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事业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新闻事业史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21.2 6.4折 33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红燕主编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7087156

出版时间201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3元

货号6915589

上书时间2024-06-25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第一节 中国新闻传播活动溯源
一、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
第二节 官方邸报的发展与最终消亡
一、中国古代官报发行体制的变迁
二、中国古代报纸名称、报道内容及读者的演化
三、万历邸钞、天变邸钞与急选报
第三节 古代民间报纸的发展过程
一、宋之小报
二、明代京报
三、清之提塘小报
四、清之京报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诞生
第一节 外国传教士来华办报
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三、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创办的其他中文报刊
四、鸦片战争前的外文报刊
第二节 鸦片战争后在华外报的发展
一、鸦片战争后传教士报刊
二、鸦片战争后外商在华办报
第三节 鸦片战争前后在华外报的变化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鸦片战争前后在华外报的变化
二、在华外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三章 中国民族报业的兴起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
第一节 国人自办报纸的开始
一、国人办报的呼声
二、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尝试
三、王韬与《循环日报》
第二节 维新改良派创办的报刊
一、维新变法运动与政论报刊
二、康有为与《中外纪闻》和《强学报》
三、梁启超与《时务报》
四、改良派其他有影响的报刊
五、维新变法运动中新闻立法的尝试
第三节 维新派在海外的报刊活动
一、澳门:《知新报》
二、日本:《清议报》
三、《新民丛报》和《新小说》
四、梁启超新闻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四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清政府“新政”实施与报刊的勃兴
一、背景及概况
二、官报的创办
三、民营报纸勃兴
四、各种白话报纸的创办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兴起与发展
一、香港广州地区的革命派报刊
二、上海地区革命派报刊
三、武汉地区革命派报刊
四、海外革命派报刊
五、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思想
第三节 清末新闻立法
一、清末新闻法制建设的背景及经过
二、清末新闻法制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七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九章 抗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十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与发展
第十二章 台湾、香港、澳门的新闻事业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彭红燕编著的《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应用型系列教材
)》是一部关于中国新闻事业产生、发展、演变历史的教材,时间跨度从古
代到20世纪末,地域以中国大陆为主,涉及港澳台地区。作为新闻传播学
应用型教材,《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应用型系列教材)》
沿用了传统的新闻史叙事模式,即注重社会历史对新闻事业的影响,将中
国新闻事业发展线索置于中国社会历史变化脉络中加以梳理。对于具体的
新闻活动和新闻经验,除主要选择那些被学界认可的史实加以叙述外,还
着重挖掘了新闻特质明显,能体现新闻事业本质的那部分史料加以阐述。
总之,《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应用型系列教材)》旨在既
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一个线索清晰简明的中国新闻事业蓝
本,又为今天的读者提供一幅具有现代视野和专业眼光的中国新闻事业发
展变迁的历史图景。

主编推荐
彭红燕编著的《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应用型系列教材)》是一部关于中国新闻事业产生、发展、演变历史的教材,时间跨度从古代到20世纪末,地域以中国大陆为主,涉及港澳台地区。本书旨在既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一个线索清晰简明的中国新闻事业蓝本,又为今天的读者提供一幅具有现代视野和专业眼光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变迁的历史图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