,所谓的“三不朽",伟人自有伟人的标准,庶民也有庶民的标准,伟人有伟人的傲岸,庶民有庶民的平实。大人物立大功,帝王将相如唐宗宋祖、张良诸葛;大人物立大德,圣贤师表如孔丘孟轲、伯夷叔齐;大人物立大言,如韩柳文章、李杜诗篇。庶民亦可有自己的事功道德文章。其实,敬业乐群、家庭和睦就是事功;心口如一、自立立人就是道德;能够把生路和心路这两条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真诚地写出来,就是立言。

 

我辈庶民,如果纠结于难以修成伟人一样的道德,难以做成伟人一样的事功,不敢立下片言只语,那样的人生岂不愁苦?世界岂不单调?雁过留惊声,鸿爪踏雪泥,我辈庶民亦可立言,贻笑大方又如何!

 

感谢出版社众朋友的交流与合作,感谢杨婷女士和童雪梅女士把纷乱散落的文章集成了几个系列。

 

商务,英文即business。商务人士,英文即businessman。细究起来,都脱不开“忙” (busy)这个核心意思。商旅匆匆,风声、雨声满耳,读书声渐少;年过半百,家事、商务分心,天下事无暇走心,又岂能专心?书无法多读,心无暇多想,致使文思迟钝、文笔生疏。

 

庄子叹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贤得大道尚且怀素抱朴,我辈窥一斑而摇唇鼓舌,虽不免浅薄,却也是真情实感。我行我述,无问西东。

 

 孤竹墨



 
 
 
 

导语摘要
 孤竹墨先生可以说是一位杂家,理工科出身,却文科生更懂中国传统文化;工作之后走上企业管理岗位,又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的专家。
在文学方面,孤竹墨先生倾心中国历史典籍,不断探寻儒释道中国文化之精微;在管理企业方面,他认为管理不仅是科学,也是哲学,更是艺术。
孤竹墨先生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不同的是,伟人有伟人的标准,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标准。对普通人而言,敬业乐群、家庭和睦就是事功;心口如一、自立立人就是道德;能够把生路和心路这两条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真诚地写出来,就是立言。
每个人都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踽踽而行,我行我述,无问西东。

商品简介

本书是一位世界500强企业高级管理者的心路历程。

 

全书分为六辑:

 

彳亍而行:行万里路,在时空变幻中体味历史和人生。

 

常读常新:读万卷书,在经典解读中力求经世和致用。

 

尚友千古:结交万友,在历史烟尘中领略责任和崇高。

 

事不过三:三生万物,在交叉对比中揭示人情和事理。

 

管事理人:知行合一,在管理实践中提炼法则和经验。

 

诗词歌赋:抒情言志,在长短韵律中留存即时的景趣、情趣、意趣、志趣。



作者简介
孤竹墨,河北昌黎人氏,1984年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后入职央企,八年图板生涯后转入某大型集团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现为该大型集团企业不错管理者。昌黎,古代属孤竹国,是中国古代大贤伯夷和叔齐的国度;孤竹国人姓墨,是黄帝的后裔,殷商人的宗室。孤竹墨者,虽在商旅,手不释卷,推“横渠四句”为中国士大夫精神之根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身处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巨变之中,每一位亲历者都有不一样的心路历程。文学即人学,相信读者能通过本书体会一位当代知识分子在社会巨变中的淡定从容与社会担当。

目录
本书是一位世界500强企业高级管理者的心路历程。全书分为六辑: 彳亍而行: 行万里路, 在时空变幻中体味历史和人生。常读常新: 读万卷书, 在经典解读中力求经世和致用。尚友千古: 结交万友, 在历史烟尘中领略责任和崇高。事不过三: 三生万物, 在交叉对比中揭示人情和事理。管事理人: 知行合一, 在管理实践中提炼法则和经验。诗词歌赋: 抒情言志, 在长短韵律中留存即时的景趣、情趣、意趣、志趣。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位世界500强企业高级管理者的心路历程。全书分为六辑:彳亍而行:行万里路,在时空变幻中体味历史和人生。
常读常新:读万卷书,在经典解读中力求经世和致用。
尚友千古:结交万友,在历史烟尘中领略责任和崇高。
事不过三:三生万物,在交叉对比中揭示人情和事理。
管事理人:知行合一,在管理实践中提炼法则和经验。
诗词歌赋:抒情言志,在长短韵律中留存即时的景趣、情趣、意趣、志趣。

主编推荐

孤竹墨先生可以说是一位杂家,理工科出身,却文科生更懂中国传统文化;工作之后走上企业管理岗位,又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的专家。

在文学方面,孤竹墨先生倾心中国历史典籍,不断探寻儒释道中国文化之精微;在管理企业方面,他认为管理不仅是科学,也是哲学,更是艺术。

孤竹墨先生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不同的是,伟人有伟人的标准,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标准。对普通人而言,敬业乐群、家庭和睦就是事功;心口如一、自立立人就是道德;能够把生路和心路这两条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真诚地写出来,就是立言。

每个人都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踽踽而行,我行我述,无问西东。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彳亍而行记得年轻时看过朋友的一句诗——“心路和道路划着十字路口,我边跑边喊,错了,错了!”表达的是青春期时徘徊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情绪,灵魂在飞,却带不动肉体。
每个人的一生其实都在走着两条路。一条是日日踏足的生活之路,或是日复一日公司与家庭之间的两点一线,或如天马行空般异地穿梭,姑且叫它“生路”。还有一条是心智成长之路,或日日渐修终至大彻大悟,或虽百转千回仍保赤子之心,姑且叫它“心路”。
生路是显性的,凡是走过,必留痕迹;而心路是隐性的,只有有心人才会不时反顾。大文学家、
大思想家苏东坡有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
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不管你走过什么样的人生,两条路上都会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
彳(chi)亍(chu),这两个字最能诠释人的一
生中在两条路上的状态。
彳亍的意思为慢步行走或时走时停,比喻心有所属而又犹疑不定的样子,如
唐朝柳宗元的“彳亍而无所趋”、明朝袁宏道的“欲归心彳亍”等。
我们彳亍而行。蹒跚学步的孩童,在父母关爱的视线中彳亍而行;英姿勃发的少年,对世界充满好奇,在目不暇给的“山阴道上”彳亍而行;学海行舟的青年,在知识的海洋中彳亍而行;而立之年,人们徘徊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彳亍而行;不惑之年,人们在生活与工作赋予的各种角色中穿梭,彳亍而行;知天命之年,人们在天人交战之中心游万仞,彳亍而行;耳顺之年,人们挣脱名利的牢笼,闲庭信步,彳亍而行;耄耋之年,人们不再东奔西跑,在画地为牢中仍彳亍而行,直到生路和心路戛然而止。
我们彳亍而行,是因为前方的路况不甚明朗。
有的路看似平坦,人们反而因大意而失足,唐代杜荀鹤的《泾溪》就有总结:“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
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有的路看似很难,但下定决心总会走得通,你要想办法钻进去,所谓“头过身就过”。有的地方看似没有路,但你必须闯出一条路,鲁迅先生说:“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们彳亍而行,也因为生路和心路在方向上看似不一致,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位朋友的那句诗。只有等我们活到一定年纪,这个矛盾才可能解决,至少不会再纠结于这个矛盾。京剧大师盖叫天晚年明白了“慢就是快”的道理,也是应了中国文化中“欲速则不达”的古训。著名作家毕淑敏给大学生的回答是“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但她又补充道:“但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
确立一个意义。”我对毕淑敏前后两句话的解读是:人生的意义就是生命的过程。
我最敬仰的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号放翁,梁启超赞他是“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放翁叫我最心疼的两句诗是“慷慨心犹壮,蹉跎鬓已秋”。相比之下,日本人松尾芭蕉的俳句“路远人已老,茫茫四野皆枯草,新梦仍缭绕”更达观一
些。弘一大师临终之言“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读罢使我对生死之义释然。生路的尽头是奈何桥、叹息桥,想起来昏暗;心路的尽头却是阳关道、天心月圆,给人慰藉,让人神往。
生路上的奈何桥想起来昏暗,心路上的阳关道则能给人慰藉,那就在彳亍而行中让心路奔向阳关道吧!
前人讲“求知有三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结交万友。据说古代每卷书有2000~3000字,那么万卷书就相当于100~200本现代印刷书籍,按照现今的阅读水平,算上纸质书、电子书,喜欢读书的人是可以做到的。至于行万里路,如果步行、
骑行、车行、飞行都算作行的话,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也都不在话下。而结交万友,在信息技术时代,如果把有过互动的人都算作“朋友”的话,也不算夸张。
“别人的火,照不亮你自己前行的路。”不知这是哪位禅师的偈语。从识文断字算起,我自己走过了半个世纪的生路和心路,足迹遍及神州各地,五大洲也都去过,广见博识的同时,心路也不断拓宽。接下来的后半生,我倒是期望自己,让心路为生
路指引,共同指向那个给人慰藉的阳关道。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