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V-1:分子生物学和发病学:临床应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HIV-1:分子生物学和发病学:临床应用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68.76 5.0折 13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蒋观德[Kuan-TehJeang][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22206

出版时间2007-0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38元

货号3746192

上书时间2024-06-25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1.HIV全球分子流行病学:AIDS流行的起源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Ⅲ.HIV基因型的分类
Ⅳ.HIV基因型的全球分布
Ⅴ.HIV基因型的检测方法
Ⅵ.HIV的来源及HIV-1流行的起源
Ⅶ.HIV-1变异与重组的生物学意义
Ⅷ.结论
参考文献
2.AIDS临床治疗现状
Ⅰ.章节总论
Ⅱ.HIV药物
Ⅲ.HIV治疗
Ⅳ.结论
参考文献
3.HIV-1特异性免疫应答
Ⅰ.前言
Ⅱ.HIV-1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Ⅲ.HIV-1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
参考文献
4.以HIV吸附及侵入为靶点的治疗
Ⅰ.章节总论
Ⅱ.背景
Ⅲ.病毒吸附的抑制
Ⅳ.趋化因子受体在HIV感染中的意义
Ⅴ.共受体结合的抑制
Ⅵ.融合抑制剂
Ⅶ.病毒侵入抑制剂的耐受
Ⅷ.侵入抑制剂作为微生物杀灭剂的应用
参考文献
5.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Ⅲ.靶标
Ⅳ.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Ⅴ.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
Ⅵ.其他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
Ⅶ.结论
参考文献
6.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及抗HIV-1耐药变异的尝试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Ⅲ.针对病毒蛋白酶(PI)的研究
Ⅳ.HARRT、治疗中PI的作用和挑战
Ⅴ.“激动剂”:调整PI临床有效性的重要策略
Ⅵ.病毒对PI的耐药性
Ⅶ.拮抗耐药HIV-1毒株的PI
Ⅷ.结论
参考文献
7.HIV-1整合酶抑制剂:最新研究和前景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Ⅲ.整合:HIV生存周期的重要步骤
Ⅳ.抑制HIV整合的手段
Ⅴ.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整合酶抑制剂
Ⅵ.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整合酶抑制剂
Ⅶ.前景
参考文献
8.微生物杀灭剂:逆转录病毒锌指抑制剂是控制AIDS流行的有效手段
Ⅰ.章节总论
Ⅱ.AIDS流行及微生物杀灭剂的应用
Ⅲ.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微生物杀灭剂
Ⅳ.理想微生物杀灭剂的特征
Ⅴ.HIV-1 NCp7的锌指结构是微生物杀灭剂的潜在靶点
Ⅵ.SAMT、化学型的特征
Ⅶ.将硫酯用于微生物杀灭剂
Ⅷ.SAMT、NCp7抑制剂的靶向特异性
Ⅸ.结论
Ⅹ.附录
参考文献
9.病毒的耐药和适应性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参考文献
10.基因疗法诱导细胞对:HIV-1感染产生抵抗:来自临床试验的经验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我们是否需要基因疗法
Ⅲ.HIV感染基因疗法:来自早期临床试验的经验
Ⅳ.HIV感染基因疗法:研究现状
Ⅴ.HIV感染基因疗法: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11.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潜在药物靶点:系统方法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Ⅲ.病毒靶点
Ⅳ.病毒蛋白与细胞蛋白的相互作用
Ⅴ.病毒诱导的胞内改变
Ⅵ.其他手段
Ⅶ.结论
参考文献
12.从SIV感染猿猴模型中得到的与AIDS疾病快速进展相关的宿主及病毒性因素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Ⅲ.SIV毒株多样性
Ⅳ.SIV生物学特性
Ⅴ.猿猴体内SIV的致病机制
Ⅵ.疾病快速进展独特的免疫学、病毒学及病理特征
Ⅶ.影响疾病进展的宿主因素
Ⅷ.病毒基因型/表型在疾病快速进展中的作用
Ⅸ.总结
参考文献
13.HIV-1感染的非灵长类模型和致病机制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Ⅲ.SCID-Hu Thy/Liv小鼠
Ⅳ.hu-PBL-SCID小鼠
Ⅴ.NOD/LtSz-SCID小鼠
Ⅵ.Rag2-/-γc1/1和NOD-SCID γC-/-小鼠
Ⅶ.具有免疫能力的人源化大鼠和小鼠
Ⅷ.HIV-1 Tg小鼠
Ⅸ.HIV致病机制的兔模型
Ⅹ.结论
参考文献
14.HIV-1保护性疫苗的前景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Ⅲ.目前HIV-1疫苗的开发策略
Ⅳ.结论
参考文献
15.HIV-1垂直传播的分子机制和HIV-1在婴儿中的致病机制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Ⅲ.HIV-1垂直传播的时机和机制
Ⅳ.HIV-1垂直传播的相关因素
Ⅴ.新生儿及婴儿HIV-1感染的诊断
Ⅵ.HIV-1垂直传播的预防
Ⅶ.HIV-1与垂直传播相关的特征
Ⅷ.趋化因子受体和HIV-1垂直传播
Ⅸ.母婴垂直传播的HIV-1分子特征
Ⅹ.与HIV-1垂直传播相关的基因功能区特征
Ⅺ.不易产生垂直传播的HIV-1特征
Ⅻ.与垂直传播相关的HIV-1分离株免疫学相关变异分析
Ⅻ.婴儿HIV-1致病和疾病进展机制
ⅪⅤ.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16.AIDS相关恶性肿瘤的病毒性病因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Ⅲ.Kaposi肉瘤
Ⅳ.AIDS相关淋巴瘤
Ⅴ.AIDS相关NHL
Ⅵ.HPV相关肿瘤
Ⅶ.HPV--相关肿瘤的诱因
Ⅷ.结论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compared PIs was the BMS 045 study completed in 2006. This was a96-week comparison of ATV/r and LPV/r combined with tenofovir plus another NRTI in 358 treatment-experienced patients. Although the study examined treatment-experienced population, it does offer the clinician useful look at the comparison data. At 96 weeks, there was comparable efficacy and safety with mean biological reductions from baseline of -2.29and -2.08 log copies/ml in the ATV/r and LPV/r arms, respectively. The data from both of these studies offers reassurance that LPV/r is not the only efficacious boosted PI regimen.
4. Initial NNRTI
When deciding on which NNRTI to select, one may examine the 2NNstudy, which compared not only EFV to NVP but also EFV combined with NVP. This study was completed in 2004 and enrolled 1216 HIV-infected, treatment-naive patients randomized to 1 of 4 arms: NVP 400 mg daily(QD), NVP 200 mg BID, EFV 600 mg QD, or NVP/EFV 400/800 mg QD(van Leth et al., 2003). Each arm included 3TC/d

主编推荐
《HIV-1:分子生物学和发病学:临床应用》(第二版)具有以下特色:①是系统综合论述抗HIV治疗的科学专著,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系统论述了抗HIV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和疫苗研制的临床应用、新进展与面临的挑战,为临床医生抗HIV治疗提供了近期新的科学依据;②全书贯穿一个明显而突出的主线,即通过深入探讨HIV-1致病机制、抗HIV-1药物作用机理及耐药产生的分子机制,提出了设计和研制抗HIV新药的近期新理念和临床策略,为抗HIV治疗指明了方向;③随着对HIV分子生物学和发病机理认识的深入,本书收集了大量抗HIV药物、基因疗法的应用及疫苗临床试验数据,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新资料和新成果,本书实为资料新颖、全面论述HIV分子致病机制和HIV治疗的非常不错性科学专著。

精彩内容
2006年,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优选HOV感染者为395万人,其中新发感染430万,这一年中有29万人死于艾滋病。一项联合国的预测认为。到2025年,艾滋病仅在非洲就将累计夺去8000万人的生命,HIV-1是研究很广泛的病毒之一。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本书为《HIV-1:分子生物学和发病学:病毒机制》的姊妹篇,HIV领域的很好研究者在此描述了关于HIV-1表达与复制分子机制的近期新理解,为攻克此病毒提出了近期新的临床策略,27个专家团队阐明了HIV-1与宿主细胞在结构及功能上的相互作用与病理结局,回顾了现有治疗方法,并描述了动物模型的开发及预防性用药方面的近期新进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