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教师的建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给教师的建议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21.12 4.6折 46 全新

库存43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B.A.苏霍姆林斯基

出版社长江出版社

ISBN9787549280315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6元

货号11359292

上书时间2024-06-27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直至去世,担任他家乡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也译作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 在他近30年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岗位上,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孜孜不倦地写出蜚声海内外的教育专著40多部。苏霍姆林斯基也是我国教育领域内享有极高声望的外国知名教育家之一。

目录
建议一:个性化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   /   007
 建议二:时间到底从哪儿来?老师一天只有24小时   /   012
 建议三:谈谈教师充实健康的精神生活   /   014
 建议四:在日常工作中预防神经衰弱   /   018
 建议五:对待学生要充满善意   /   022
 建议六:教育过程中,究竟是谁在教育儿童   /   026
 建议七:教师掌控时间和教学环节息息相关   /   030
 建议八:让学生牢记基础知识   /   032
 建议九:提升学生思维力,需要双重教学大纲   /   035
 建议十:说一说如何帮助落后学生   /   038
 建议十一:学习知识既是目的,更是方法   /   041
 建议十二:如何获取新知识   /   043
 建议十三: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   /   045
 建议十四:给未来教师的建议   /   047
 建议十五:学新教材的第一课   /   050
 建议十六:上课的第一步是分析新教材   /   052
 建议十七:把检查家庭作业变成学生的思考活动   /   054
 建议十八:评分要有分量   /   056
 建议十九:怎样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复习   /   058
 建议二十:批阅作业的窍门   /   060
 建议二十一:积极安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   062
 建议二十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064
 建议二十三:用阅读扩充知识面   /   065
 建议二十四:阅读可以帮助差生开拓智力   /   067
 建议二十五:能力和知识不能失衡   /   068
 建议二十六:如何让学生感兴趣   /   071
 建议二十七: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   /   074
 建议二十八:将智力活动和学生自尊感结合   /   078
 建议二十九:关于学生的智力活动   /   080
 建议三十:减少过重的负担,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   082
 建议三十一:让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   /   084
 建议三十二:让每个学生都有喜欢做的事   /   086
 建议三十三:劳动可以教育学生   /   088
 建议三十四:知识传播与参与社区生活   /   091
 建议三十五:怎样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   093
 建议三十六:对教一年级的教师的建议   /   096
 建议三十七:对刚参加工作的教师的建议   /   097
 建议三十八:提升学生的思维力和智力   /   099
 建议三十九:珍惜青少年的记忆力   /   100
 建议四十:培养学生喜欢上画画   /   102
 建议四十一:训练学生流利地书写   /   104
 建议四十二:学生左右手都能工作   /   106
 建议四十三:动手和智慧的关系   /   108
 建议四十四:如何获得其他老师的经验   /   110
 建议四十五:如何才能让孩子喜欢上学习   /   112
 建议四十六:给复式教学老师的意见   /   115
 建议四十七:老师应该写些什么计划   /   117
 建议四十八:有关老师写工作笔记的意见   /   119
 建议四十九:如何养成脑力劳动中的自律性   /   121
 建议五十:要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工具   /   125
 建议五十一:学生学业太重的原因是什么   /   128
 建议五十二:如何让学过的知识“动起来”   /   131
 建议五十三:学生为何感觉越学越难呢   /   135
 建议五十四:渴望学习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   139
 建议五十五:新入学孩子如何适应学习   /   143
 建议五十六:使孩子们心中诗的旋律响起来   /   148
 建议五十七:思想训练——开启大自然的旅程   /   153
 建议五十八:按照季节性安排学习   /   156
 建议五十九:认字教学与图画教学结合起来   /   158
 建议六十:一定要让少年学会阅读   /   161
 建议六十一:将学生带到思考的世界中   /   164
 建议六十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脑力活动   /   167
 建议六十三:研究性学习法:让学生独立思考   /   171
 建议六十四:劳动和智力发展的关系   /   175
 建议六十五:通过劳动发掘才能和爱好   /   179
 建议六十六:小学的基础教育   /   183
 建议六十七:教学中的刻意记忆和理解性记忆   /   186
 建议六十八:鼓励学生尝试“超纲”   /   189
 建议六十九:使用何种教学法   /   191
 建议七十:初中时期智力活动的特点   /   195
 建议七十一:高中时期思维活动的特点   /   199
 建议七十二:学生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   202
 建议七十三:教师要守护学生的信任   /   207
 建议七十四: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   209
 建议七十五:教反应迟钝的学生解应用题   /   212
 建议七十六:让一个“差生”头脑开窍   /   215
 建议七十七:“教育”与“自我教育”   /   222
 建议七十八:让水源保持清洁   /   228
 建议七十九:关于“全面发展”的一些建议   /   234
 建议八十: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关心孩子的健康   /   242
 建议八十一:阅览室,思考的阵地   /   245
 建议八十二:给我们的“家长培训班”的建议   /   248
 建议八十三:父母如何统一行动教育孩子   /   250
 建议八十四:如何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   /   254
 建议八十五:乡村学校的重要使命   /   260
 建议八十六:关于教师的教育素养   /   262
 建议八十七:关于教育理念保持一致的问题   /   269
 建议八十八:怎样听课和进行课程分析   /   272
 建议八十九:引导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   /   283
 建议九十:进修经历,以及办学经验   /   287
 建议九十一:对和谐教育的一些观点   /   291
 建议九十二:增强美德的吸引力   /   296
 建议九十三:劳动素质与全面发展   /   298
 建议九十四:教师的权威表现在哪些方面   /   302
 建议九十五:提倡教师做一些科研工作   /   304
 建议九十六:“差生”应该怎样教育   /   308
 建议九十七:怎样让学生热爱劳动   /   313
 建议九十八:如何对抗懒惰   /   321
 建议九十九:课堂教学工作与课外阅读活动   /   324
 建议一百:提升教学品质的几个疑问   /   328

内容摘要
个性化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

在学校里,难免会遇到一些学习落后、考试不及格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到了二、三年级,教师仍然会对他们毫无办法,只好对这种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这种现象是怎么出现的呢?原因在于,学校教育的最重要原则是——针对每一个特点不同的学生,在智力上的教育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果教师做不到这样的个性化教育,就会出现上述的问题。

举个例子,所有的孩子在7岁刚入学的时候,让他们做一些相同的体力活动,比如提水,可能会有一个孩子力气小,只能连续提5桶,就一点力气也没有了;而另一个孩子力气大,却可以连续提20桶水。假如一个孩子身体比较差,我们却要求他也要连续提20桶水,孩子的身体就会累出问题来,第二天他的身体就会变得特别虚弱,甚至会因此受伤住进医院去。

我们容易理解,每个孩子的力气大小不同;与此类似,每个孩子智力发育的程度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对新教材、知识接受得快一些,并能快速地掌握、记牢;有的对教材领悟能力慢一些,开始看不懂,也记不太清。但是,在以后的学习发展中,也不乏后一种学生后来居上,学习能力发展得越来越好,反而比一开始学习好一些的学生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是抽象存在的;在教育研究的理论里,也不可能存在普遍适用的规律,能机械地套用到所有的学生身上。根本没有什么法宝,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学习上取得很好的成绩。就学习来讲,所谓好成绩压根就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5是满分的话,有的学生要达到满分才是成功,而有的学生能达到“3就是不错的成绩。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明确每个人达标的基准:每一个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最高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成绩,怎么教育才能使他的成绩和综合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教育方法中,这是非常重要的前置因素。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以他能够努力达到为标准,不能要求他去做无法做到的事情。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有不同的标准和看法,以此为标准来提出要求,才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至于教学大纲,不管是什么学科,都只是包含了一定的知识水平,划定了一个学习的范围,而没有考虑到个性化的学生之间的不同。而实际上,不同的孩子,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才能达到考纲要求的学习水平。在一年级时,有的孩子已经可以完全独立地读懂应用题,解出答案;有的孩子有可能要到二年级甚至三年级后,才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加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通过不同的途径,引导不同的孩子逐渐向教学大纲规定的水平学习和进步,对其间要经历的各种阻碍和困难心中有数,最终使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开发都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学需要技巧,要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力,发挥每一个孩子的智力,使他可以在智力开发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在具体的操作中,学习过程中涉及的智力活动和课程作业,以及学习本身所需的时间,都要因人而异。有这种经验的教师,即使在同一节课上,他也会灵活地给学生布置作业,可能会给一个学生留两三道甚至四道应用题,给另一个学生只布置一道应用题的作业;让有的学生尝试做灵活多变的复杂应用题,有的学生则只需要做相对容易理解的简单应用题;给这个学生布置一些写作文等创造性的语言作业,给另一个学生留的作业则是鉴赏一部文艺作品,写一些感悟。

在这样有个体区别的教学方法下,所有的学生都会取得进步,只不过是每个学生成长、进步的速度不一样而已。当孩子完成作业之后,会得到正反馈的评分,从评分中,他看见了自己的劳动和努力所带来的鼓励,学习变成了一件给他精神上创造极大的满足的事情,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进步所带来的欢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也会形成一种正向作用的反馈,他们处在相互关心、团结互信的状态。在学生眼里,教师不再是严厉、高高在上的领导者,成绩和评分也不再是冷冰冰只会让人畏惧的一项考核。学生如果遇到问题,自然就可以没有顾虑地向教师反映:……



精彩内容
《给教师的建议》是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经典著作。作者从17岁开始投身教育工作,将一生心血全部倾注在教学前线。他的教育理念符合教育学的底层逻辑及学生心理成长规律,他的著作更被称为“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倡导的“个性全面发展”“培养真正的人”等众多理念极具超前意义。
 本书中的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掀起学习热潮并延续至今。书中的给教师的建议,既有生动、鲜活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本书为中小学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棘手问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诸多可行性建议。

媒体评论
1. 知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代表作!畅销三十多年来的扛鼎之作!几代教师内部口碑传阅推荐的教育经典名著!
  2.本次出版逐字逐句全新精编精译、数次打磨,去除原书因年代背景不适内容,保留补充其思想zui精华部分。
  3.深度洞察天性、理解学生内心、认识客观规律,书中倡导“相信每一个孩子”“个性全面发展”“培养真正的人”等理念具划时代意义。
  4.在让人感慨万千的教育故事中真正理解教育,诠释教师成长密码,让复杂的教育问题变得简单!
  5.“在新中国教育历 ,有许多外国教育家对我们产生过影响,但是真正对一线教师影响zui深刻、zui持久的外国教育家,无疑非苏霍姆林斯基莫属。”——朱永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