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62.62 6.4折 98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虹,马春生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8123661

出版时间2020-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1264396

上书时间2024-06-27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虹,中北大学机械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马春生,中北大学机械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工程制图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目录
第1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3 1.1投影法3 1.1.1投影法的概念3 1.1.2投影法的分类3 1.1.3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4 1.2物体上点的投影5 1.2.1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5 1.2.2点的三面投影5 1.2.3点的笛卡儿坐标和三面投影的关系6 1.2.4三面投影体系中点的投影规律6 1.2.5特殊位置点的投影7 1.2.6两点的相对位置7 1.2.7重影点8 1.3物体上直线的投影9 1.3.1直线的投影9 1.3.2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9 1.3.3直线上的点11 1.3.4直线的迹点12[1]1.3.5直角三角形法求解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对投影面的倾角121.3.6两直线的相对位置14 1.3.7直角投影定理16 1.4物体上平面的投影17 1.4.1平面的表示法17 1.4.2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18 1.4.3平面上的点和直线21 1.4.4平面上的特殊位置直线23 1.5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24 1.5.1平行关系24 1.5.2相交关系27 1.5.3垂直关系30 第2章投影变换34 2.1概述34 2.1.1投影变换的目的34 2.1.2投影变换的方法34 2.2换面法35 2.2.1新投影面的选择原则35 2.2.2换面法的作图规律352.2.3换面法的6个基本作图问题36 2.2.4换面法的应用实例39 2.3旋转法42 2.3.1旋转法的基本概念42 2.3.2旋转法的作图规律42 2.3.3旋转法的6个基本作图问题43 第3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46 3.1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46[1]3.1.1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2008)46 3.1.2比例(GBT 14690—1993)48 3.1.3字体(GBT 14691—1993)49 3.1.4图线及其画法(GBT 17450—1998、GBT4457.4—2002)50 3.1.5尺寸注法(GBT 4458.4—2003)52 3.2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55 3.3几何作图57 3.3.1作正六边形57 3.3.2斜度与锥度57 3.3.3圆弧连接58 3.3.4椭圆的画法60 3.4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作图步骤60 3.5徒手绘图62 3.6平面图形构型设计64 第4章计算机绘图基础67 4.1AutoCAD 2013基础知识67 4.1.1AutoCAD 2013的启动67 4.1.2AutoCAD 2013的工作界面67 4.1.3文件的基本操作704.1.4图形显示控制71 4.1.5调用软件的帮助系统71 4.2基本绘图命令71 4.2.1AutoCAD命令输入72 4.2.2AutoCAD数据输入72 4.2.3基本绘图命令73 4.3精确绘图辅助工具77 4.3.1正交与极轴77 4.3.2临时对象捕捉78 4.3.3自动对象捕捉79 4.3.4对象追踪79 4.3.5动态输入80 4.4常用的编辑命令80 4.4.1构造选择集80 4.4.2常用图形编辑命令81 4.5图层和对象特性88 4.5.1图层88 4.5.2对象特性的修改89 4.6AutoCAD绘制平面图形91第5章立体93 5.1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935.2平面立体94 5.2.1棱柱94 5.2.2棱锥95 5.3曲面立体96 5.3.1圆柱96 5.3.2圆锥98 5.3.3圆球99 5.3.4圆环100 5.3.5组合回转体100 5.4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截交线101 5.4.1平面立体的截交线102 5.4.2回转体的截交线103 5.5直线与立体相交112 5.5.1积聚性法求贯穿点112 5.5.2利用辅助平面法求贯穿点113 5.5.3用换面法求贯穿点114 5.6两立体表面相交——相贯线114第6章组合体视图1266.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形体分析126 6.1.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126 6.1.2组合体的形体分析128 6.2画组合体的视图130 6.2.1形体分析法画图130 6.2.2线面分析法画图132 6.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33 6.3.1基本体的尺寸标注133 6.3.2带切口基本体的尺寸标注134 6.3.3常见典型形体的尺寸标注134 6.3.4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35 6.4读组合体视图138 6.4.1读图的基本知识138 6.4.2读图的方法141 6.5组合体的构型设计147 6.5.1组合体的构型基本原则1486.5.2构型的基本方法149 6.5.3构型设计举例150 第7章轴测图152 7.1轴测图的基本概念152 7.1.1轴测图的形成152 7.1.2轴间角及轴向伸缩系数152 7.2正等轴测图153[1]7.2.1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153 7.2.2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154 7.2.3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画法155 7.3斜二轴测图158 7.3.1斜二等轴测图的轴间角及轴向伸缩系数158 7.3.2斜二等轴测图画法举例158 7.4轴测投影图的尺寸标注159第8章AutoCAD 2013创建三维模型1608.1AutoCAD 2013的坐标体系160 8.2AutoCAD 2013的视图161 8.2.1视图162 8.2.2动态观察162 8.3创建三维模型163 8.3.1创建基本体163 8.3.2由平面图形生成三维实体165 8.4三维实体编辑167 8.4.1布尔运算167 8.4.2倒角和圆角168 8.4.3编辑三维实体的边、面、体169 8.4.4三维空间位置编辑172 8.5三维实体造型举例173第9章表达方法175 9.1视图175 9.1.1基本视图175 9.1.2向视图176 9.1.3局部视图1779.1.4斜视图178 9.2剖视图178 9.2.1剖视图的概念179 9.2.2剖视图的种类181 9.2.3剖切面的种类184 9.3断面图187 9.3.1断面图的形成187 9.3.2断面图的分类188 9.4其他表达方法189 9.4.1局部放大图189 9.4.2简化表示法190 9.5表达方法综合举例193 9.6第三角画法简介195 9.7AutoCAD 2013绘制剖视图1979.7.1波浪线的画法197 9.7.2图案填充命令197第10章标准件199 10.1螺纹199 10.1.1螺纹的形成和结构要素19910.1.2螺纹的种类200 10.1.3螺纹的规定画法202 10.1.4螺纹的标记和标注204 10.2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画法20710.3键、销和滚动轴承213 10.3.1键连接213 10.3.2销连接216 10.3.3滚动轴承217[1]第11章常用件——齿轮、弹簧221 11.1齿轮221 11.1.1概述221 11.1.2圆柱齿轮221 11.1.3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223 11.1.4圆柱齿轮的零件图224 11.1.5直齿圆锥齿轮224 11.1.6蜗杆、蜗轮226 11.2弹簧22711.2.1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参数228 11.2.2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GBT 4459.4—2003)228 11.2.3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零件图230 第12章零件图231 12.1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231 12.2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232 12.2.1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232 12.2.2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233 12.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237 12.3.1尺寸基准的选择238 12.3.2主要尺寸与非主要尺寸239 12.3.3尺寸的合理标注240 12.3.4常见结构要素的尺寸标注方法24212.4零件合理的工艺结构244 12.4.1铸造工艺结构245 12.4.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245 12.4.3过渡线的画法246 12.5零件构型设计24712.5.1零件构型设计的内容247 12.5.2零件构型设计的原则247 12.5.3零件的构形设计举例249 12.6零件图的技术要求250 12.6.1零件图的技术要求250 12.6.2表面结构的图样表示法250 12.6.3极限与配合255 12.6.4几何公差261 12.6.5其他技术要求265 12.7零件测绘265 12.7.1测绘零件草图的方法和步骤26512.7.2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方法266 12.7.3零件测绘的注意事项267 12.8读零件图268 12.9AutoCAD 2013绘制零件图270 12.9.1AutoCAD 2013块的使用270 12.9.2尺寸公差标注的方法273 12.9.3形位公差标注的方法273 第13章装配图275 13.1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275 13.1.1装配图的作用275 13.1.2装配图的内容275 13.2装配结构的表达方法277 13.2.1规定画法277 13.2.2特殊表达方法277 13.3装配体构型设计的合理性28013.4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DW〗要求283 13.4.1装配图的尺寸标注283 13.4.2装配图技术要求的注写283 13.5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283 13.5.1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284 13.5.2明细栏284 13.6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的画法285[1]

内容摘要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第4版)》是在作者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符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的“普通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第4版)》中内容体现了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对教学新的要求,并将构型设计、徒手绘图、AutoCAD、SolidWorks绘图软件的应用与传统的投影理论、绘图技术贯穿融合。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第4版)》除去绪论和附录外,共分14章,内容涵盖了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制图三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投影变换;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立体;计算机绘图基础;轴测图;组合体视图;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计算机三维设计;常用零部件和结构要素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图;装配图;焊接图。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第4版)》同时配有《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第4版)》。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第4版)》及配套习题集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机械类和近机械类各专业及64学时以上其他专业的“画法几何与机械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制图”等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及其他类型院校相应专业的师生选用,还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和读者自学参考。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第4版)》与《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第4版)配套使用。为了便于组织教学,习题集的编排次序与教材体系一致,主要内容包括: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投影变换;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立体;计算机绘图基础;轴测图;组合体视图;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计算机三维设计;常用零部件和结构要素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图;装配图。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第4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机械类和近机械类各专业及64学时以上其他专业的“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制图”“工程制图”等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及其他类型院校相应专业的师生选用,还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和读者自学参考。

精彩内容
本书是在作者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体现了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对教学新的要求,并将构型设计、徒手绘图、AutoCAD、SolidWorks绘图软件的应用与传统的投影理论、绘图技术贯穿融合。 全书除去绪论和附录外,共分14章,内容涵盖了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制图三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投影变换;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立体;计算机绘图基础;轴测图;组合体视图;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计算机三维设计;常用零部件和结构要素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图;装配图;焊接图。本书同时配有《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第4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