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 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 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61.7 5.7折 108 全新

库存40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左民安

出版社华语教学出版社

ISBN9787513821827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11326572

上书时间2024-06-27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左民安(1935年~1987年)山东莱阳市人,1959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到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担任古代汉语的教学工作,1962年以后一直在宁夏大学中文系任教。在从事古代汉语教学的同时,致力于文字学和训诂学的研究,主要著有《细说汉字》(原名《汉字例话》和《汉字例话续编》)、《汉字部首讲解》、《写作纵横谈》等专著,以及《浅谈段玉裁对〈说文〉的研究》、《王念孙校雠学初探》、《训诂学漫谈》、《辞书编纂与古籍整理刍议》等论文数十篇。

目录
 目录: 序一… 陆宗达 Ⅵ 序二… 李学勤 Ⅶ 前言…………… Ⅸ 汉字概说……… Ⅺ 正文…………… 1 一 部 ………… 1 一丁/1 七十/2 上下/3 不五/4 屯廿/5 无世/6 丘丙亚/7 吏毕/8 百/9 西亟/10 乙 部………… 11 乙/11 气/12 人 部………… 12 人/12 匕/13 千仁/14 仆介/15 从/16 化厃/17 比/18 仔付/19 北尼/20 企伏/21 伐/22 休众/23 传佃/24 位/25 何余/26 依/27 臽侪/28 卓臾/29 侯侵/30 保/31 爽僚/32 疑/33 儿 部………… 33 儿/33 兀允/34 元兄/35 先光/36 尧克/37 竞/38 竟/39 几 部………… 39 几/39 八 部………… 40 八/40 小分/41 公少/42 兮半/43 入 部………… 43 内/43 又 部………… 44 又/44 及友/45 双/46 反支/47 父/48 刍史/49 右皮/50 争/51 事叔/52 受/53 力 部………… 54 力协/54 助/55 劲男/56 勇/57 刀 部………… 57 刀/57 刃/58 勿卯/59 刑刖/60 列则/61 创色/62 删利/63 到剐/64 剑契/65 劓/66 卜 部………… 66 卜/66 占兆/67 贞/68 冫 部………… 68 冬/68 冰/69 冶冽/70 厂 部………… 71 厂历/71 原/72 厚/73 匚 部………… 74 匚也/74 区匠/75 曲匿/76 广 部………… 77 广庆/77 床庚/78 庞庶/79 麻/80 子 部………… 81 子孕/81 孙孛/82 孝乳/83 孟学/84 弓 部………… 85 弓/85 引弹/86 马 部………… 87 马驭/87 驱/88 驹驾/89 幺 部………… 90 幺/90 纟 部………… 91 纟丝/91 纠级/92 乱系/93 经/94 幽/95 绝素/96 索继/97 悬率/98 辔/99 士 部………… 99 士/99 宀 部……… 100 宀六/100 宁宁(贮)/101 向/102 宅守/103 安宋/104 灾宗/105 官定/106 宜宝/107 实审/108 客室/109 宦/110 宫宰/111 家宾/112 宿寅/113 寇寐/114 寒寝/115 寡/116 夕 部……… 117 夕夙/117 多夜/118 梦/119 夂 部………… 119 夂/119 各麦/120 夏舞/121 夊 部………… 122 复处/122 夔/123 亼 部………… 123 亼/123 今仓/124 乎/125 令会/126 合命/127 舍/128 禽/129 彳 部……… 130 彳卫/130 后/131 行役/132 彻往/133 得/134 御德/135 弋 部……… 136 弋/136 丸 部……… 137 丸/137 尸 部……… 138 尸尾/138 屋尿/139 屎/140 己 部……… 140 己/140 巳导/141 异/142 

内容摘要
     汉字概说 任何一种文字都是代表有声语言的,这是世界上一切文字的共性。它们都是以语言为基础,依赖于语言的产生而产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方块汉字,就是以汉语为基础而产生的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紧密相连,可以这样说,没有汉字就没有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辉灿烂的文化。一、汉字的创造及其特点 汉字是谁创造的?在我国历史上,历代的观点认为汉字是仓颉个人所造。比如在((路史·禅通记》中说,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在《春秋元命苞》中说,仓颉“生而能书”。简直把仓颉说成一个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 然而,考古科学的种种发现,却愈来愈多地证明汉字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成果。我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创造了汉字,“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鲁迅:《门外文谈》。是干百万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使汉字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不断地孕育、创造、选炼、发展起来的。 关于汉字的产生年代,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说汉字产生于夏代(公元前2100多年),距今四千多年。也有人说汉字产生于商代(公元前1600多年),距今三干多年。可是1972年以后的近期新研究成果,则是以西安半坡村遗址为汉字产生的标志。半坡遗址陈列室的那些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和彩陶上的花纹是根本不同的。“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说是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从这些刻画符号看:,它们都是单个的独立体;第二,有类似笔画的结构;第三,它们尽管都是草率急就的,但已经具备了汉字的雏形。比如《说文解字》说:“家,居也。”既然是居,那就应该是人居,可是为什么“一”(古代的屋子)内有“豕”(猪)呢?难道“家”是养猪的吗?当我们看了半坡村遗址后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在母系氏族社会,猪巳开始家养了。由此可见,这个“家”字,在六干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孕育了,两千年以后发展成为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家”字。 197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用同位素碳十四(C14)测定半坡遗址距今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这也正是汉字的历史。所以,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世界上的文字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说来可以分为表意和标音两大文字体系,而汉字则属于表意文字。所谓表意文字,就是文字与语言的语音方面不发生直接联系,每一个字只是表示一个音节,不能明确表示读音,但一个字的本身就能表示一个意思。如“旦”字的上部是“日”,下部是地面(或水面),从地面上升起太阳,是表示早晨的意思。也正因为如此,同一个文字符号可以代表两种语言里的同一个词,而读音接近不同,比如方块汉字的“日”字,是画一个圆圈、中间加上一个圆点,很像一个太阳,而古埃及也是用这个文字符号表示太阳,只是读音不同。也正因为表意文字具有和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的特点,所以它就有可能用来代表不同民族的语言,如我们的邻邦日本、朝鲜等国家都曾经借用汉字作为他们的书面交际工具。 P6-8

主编推荐
 专业严谨,语文学字文化爱好者、研究者得力助手! 本书作者毕生从事古汉语研究及教学工作,著述丰硕且在业界影响力巨大,古汉语及训诂学领域大家陆宗达、李学勤皆为本书做序力荐,书中《汉字的结构》部分还曾入选香港中学语文课本,可指导语文教学和汉字研究。 旁征博引,历史、文学、古诗词、传统文化广泛涉猎! 书中讲述1000个汉字从甲骨文到现代简化字的演变过程,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汉字,通过大量的历史典故、文学经典、名言名句、古诗词乃传统文化等举例,使讲述更加直观生动,看似讲汉字为主,实则广泛涉猎,针对当下的“大语文”学有意想不到的指导效果。 讲述生动,普通读者也可轻松阅读! 作者常年工作在中文教学一线,知道怎样将枯燥晦涩的文字学、训诂学知识转化到普通读者也能理解接受,书中文字除引文外,都直接浅白,难懂之处往往举例说明,化解读者心中疑惑,尽可能减少读者阅读障碍。 插图巧妙,帮助理解! 全书460余幅插图,选配用心巧妙是随文出现在恰当之处,将生僻抽象的汉字转化为画面感十足的图像,再配合文字注解,使读者理解起来更容易,同时增加阅读兴趣。 

精彩内容
 这是一本介绍汉字基本知识的通俗读物。原书曾以《汉字例话》、《汉字例话续编》刊行于世,深受读者喜爱。现将两册合于一本,改为现书名出版,并选配了与内容相关的460余幅插图。全书以1000个有代表的常用汉字为例,分别说明了它们是如何由甲骨文、金文向小篆、楷书、简化字演变的;同时通过形体分析,具体地解释了每个字的字形与字义的内在关系;还以古代诗文中的例句为证,述及了每个字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并对某些容易认错、读错、用错的字,分别从形、音、义等方面作出比较,指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错误的方法。该书有助于提高读者阅读古代诗文和正确使用文字的能力;对从事语文教学的人来说,也是一本很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媒体评论
本书是一部通俗的《说文解字》,阅读此书全无枯燥单调的感觉,它好像是一位饱学的老师,在向你深入浅出、趣味盎然地传授文字知识。     《细说汉字》一书文笔生动,选例富于趣味,使本来非常专门枯燥的文字学知识为众多读者所接受。借这部书把文字学传播到学习和使用汉字的社会大众中去,是作者左民安同志多年的愿望,也将使他的辛勤工作长远为大家所纪念。
民安研究古汉语,尤于文字训诂见其功力,且能博综典籍,究其奥义。全书首列甲文、铭识、古篆、楷书、简化字,阐述形体之发展演变、形义关系;次及经典诗文,以明其用;对世人易误之形、音、义,亦均指明其因与纠正之法。条例清晰,深入浅出,其裨后学之功大矣。
    ——陆宗达(训诂学家) 
    《细说汉字》一书文笔生动,选例富于趣味,使本来非常专门枯燥的文字学知识为众多读者所接受。借这部书把文字学传播到学习和使用汉字的社会大众中去,是作者左民安同志多年的愿望,也将使他的辛勤工作长远为大家所纪念。
   ——李学勤(古汉语研究学者)
    本书是一部通俗的《说文解字》,阅读此书全无枯燥单调的感觉,它好像是一位饱学的老师,在向你深入浅出、趣味盎然地传授文字知识。
    ——读者
    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种专门的知识,而且宛若看到了我们古代民族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民俗图画和特定条件下的历史状况。
    ——读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