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期中国社会史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时期中国社会史学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25.81 2.0折 126 全新

库存33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常建华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39609

出版时间2017-0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6元

货号9316576

上书时间2024-06-26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常建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史、明清史。独著《宗族志》《社会生活的历史学》《明代宗族研究》《朝鲜族谱研究》《婚姻内外的古代女性》《岁时节日里的中国》《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乾隆事典》《清史十二讲》《观念、史料与视野》《宋以后宗族的形成及地域比较》等;主编《宋以后的宗族形态与社会变迁》《中国社会史经典精读》等;合撰《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等;辑有《乾隆帝起居注巡幸盘山史料》;发表论文、综述、书评、随笔等约300篇。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酝酿
一、阶级问题的重新思考
二、走向社会生活的深处
第二节 中国社会史研究四十年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学术脉络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重要议题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第三节 日常生活史的视野
一、欧美日常生活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二、海外学者对中国日常生活史的研究
三、中国学者对日常生活史研究的探索

第一章 发轫: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复兴
第一节 复兴的中国社会史研究
一、社会生活研究:还历史以血肉
二、社会文化研究:揭示社会精神面貌
三、区域社会研究:置社会史于地理空间
四、社会史理论讨论的三个问题
五、重提中国社会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节 具体问题研究的成果
一、断代史、通史研究
二、社会群体及其结构
三、社会组织
四、地域社会
五、人口社会史
六、社会习尚
七、以社会为视角的其他研究
第三节 结语

第二章 成长:跨世纪的中国社会史研究
第一节 社会史理论:开放性与多元化
一、社会史理论的求新
二、对区域社会史的质疑
三、社会史新趋势与社会史史料学
第二节 社会史研究:探索与收获
一、社会史的综合研究
二、婚姻家庭、家族宗族的研究
三、社会分类与结构的研究
四、民间信仰与社会习尚
五、城市、乡村与社区
六、生态环境、灾荒、救济与慈善事业
七、人口问题
第三节 社会史特点:机遇与挑战
一、多元学科视野
二、地域社会史的研究视角
三、社会史与文化史的融合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章 壮大:新世纪的中国社会史研究
第一节 开放与多元:新世纪中国社会史理论探讨与学科建设
一、历史人类学与区域社会史
二、日常生活史与文化史
三、民间文献与社会史史料
四、社会史学科建设
第二节 新世纪的中国社会史研究
一、断代性研究
二、婚姻家庭、家族宗族
三、社会分类与结构
四、城市、乡村与社区
五、民间信仰与宗教生活
六、礼俗与社会习尚
七、人口与社会保障
第三节 社会史的跨学科与整体研究
一、生态环境、水利社会
二、法制社会史
三、着眼于区域整体的社会史
第四节 结语
附录一 创承与创新:中国社会研究综述的制作及其意义
一、新史学需要新综述
二、社会史研究综述的类别
三、社会史研究综述的一般规范与写作体会
四、结语
附录二 近年来明清宗族研究综述
一、综合研究
二、北方宗族
三、长江中游地区
四、江南(皖苏浙)地区
五、闽粤地区
六、结语
后记




内容摘要

《新时期中国社会史学/改革开放40年研究丛书》:
  数十年来中国社会研究的理论模式是什么呢?著名历史学家侯外庐在30年代发表的《社会史导论》中说:“在经济学和历史学中,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构成,是一个先决的课题。”1986年他在自己文集的《自序》中又就社会史研究先从经济学人手问题指出:…社会发展的一般构成‘即指社会经济形态。“他认为:“研究历史,首先要知道生产方式,根据生产方式来划分某一社会的经济构成,因为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性质。”②他总结自己的社会史研究是探讨社会形态发展史。侯外庐的概括,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特征,首先在于研究社会经济形态及其变迁的发展史,也就是说,带有强烈的宏观社会史和通史的特点。为了更准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史理论,我们有必要重新考察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概括,他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③所以,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演进”史即生产方式发展史,生产方式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我们知道,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具有经济社会史的特征。前引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给人们留下了尚需解释的余地:一是人的生活可以是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广义的社会生活,也有与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并列的狭义“社会生活”;二是与生产方式并存的应该还有生活方式,它由于社会生活有广义、狭义之分而同样可分别为广义的生活方式和狭义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制约着生活方式,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并没有对具体“社会生活”和生活方式的系统论述。如此说来,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主要表现在广义的宏观社会史方面,所建构的宏观社会历史的理论模式,是一种“骨架”的社会史,它还需要补充作为“血肉”的狭义社会生活、生活方式的内容,而这方面恰恰是中国理论界长期忽视的。80年代初,中国学术界开始重新思考社会史研究的问题,试图建立以社会生活、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新社会史。这种重新思考的大历史背景是改革开放形势下的思想解放,其动力主要来自史学界从中国历史实际出发对史学理论方法的反思,由于现实生活方式变化对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理论的探讨,国外社会史理论传人和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重建的三方互动。为了说明新时期社会史研究的兴起,我们侧重从这三方面的特点分别试作说明。
  ……

收起全部↑




主编推荐


中国社会史研究四十年学术史的总结

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常建华教授专著

为历史研究助力,为学术新人导引 



精彩内容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社会史学开始复兴,四十年来取得辉煌成就。本书详细论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从发轫、成长到壮大的过程,以每十年为一阶段,呈现这一过程的演变。从中可以了解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论争、流派形成以及各类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学者具有学术研究的反思精神,以开放、多元的胸襟与探索,尝试了跨学科的研究。在断代与通史性的综合研究、婚姻家庭与家族宗族、社会分类与结构、城市与乡村、民间信仰与宗教生活、礼俗与社会习尚、人口与社会保障等方面,贡献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成果。本书呈现了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繁荣景象,印证了近四十年中国学术界的发展变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