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兰·巴尔特最后的日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罗兰·巴尔特最后的日子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20.62 6.4折 32 全新

库存13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阿尔加拉龙多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47734

出版时间2011-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2元

货号7656471

上书时间2024-06-25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开头的话
1第一堂课
2罗兰与妈姆
3书
4乌埃勒街那帮人
5记忆之雾都
6于尔特日记
7被缩减的时间
8冬天里的男人
9一位仁慈的同性恋者
10“鼓起来的轮胎”
11在摩洛哥产生的想法
12马尔萨:大使官邸
13帕拉斯剧院的幽灵
14普鲁斯特与我
15罗兰在纽约
16冬天的樱桃
17打破单调
18菲利普和贝尔纳
19妈姆的房间
20花神咖啡馆的寻艳者
21罗马里克与米里娅姆
22“新生活”
23斯特拉斯堡圣德尼地铁站一带
24埃利克与克洛德
25小告示
26从小青年到小青年
27下午之爱
28小伙子们的哀痛
29第三度哀痛
30哗众取宠
31死的愿望
32一堂课
33的失败
34一次大人物聚会的午餐
35前景不妙的患者
尾声
致谢
参考书目
译后记
?

内容摘要
    靠前堂课

    当然,她会坐在靠前排。弟弟早就用罗兰的红色甲壳虫汽车把她带出来了。作为家里的靠山,罗兰通常不让家人参与知识界的应酬。但是,对于罗兰来说,在法兰西公学的抢先发售开课,实实在在是一种特殊的荣誉:由于青少年时期就患上了肺结核病,他实际上没有任何大学文凭。他会由母亲挽着胳膊走进挤满宾客的大厅吗?他会随后把母亲领引到为她安排好的座位上去吗?他的传记作者认为可以做这种判断。然而某些证人对这一点并不是很肯定。他们已不记得有过如此戏剧性的场景。不过,母亲当时已经病得很厉害了。也许,她更需要长子搀扶着走到她的椅子那里。

    她坐在靠前排,身边是法兰西公学的一些明星,如米歇尔?福柯,还有路易?勒普兰斯一兰盖,以及与罗兰接近的巴黎文艺界的名人,如阿兰?罗伯一格里耶和菲力普?索莱尔斯等。索莱尔斯亲吻了她的手。罗兰对这一举动很好满意。这次开课,几乎与三年之后塞尔日?甘斯布的巴黎首演一样成了社交界的大事件。只不过,只有被邀请的人才有座位,其他参加者都必须临时为自己找安身之处,或席地而坐,或站在门口。那,罗兰的光彩达到了很好。索莱尔斯证实:他“简直像是柏格森”。

    就像罗兰所诙谐地指出的那样,在61岁的时候,他终于从小学到了中学。小学即高等实用研究院(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etudes),他1 966年时进入那里讲课。他在那儿开办听众面比较窄的研讨班,根据身体标准和大学受教育水平亲自选择参加者。在50岁之后,他放弃了与同龄人在一起,而更喜欢让一些小伙子陪着。通过研讨班的媒介手段,他编织了一个真正的年轻知识分子关系网――他们通常都是些同性恋者,这些人以罗兰为中心又组织起了第二个家庭。在很后的日子里,他认真交往的,都是他的学员:神秘莫测的让一路易(Jean-Louis)、迷人的尤瑟夫(Youssef)、他很喜欢的另一个罗兰,还有其他一些人。很少有女人。不过,罗兰对女人也赋予了同样的热情。他们在高等实用研究院附近街道的一家咖啡馆里继续着课程。而到了年底,所有的人又都聚集在同一条街的一家中餐馆里。一年当中,老师和他很亲近的学生多次一起用餐。

    在进入法兰西公学之后,他便与这种家庭环境断绝了来往。因为预感到他会怀念高等实用研究院里的平静气氛。“他曾经犹豫是否去当候选人,他之所以去,部分原因是为了他自己――不管怎么说,他会在这样有威望的学府里受到崇敬,部分原因也是为了他的母亲,这是他可以给她的很后礼物,因为他已经知道母亲将不久于人世了。”另一位罗兰,也是他很后的所爱,建议他不要跳槽,然而罗兰很终选择了另辟蹊径。现在,他一个人站在讲台上,面对着期待看一场真正独角戏的大群听众。

    也许,1977年1月7日约17时30分,在法兰西公学第八教室发生的事情使他感到害怕。那,他穿着他始终不换的粗呢上衣,喝了一口水后缓缓开始讲课。他滑润的嗓音构成了他的魅力之…种真正的“狂想曲”(克里斯蒂娃),他有条不紊地讲了课程的前面部分。有个学生做了对比:“我也听过米歇尔?福柯的靠前堂课:根本听不清楚。罗兰很快就度过了他的怯场阶段。”他不只是仪表堂堂,而且很快就表现得像是“一位不太确定的主体”。他进入法兰西公学,正式身份是专门为他开设的文学符号学讲座的讲师。但是,他指出,由于他很早就不搞这一专业了,所以他没有什么题目可用来确立他作为研究符号的符号学家的身份。

    说真的,从来没有谁能明确指出这位老师是哪一学科的教皇。但他肯定是教皇,因为他的影响力超过了由他的弟子们所组成的圈子:对于哪怕是很小的时事变化,他们都想听取他的意见。但是,他属于哪一种教会呢?他是社会学家、语言学家、结构论者、随笔作家、道德说教家吗?他本人更喜欢不被划分到任何一类当中。也许,很适合他的头衔,是在这靠前次上课之际于《新观察家》杂志上发表的他接受贝尔纳一亨利?莱维的采访记录中想得到的那个头衔。P6-10

主编推荐

   全面披露学术大师的晚年生活
   带你走进巴尔特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精彩内容

  该书围绕着罗兰?巴尔特去世之前几年中的生活与精神状况展开,采访了他的众多朋友和学生,用文学式的笔法勾勒出巴尔塔在讲课、写作、家庭和社交方面的种种情态,写出了他晚年因丧母而“哀痛”、因“同性恋”问题而备受困扰的暗色生活。
  作者意在把读者带入这位思想大师的内心深处,探寻他的人生和作品,在学术明星的形象之外,展示其作为一个普通人的面貌。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