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一座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一个人一座城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28.8 5.0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树兴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ISBN9787506877534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0890425

上书时间2024-06-24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树兴,江苏高邮人。小说家,畅销书作家,出版长篇小说《国戏》、《裙带关系》等60多万字,发表中、短篇小说60多万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扬州市特聘作家。其作品以风趣的故事讲述、传神的人物塑造、绵密的叙事肌理著称。

作品曾获全国性奖项、江苏省作家协会重点项目扶持,并有国外翻译出版。现居北京。

目录
第一辑  亲友故交忆旧
  忆汪老,铁凝潸然泪下
  他见过老头儿,就两回
  称名忆旧容
  我与大舅舅
  家宴曾祺大舅
  汪先生的馈赠
  难忘那个夜
  汪曾祺回故乡
  那年,汪老夫妇在文游台
  汪曾祺为家乡书记挥毫
  汪老,高邮老乡
  淡泊汪老
  梦断菰蒲晚饭花
  记忆是朵五彩的云
  汪曾祺轶事
第二辑  人情风物索引
  汪曾祺与东大街
  故乡何处是
  汪曾祺对一座庭院的挂念
  一只再也吃不到的草炉烧饼
  大淖河水不了情
  汪曾祺的车逻情
  汪曾祺和我的父亲戴车匠
  永远的厨师
  我与汪老聊美食
  寻找汪老笔下的吃食
  蚬子炒韭菜
  品味“舌尖上的汪曾祺”
  汪曾祺与《汪氏族谱》
  汪曾祺小说《受戒》的人物寻访
  汪曾祺访谈录
第三辑  文学印象品读
  斯人也而有斯文
  汪曾祺早期小说的两种调子
  汪曾祺和京剧的恩恩怨怨
  汪曾祺笔下的高邮风情
  汪曾祺的酒气
  汪曾祺的乡愁
  青天一鹤
  重读汪曾祺
  乐观主义的苹果
  钓鱼的医生
  家乡在心灵回归的路上
  传人
第四辑  余韵泽被后世
  高邮人民路:寻找汪曾祺的精神气息
  一枝一叶总关情
  高邮城里寻汪老
  汪曾祺给我的一封信
  汪曾祺劝导我写作
  汪曾祺:谦和与率真的长者
  洒脱的汪老
  诗意汪曾祺
  做节目做出来的“汪迷”
  乡人的感激
  回家
  端午,候在竺家巷
  旨在做人的汪曾祺老
  今天,我们为什么怀念汪曾祺
  高邮人心中永远的汪曾祺
  他,和这座城
  边读边品《宁作我》

内容摘要
忆汪老,铁凝潸然泪下

王  

喝着运河水长大的高邮人,很少有人不知道汪曾祺的。或许,不是每位高邮人都曾读过汪曾祺的书,但是对于这位老者,大家都不会陌生。似乎他随时都能套个老头衫,从城北的大淖巷子里走出来,左手拎着几块刚出炉的草炉烧饼,右手提着两包蒲包肉,晃晃悠悠,一路打着招呼,回家去了。

高邮这座城市,不大,但是很能出文人。高邮人都喜欢去文游台,登高,远望,也都喜欢在秦少游的塑像下,顺着他的目光,望一望水乡,理一理情思。当然了,宋代的才子,清代的“二王”,现在谈起来,高邮人大概都要整一整衣冠,说上一句:

“多少年之前,高邮出了这么一位……,,

但是,说汪曾祺不用,汪曾祺并未远去,或者说,他从未远去。我们读秦少游的诗词,  “金风玉露”也好,  “月迷津渡’’也罢,你总会觉得很是遥远,在时空上,很难接近。但是,读汪曾祺,他笔下的大淖,他笔下的县城,一直都在,我们曾经在这里生活,现在,以及将来,我们还将在这里生活。尽管,这座县城里,已经没有了开炮仗店的陶虎臣,没有做小生意的王瘦吾、画画的靳彝甫,但是那些清澈明亮的校歌,一直都在啊,唱校歌的人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些人了,已经是他们的孙辈,乃至重孙辈了,可是这样的情怀,这样的淳朴和自然,在汪曾祺的笔下,早已成为一种定势的格局。在高邮这样的县城里生活,或许不会大富大贵,或许难以平步青云,但是最为难得的是,那一份生活的自在,那是一种在大雪纷飞的季节里,三五好友,围炉而坐,几盘荤素,一杯小酒的自在。

读汪曾祺,年纪小了,不行,你只能读出文字的平淡,甚至觉得无味。正如我初中时读《受戒》,非但品不出其中的好,反而觉得太短,情节也不够跌宕起伏,语言也不足精彩吸睛。后来虚长了些年岁,再度读起《受戒》,就只有一声叹息。叹息这人世间,竟也有如此洗净铅华的文字;叹息这文学界,竟也有如此淡雅如风的清新;叹息这位作者,竟是自己的老乡,可惜无缘见他一面。

读了大学,毕业工作,在报社从事文化新闻工作,却又离汪曾祺近了些。每年我都会接触很多文学家,来扬州采风,或者参加各种文学活动。采访文学大家,也有一些套路,如果实在没有做充足的准备,那也有一种“万金油”式的采访方式:抬出汪曾祺来。如果对方年纪稍长,不妨问他,是否和汪曾祺交往过。如果对方岁数不大,那就问他,文字有没有受到汪曾祺的影响。

百试不爽。

几乎每一位当代的文学家,提到汪曾祺时,他们的目光和语气,无一不放缓一些,变得柔和一些。有些和汪曾祺有过接触,甚至登门拜访过,吃过汪氏家菜的,那就更是打开话匣子,有着说不完的谈资。“可爱”“率真”“真文士”,诸如此类的定语,不断叠加在汪曾祺的身上,一个永远乐呵呵的老头形象,就在他们的不断描述中,定格下来。略微总结一下,汪曾祺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大人物,他身上既有传统文人的清雅风骨,也有现代作家的烟火气息,他的出现,打通了中国文学从近代到现代的关键环节。

现在这些年,关于汪曾祺的作品,被重印了很多次,好像大家这才开始回望汪曾祺,这才开始重视汪曾祺。大家似乎在此时此刻,才有些恍然大悟,说道,哦,原来我们有过一位真正的大家,名叫汪曾祺的。可见,真名士,是隐在时光之下的花,无论任何时候,只要清风徐来,就能满室留香……



主编推荐

汪曾祺可以当之无愧被称为 20 世纪中国的文学大师,他的“大”在于融汇古今、贯通中西,将现代性和民族性成功融为一体,将中国的文人精神与民间的文化传统有机地结合,成为典型的中国叙事、 中国腔调。 他的价值是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瑰宝,随着人们对他认识的深入,其价值越来越弥足珍贵,其光泽将会被时间磨洗得越发明亮迷人。



精彩内容
《一个人一座城》分为:亲友故交忆旧、人情风物索引、文学印象品读、余韵泽被后世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写到汪曾祺的亲友故交回忆汪曾祺,介绍了与汪曾祺相关的人与事物,品读汪曾祺作品中的衣食住行、琴棋书画、吃喝玩乐,以及汪曾祺的为人处世之道和乐观豁达、劲节清操、认真坚守的美德。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媒体评论
汪曾祺可以当之无愧被称为 20 世纪中国的文学大师,他的“大”在于融汇古今、贯通中西,将现代性和民族性成功融为一体,将中国的文人精神与民间的文化传统有机地结合,成为典型的中国叙事、 中国腔调。 他的价值是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瑰宝,随着人们对他认识的深入,其价值越来越弥足珍贵,其光泽将会被时间磨洗得越发明亮迷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