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D14卷)(D1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D14卷)(D1辑)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28.46 6.3折 45 全新

库存7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进杰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ISBN9787549591572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8876927

上书时间2024-06-25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为中山大学法学院自1999年开始主办的学术丛书,设主题研讨、论文、书评、争鸣、阅读经典等栏目。谢进杰主编的《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14卷第1辑)》为第14卷第1辑。本辑主题为“罪刑治理的逻辑、体系及限度”,围绕新修刑法相关问题,收录相关论文9篇。并收有论文《学术理想与刑事法治变革》(刘仁文)、《“罪疑”与“疑罪”之法理界分》(张晓冉)、《棘手刑事案件的舆论应对方案》(姜树政)、《正义的神启时代:神明裁判及其历史演进》(刘志松/段知壮)等。

作者简介
(主编)谢进杰,男,1978年生,现任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出版学术著作《最高法院研究》(与左卫民等合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刑事审判对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公正审判:欧洲刑事诉讼传统与欧洲人权法院》(与朱奎彬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

目录
主题研讨——罪刑治理的逻辑、体系及限度;

犯罪参与体系的博弈与共生——结合中国法的考察(李瑞杰)

犯罪论体系视角下的教唆犯属性(朱道华)

英国诈骗罪过度犯罪化问题及其解决(胡莎)

我国性侵犯罪规制的再审视(王焕婷)

家庭暴力中的正当防卫限度论——兼论正当防卫教义学前提的反思(喻浩东) 

犯罪中止自动性判断理论(陈文涛)

构建单位累犯制度的可能性(聂立泽/高猛)

论特殊减轻处罚(刘伟宏)

减刑、假释程序司法化反思(袁义康)

论文

学术理想与刑事法治变革(刘仁文)

评论

“罪疑”与“疑罪”之法理界分(张晓冉)

争鸣

棘手刑事案件的舆论应对方案——以2005-2014年十大影响性诉讼为样本(姜树政)

阅读经典

正义的神启时代:神明裁判及其历史演进——读《中世纪神判》(刘志松/段知壮)

主编推荐
      犯罪参与、教唆犯、家庭暴力中的正当防卫、犯罪中止、假释与减刑等问题关键领域的专业法学研讨。 

       本刊设主题研讨、论文、评论、争鸣、阅读经典等固定栏目及笔谈、论坛、判例等机动栏目,实行匿名投稿制、初审编辑与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和一票否决制,对来稿不限体裁和篇幅,不考虑作者身份和背景,看重思想原创、关注现实、观点独到、论证严密、问题意识强烈,重视学术水准和学术规范,一切从学术出发。
 

精彩内容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为中山大学法学院自1999年开始主办的学术丛书,设主题研讨、论文、书评、争鸣、阅读经典等栏目。     本书稿为第14卷第1辑。本辑主题为“罪刑治理的逻辑、体系及限度”,围绕新修刑法相关问题,收录相关论文9篇。并收有论文《学术理想与刑事法治变革》(刘仁文)、《“罪疑”与“疑罪”之法理界分》(张晓冉)、《棘手刑事案件的舆论应对方案》(姜树政)、《正义的神启时代:神明裁判及其历史演进》(刘志松/段知壮)等。

媒体评论
犯罪参与、教唆犯、家庭暴力中的正当防卫、犯罪中止、假释与减刑等问题关键领域的专业法学研讨。
      本刊设主题研讨、论文、评论、争鸣、阅读经典等固定栏目及笔谈、论坛、判例等机动栏目,实行匿名投稿制、初审编辑与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和一票否决制,对来稿不限体裁和篇幅,不考虑作者身份和背景,特别看重思想原创、关注现实、观点独到、论证严密、问题意识强烈,重视学术水准和学术规范,一切从学术出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