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视角下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乡村振兴视角下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30.56 4.5折 68 全新

库存8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靳晓婷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13663304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0808438

上书时间2024-06-23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靳晓婷,女,1980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禹州市,2005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学位,现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经济学、电子政务、互联网/我联网金融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多次参与市县级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各1项。

目录
第一章  乡村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与内涵
  第一节  乡村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乡村产业融合的内涵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与产业融合的关系辨析
  第一节  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和总体要求
  第二节  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是产业兴旺
  第三节  产业融合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基本路径
  第四节  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产业兴旺的必由之路
第三章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环境分析
  第一节  政策环境分析
  第二节  经济环境分析
  第三节  技术环境分析
第四章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演变与实践
  第一节  我国乡村产业化发展政策演变及实践
  第二节  中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演变及实践
第五章  国外乡村振兴及产业融合的经验
  第一节  美国乡村经济的演变及振兴经验
  第二节  英国的乡村产业发展政策及经验
  第三节  德国乡村的衰落问题及振兴经验
  第四节  日韩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
第六章  乡村产业融合的动因及经济效应分析
  第一节  乡村产业融合的动因分析
  第二节  乡村产业融合对乡村振兴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七章  中国乡村产业融合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第一节  中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第二节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第四节  互联网+”新技术对乡村产业融合的制约
第八章  乡村产业融合的模式与测度
  第一节  乡村产业融合模式的理论
  第二节  乡村产业融合模式与案例
  第三节  构建乡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
  第四节  基于AHP的农村资源型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第九章  以产业融合推动我国乡村振兴的策略
  第一节  疫情危机警示需守住三农”基本盘
  第二节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第三节  借鉴美国工农协调发展模式,构建基于城乡共生的产业融合模式
  第四节  借鉴英国注重自然人文保护发展模式,依靠”建设中国美丽乡村”
  第五节  借鉴德国逆城市化建设模式,实现中国小村庄、大战略”发展
  第六节  多模式中国的乡村产业融合
  第七节  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互联网+农业”发展
  第八节  完善乡村产业融合的政策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重要学术术语索引

内容摘要
第一节乡村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一、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哈里·科斯(CoaseRonald H)1937年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又称交易费用,是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组织制度的理论。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需要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交易成本通常是由信息搜集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监督履约成本等构成。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观点是用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企业的性质。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书中认为,交易成本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组织产生的、最明显的成本.也就是完成交易的成本,并认为交易成本是市场上发生的每笔交易的谈判费用、签约费用及监督合同履行的费用。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使得市场交易费用较大;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应运而生,通过市场完成的交易成本相对偏高,而形成企业组织,可以通过企业内部配置资源,实现节约交易成本的目的。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姆森则将交易成本理论系统化。威廉姆森开创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并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以经济组织为研究对象,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的各种交互活动看作经济交易,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他广泛考察和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各种主要经济制度,并开创性地把交易成本的理论应用到各种经济制度的比较和分析中,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和体系。威廉姆森在1985年出版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一书,书中以交易为基本单位,以合同为研究对象,研究制度的效率和经济的效率。该书已成为经济学的经典名著,影响经久不衰。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经济交易是稀缺的。进行科学的交易选择安排,实现节约交易成本,进而优化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本书研究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是节约交易成本的产业创新,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是通过产业间的资源重组和优化配置,实现产业附加值的提升和农民收人的增长,最终实现产业兴旺。在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产业融合研究方面,粱伟军”’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对现代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进行了研究。常耀中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辩论了林毅夫和张维迎之间的产业政策。吴悦、周晓冬”’等人以新疆库尔勒香梨合作社为例,对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果品产业合作社规模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二、产业链理论产业链(Industrial Chain)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技术的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产业链的形成。产业链的特征包含产业层次、产业关联程度、资源加工深度和满足需求程度等。在西方研究文献中,与产业链相关的概念是产业关联效应”“供应链价值链等概念。1958年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产业关联效应理论,并利用产业关联效应理论论述了产业的链条关系及相关概念,后来逐渐表述为产业链。供应链是基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整合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形成一条贯穿供应商一制造商一经销商一分销商的链条,相邻企业之间表现出一种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价值链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每个环节都是一个......




精彩内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根基,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产业兴旺的根本路径。

 本专著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视角,归纳了产业融合相关理论,梳理了我国关于农村农业的政策演变及其实践,深刻阐述了产业融合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多地产业融合实践的调研,归纳了产业融合的主要模式,探索构建了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本专著的研究成果对于目前深化乡村振兴和产业融合的理论研究,客观反映我国产业融合现状,明晰我国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探寻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对策,制定产业融合和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媒体评论
本书内容基于产业经济学研究理论视角,梳理产业融合相关理论,从历史发展视角梳理我国关于农业农村的政策演变及其逻辑,剖析乡村产业融合实践基础和实践发展演变过程,深刻阐述产业融合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