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贵春文集:D六卷:学科建设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郭贵春文集:D六卷:学科建设研究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124.42 6.3折 198 全新

库存24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贵春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20968

出版时间2016-09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98元

货号8942139

上书时间2024-06-24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言/1

精神分析学与科学哲学/1

科学哲学的“转向”与跨学科研究/10

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趋向/12

迷人的“语境”与科学哲学的发展/28

在“转向”中运动——20世纪科学哲学的演变及其走向/31

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案例分析/38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未来发展展望/46

科学争论与科学史研究/55

美国工业实验室的研究传统及其变迁/71

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的联系/82

也论科学哲学研究的方向——兼与吴彤教授商榷/92

如何理解和翻译“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100

量子计算动摇了丘奇—图灵论点吗——兼纪念图灵逝世50周年/109

试论科学哲学的“心理转向”/118

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演进与定位/128

科学哲学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141

科学技术哲学的现状与发展/148

当代科学哲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56

科学实在论的进步及其走向——访郭贵春教授/162

欧洲大陆和英美哲学传统之间的区别、关联与融合——记与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冈·诺义萨教授的谈话/169

德国科学哲学的发展与现状——访汉斯·波塞尔教授和李文潮教授/178

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访郭贵春教授与成素梅教授/192

凝思深重落笔沉稳——读“认知与方法丛书”/203

探索科学编史学的开拓之作——《克丽奥眼中的科学——科学编史学初论》/207

回眸历史慨而慷——《自然辩证法通讯》计量学分析/213

多学科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资源研究——评《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与协调发展研究》/23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意义/242

山西高教改革20年的回顾及21世纪的发展选择/250

多元化教学方法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教学方法探讨/268

浅谈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及发展取向/273

提高本科课堂教学质量/277

强化学科特色增创竞争优势/281

着力建设更具先进性的校园文化/286

把握科学最前沿开拓学术新领域/291

创新和丰富大学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294

学派建设与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302

实现“五个转向”理性选择学校发展战略/311

研教贯通打造最优化的基层学术组织/319

论研究教学型大学的特征/326

理性爱国更具时代性/334

大学教师:大学文化的守护者/341

强化省部共建高校特色的探索与实践/356

论具有地方示范作用的高水平大学的内涵建设/365

统筹协调区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中西部省部共建高校/372

发挥省部共建高校的引领示范作用/378

关于大学规范性建设的思考/383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好省部共建高校/390

新机遇催生地方大学发展新作为/397

论大学学科建设的“十个转向”/405

建设具有地方示范作用的研究型大学的战略选择/414

把省部共建高校建成引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高水平大学/431

内容摘要
    精神分析学与科学哲学 *

    关于精神分析学的地位的讨论,业已集中在什么是据以判定精神分析学是一门科学的标准上面,而且,集中在研究精神分析学能否满足给定的一组特定的标准的要求上面。鲍波尔主张精神分析学不能被证伪,因此,它不是一门科学a。格律鲍姆(A. Grunbaum)则争辩说,有些精神分析的假设能够被证伪,所以,应该抛弃鲍波尔的标准而代之以他自己的更为严格的“新培根主义”标准。依照格律鲍姆的标准,精神分析学要求占据科学地位的理由是极不充分的。

    在本文中,笔者将论证鲍波尔和格律鲍姆对于精神分析学向哲学提出的许多确实重要而有趣的问题,不是不予理睬,便是作出了不适当的阐述。他们都没有提供一种适当的、可以评价精神分析学的科学哲学。他们对精神分析学的说明是不准确的。此外,西方哲学中普遍存在的理性和非理性、精神和肉体、认识和感觉等分裂现象,这些暗示我们对哲学本身进行心理学的深层分析可能是有疗效的。

    一、鲍波尔和格律鲍姆的争论

    鲍波尔对精神分析学的实际内容或实践几乎没有什么兴趣。然而,他却断定它是一门非科学。他做出结论的根据是:①精神分析学是不可反驳的;②支持这种理论的证据不适当;③分析者从未试图正确地检验,即证伪 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他关心的并不是精神分析学本身 ,而是观察和归纳的问题。精神分析常常是用来说明科学的归纳模式种种缺欠的例证。鲍波尔主张,单是观察并不能作为科学的基础,因为事实上观察具有受理论框框影响的特征,而且存在着休谟提出的关于因果关系和归纳法的问题。可证伪性是在科学和非科学之间进行划界的可靠的可供选择的基础。因而,鲍波尔用精神分析当作他的划界标准所需要的证据 ,并用以证明 这些标准能够令人满意地取代归纳主义的标准。

    格律鲍姆则主张,根据鲍波尔自己的标准,精神分析学是 一门科学。因此,精神分析学是科学这一主张,并不能成为采纳鲍波尔的方法论而抛弃归纳主义方法论的充分的或正当的理由。实际上,“归纳主义的划界标准比鲍波尔的标准,不是不严格,而是更为严格”。他认为精神分析学缺乏归纳推论的证据。按照格律鲍姆所说的,为了战胜神经病,(对弗洛伊德来说)要具备两个因果性的必要条件:分析者必须提出和患者感到的“真实情况相符”的解释,以及患者由于这种解释而产生的能使治疗成功的真实的“顿悟”(insight)。换句话说,治疗的成功允许弗洛伊德推

    论说,“精神分析的解释已经不仅在客观上是正确的,而且在主观上也似乎是真实的”。格律鲍姆抨击弗洛伊德理论的理由如下:①患者的“顿悟”、自由联想甚军梦幻都不能不受到分析者的影响,受到“认识上的沾染”。②近来各种经验性的检验已提出自我观察和分析的准确性,甚罕可能性的问题。因此,通过弗洛伊德设想的分析过程中产生理性顿悟是不能的。③临床证据“受到,不能用以证实精神分析学的理论,精神分析治疗的成功(假如有的话)也不能证实这种理论。④必须设计临床以外的实验方法检验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但从这些实验中,不是得不到证据,就是所得到的证据没有支持理论的力量。

    二、这一争论的假没和局限性

    无论根据格律鲍姆的标准还是鲍波尔的标准,精神分析学小但现在不是,而且能永远不是一门科学。然而,格律鲍姆和鲍波尔用以否定精神分析学的所谓的可靠根据,似乎本身就很成问题。以下仅是这场争论中没有明确提出来的许多成问题的几个假设。

    1.科学的本质以及什么构成正确的科学方法论

    格律鲍姆和鲍波尔的哲学都不能为科学过程提供适当的说明。经验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或科学哲学简直是站不住脚的。人们观察到的资料或论据的事实( datum)纥不是它本身那样,甚全感觉经验也是由人的头脑按照一种理论而先天的构造的。因而,事实和理论的区别不会是优势地位的,从而实验的经验就失去了其作为*有非常不错和毫无问题的证据的特殊地位。事实既不能导致命题,某种事实也不能证明一个命题。一切材料都受到“认识上的沾染”。

    鲍波尔的科学哲学也同样是成问题的。他认为一切事实都受理论框框影响,因此,一切知识都是难免有错误的。然而,他的科学哲学却依靠着一个客观知识的概念,这种客观知识是小可证伪的,显而易见是不会错误的,但却是不可知的。存鲍波尔的哲学中(正如康德的伦理学一样),理性依赖丁先天信仰的行。这种观点简直不能令理性主义的不可知论者所信服。

    此外,对理论和理论转换作一种纯粹内在的哲学分析是不适当的。这种分析不能解释一种理论为什么被当作“可靠的”而接受或在什么时候被接受。有关某种理论的地位的争论绝不会甲.纯以“事实”为转移。至少同样重要而一也有争论的是什么算是事实,如何解释资料,以及哪些资料必须加以解释。不同的理论可以有其自身所同有的方法论标准和现象领域,而且社会因素可以参与(诸因素中)决定什么是*需要解释的东西。

    2.单一的科学模型

    鲍波尔和格律鲍姆都假设存在一种单一的科学模型,一切知识都可以简单地分为科学或非科学两类。一般来说,一门特殊科学可以作为全部科学的模型,即物理学,尤其是从牛顿时代到早期量子力学的物理学。

    这种模型选择本身很少是合理的。若是把生物学作为科学理论和实践模型的话,“科学”就会是另一个样子了。生物学史表明,社会因素参与和影响科学理论的解释的情况,比物理学表现得更为明显。

    3.理性化与合法化

    鲍波尔和格律鲍姆对科学说明的一些*大程度的弱点,在于个图根据理性而专断地重建科学实践的性质,并划定其界限。与理性化密切相关的是他们要求合法地规定什幺算是科学,并如何评价它的成果。他们二人都没有为这一主张提出科学的或哲学的合理证明,而实际上,怀疑这种丰张是否妥当,则有其充分的哲学根据。无论--述哪种科学的理性重建之准确性和意义都是值得怀疑的。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们都很了解科学过程中“非理性”方面的币要性,这就是说,不仪外在社会因素的影响要,而且美感、游戏和想象的作用及“人在自己的成见或偏见中感受美”等作用也是重要的。

    三、格律鲍姆重建弗洛伊德的理论

    为什么现代物理学的理论重建(无论以什么形式)应当作为评价所有科学主张的基础呢?格律鲍姆有关精神分析的论述说明,当把某一领域的规则和方法硬拿到另一领域运用时,就发生严重的歪曲。首先,他必须改换资料以便能够用经验主义的方法来评价它。他限定弗洛伊德的著作才是精神分析,因为其他的分析理论太杂且毫无系统,不能被归纳为简单的命题。这难道不和下面这种现象一样吗?因为当代的物理学状况混乱,限定只讨论牛顿物理学,而因为牛顿的理论中存在着尚未解决的问题,人们又把物理学当作无用之物扔掉。

    在划定了“精神分析”的界限之后,格律鲍姆用了一种使弗洛伊德的理论服从反证的方法来重建它,在这个重建过程中,弗洛伊德不得不说的许多话都被歪曲或被忽视了。弗洛伊德坚持的转移感情中心、坚持完成作业(work through)和抵抗理论,在格律鲍姆的说明中都消失了。

    分析的过程被理性化了。弗洛伊德常这样比喻:分析者和患者像是在一群有联系的力量[自我对本我(id a)、本我对超自我等]的不断转变过程中,有时是伙伴,有时是敌人,进行着一场战斗。然而,格律鲍姆让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位“驯顺的”患者,象洛的白板一样,这位患者将接受无所不能的分析者强加给他(她)的任何印记。事实上,弗洛伊德反复强调“顿悟”仅仅是在转移感情关系中才有意义或有效的。在这种转移感情关系中,正如每一分析者都能证实的那样,患者根本不是驯顺的。患者可能抱有极力抵抗的态度,具有顿悟的能力、会狂怒,甚至使人恐怖。

    格律鲍姆很少提及潜意识,而潜意识(或译无意识 —译者)无疑对弗洛伊德理论和治疗来说是优势地位重要的。不管弗洛伊德自己愿意与否,潜意识这个概念确实远远超过了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在潜意识中,精

主编推荐
导语_点评_词 

精彩内容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和建设问题的研究,还从中国的高等教育、山西省高等教育改革、大学发展、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剖析了高等教育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

媒体评论
评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