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书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陵书画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30.22 6.3折 48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皓主编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ISBN9787807185918

出版时间2009-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6631599

上书时间2024-06-25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金陵古代书画
龙飞青溪佛画兴
佛画之祖曹不兴的绘画艺术
奇伟惊世书神碑
联驾八绝的书法家皇象的《天发神谶碑》
天下行书第一帖
千古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
书坛风流鸭头丸
书法小圣王献之的《鸭头丸帖》
形神兼备文人画
文人画始祖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秀骨清相一笔画
以书入画第一人陆探微风格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像》画像砖
南朝第一大字祖
多面圣手陶弘景的《瘗鹤铭》碑
画龙点睛张家样
“疏体”画派始祖张僧繇风格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
造次惊绝风俗卷
皇帝画家萧绎的《职贡图》
二王之后惟颜鲁
一身正气的书法家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祭侄文稿》
夜宴孤幅压五代
宫廷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皆得天真寄山水
南派山水画开山宗师董源的山水画艺术
淡墨轻岚为一体
南派山水画宗师巨然的《万壑松风图》
繁富尤工硬颤笔
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和《琉璃堂人物图》
精妙多思没骨法
“不曹不昊”王齐翰的《勘书图》
重墨轻彩不可摹
写意花鸟画始祖徐熙的《雪竹图》
情景交...

内容摘要
    吕凤子(1885-1959),丹阳人,原名吕浚,早年画名江南凤,后更名凤子。童年时就勤奋好学,爱好诗词书画和拳术,15岁考中秀才,时誉江南才子。科举被废后进苏州武备学堂学美术,24岁毕业于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图画手工科,师从李瑞清。27岁在丹阳创建私立正则女校,32岁被聘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堂教授,34岁到上海美专任教授兼教务主任。1927年国立中央大学成立,设艺术科,他被聘为艺术系图画组首席教授,次年被聘为大学院研究员。1940年又创办私立正则艺专任校长,同年又被聘为国立艺专校长,抗战胜利后重回丹阳再创正则艺专,任校长,上世纪50年代初任江南文化教育学院教授,晚年担任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主任,积极筹划组建江苏省国画院。他一生为我国美术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59年12月20日谢世,终年74岁。

    吕凤子终生做了三件事:画画、教书、办艺术学校。

    吕凤子擅画人物、山水、花鸟,尤擅仕女画和罗汉画,均甚精妙。同时对画理画法都有独到的见解。吕凤子从艺50多年,在不同时期他的艺术表现手法、成就不同。25岁前后他作画着重写形,从现实生活中截取题材,不走复古道路,但认真研究学习传统中很好画理和画法加以继承,同时不带偏见地学习研究和借鉴西洋绘画,尝试有机结合、融合,开始形成自己的画风。在北京讲学期间多作抒情写意的仕女人物,在表现方法上时以重彩浓丽,时以水墨淋漓,或秀润缠绵,或苍劲估屈,总是发抒出新意,自成家法。

    20世纪40年代前后中国处于抗战和内战年代,画家感慨国土沦丧,社会紊乱,他多作抒愤、讥时政之作,写流民图,或借佛教人物故事来嘲讽、抨击时弊,为民众呼喊。在此期间,他用画笔来反映中华民族在日寇铁蹄下遭受的灾难,作品有《流亡图》、《敌机又来矣》、《纤夫》、《逃难》等,很为有名的便是《四阿罗汉》。

    《四阿罗汉》作于1942年,是吕凤子1937年“七·七”事变后,率正则学校部分师生员工自江苏丹阳辗转西迁重庆时所作。作者亲自体验到国破家亡的苦难遭遇,激起他抗战救国的爱国热情,借取佛学中悲天悯人的故事,以四阿罗汉嬉、怒、悲、愤的情态来嘲讽战时当局政事的腐败和不恤民意。画面题跋说:“左为四阿罗汉者,狮子吼很为靠前宾头颅,求解靠前罗喉罗,十二头陀难得之,行靠前摩诃迦叶,行筹靠前君徒般叹,数由四而十六,梁张僧繇实为很初貌写者。右为遏来闻见,弥触悲怀,天乎人乎?狮子吼何在?有声出鸡足山,不期竟大笑也。”这幅画的主题在揭露蒋介石消极抗日,明确示意拯救中国人民的希望不在重庆。画中四个半身罗汉像,前面仰首者在悲天,俯首者在悯人,他们痛恨当局无能,对抗战失去了信心,后面两个罗汉笑则说明他们听不到来自延安的声音。整幅画“以形写神,写神致用”,曾在1943年获全国美展一等奖。其内蕴深厚,追求至善至美的大境界,细细读来,更知妙处。黄宾虹评他的人物画是“笔力圆劲,墨翁郁,能得古人六法兼备之旨”。

    上世纪50年代之后换了人间,吕凤子以新的精神面貌更多投入美术教育事业,创作出了《菜农的喜悦》等很好作品。他的人物画大多直接来自现实生活,线条有力,运转变通,有弛有张,如动如飞,常常一气呵成。吕凤子作画景不妄取,笔不妄下,成章布势煞费经营,一旦成竹在胸,风趋电疾,兔起鹘落,一挥而就,大开大阖,浑然一气。他作画对用墨用色也多有见解,用墨主张“有笔有墨”,用色主张“随类赋彩”。在布局上总结出“张”与“敛”两种规律。张的力量是向外伸展,状如辐射,使观者觉有画外有音。

    吕凤子还长于书法、篆刻和著述。晚年所著《中国画法研究》一书,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画的独特风格与勾线技法。上述成就,奠定了吕凤子先生一代宗师的历史地位。因此徐悲鸿先生称他“承历世传统,开当代新风,三百年来靠前流”。这位20世纪中国新美术教育开拓者之一,一代绘画大师,将永驻画史。

    ……

精彩内容
    书画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标志着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文化高度和深度。南京是中国书画发展进程的重要见证者,纵观中国书画历史,自三国始至今1700年来,几乎各个文化变迁时期的宗师级书画大家,都曾在南京这块文化热土上居住、过往或任职,留存下大量的墨迹和美誉。远推佛画之祖曹不兴、文人画之父顾恺之及书圣王羲之父子,近举近现代中国新美术教育的奠基人李瑞清、徐悲鸿、刘海粟、严文梁诸师,真可谓群星熠熠、硕果累累,一部金陵书画史就是半部中国美术史。

    为了使广大读者对金陵书画的发展成就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和认识,我们组织南京书画界的专家和学者,历时近两年,对与金陵有关的一千多位书画家仔细甄别、精心鳞选,将其中百名杰出者,就其人生经历、创作个性、艺术成就和代表作品等进行认真梳理、悉心考证,形成了这样一部以书画家为纲、以书画作品为目的金陵书画艺术史略,旨在向广大读者作通俗化的介绍和评析。

    本书力求文字通俗、图文并茂,用讲故事的方式增强趣味性和可读性,以期使广大读者深入了解金陵书画的发展历史,及在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而增强对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英雄之城、胜利之都的认同感、自豪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