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D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15.57 5.2折 29.8 全新

库存43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靳天宇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89504

出版时间2009-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6705680

上书时间2024-06-23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言:反复总结教训?太晚啦!

引言:从“次把事情做对”谈起

章  重复与返工,让我们损失惨重——次就强化内心的意识

  轻率与疏忽的本质所在

  400亿英镑打了水漂

  差不多先生与圆通大师

  工作无小事,到位是大事

  可怕的后果,往往在细微处产生

  那些损失惨重的“不到位”

  那些后果严重的“不到位”

  糊弄工作,只会让你一错再错

  到位不到位,只差一点点

  99分都是“不及格”

第2章  一次就做对,工作零缺陷——次就把事情做正确

  质量零缺陷的“秘密武器”

  肯德基凭什么打入中国市场?

  不喝中国水的日本人

  次就把事情”做对”,效率最高

  做对,更要做到位

  一次搞定,绝不浪费返工成本

  一种最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做事方法

  认真才能到位,负责才能成功

第3章  防患于未然,做个“问题免疫专家”——次就把祸根及时清除

  预防:别等亡羊再补牢

  该如何打跑野狗?

  工作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

  最高明的医术是预防

  最好的管理是事前管理

  从源头上清除祸害

  最好的服务是”售后没有服务”

  肯负责,问题止于方法

  细节决定成败,思路决定出路

第4章  一击即中,成为“小李飞刀”——次就击中问题要害

  小李飞刀,例不虚发

  咬住眼镜蛇的“死穴”

  “这是不是问题的关键”

  直接找到”最重要”的因素

  大力提倡”淬火”精神

  以最低成本,获得最优绩效

  要提出问题,更要解决问题

  高效能人士的“时间管理利器”

第5章  化繁为简,使用你的“奥卡姆剃刀”——次就把麻烦化繁为简

  化繁为简的“奥卡姆剃刀”

  那只是一个普通的苹果

  把烦琐累赘“一刀切”

  世界上最简洁的策划报告

  清理思维垃圾,集中注意力

  简单的,往往是最好的

  赢家的KISS原理

  节约成本,多赚一倍利润

  盖茨眼里的“少数人”

第6章  马上行动,每天都轻装上阵——次就用好“高效能工具”

  谁动了你的时间?

  兔子与猎犬的故事

  职场不需要“愚公”

  忙碌要有业绩,不要只做无用功

  每天有计划,工作不盲目

  有效利用你的八个小时

  带上几张重要的图表

  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模板”

  让脑筋“无穷动”,正确思考创造奇迹

  做事用心,一专多能

第7章  主动一点,做事到位很容易——次就主动把事情做到位

  “混日子”不如主动一点

  做事高标准,最能见功劳

  懒惰的人已经太多了

  “等待命令”不如主动执行

  远离安逸,主动找点罪受

  每天多为公司做点事,更容易获得提拔

第8章  日事日清,绝不拖延——次就快速赢得结果

  拖延正在消耗你的生命

  拯救绵羊区长

  因为拖延,事情总是“有花无果”

  马上行动,千万别让机会溜走

  磨磨蹭蹭注定一事无成

  先开枪,后瞄准

  想干就干,还要干得漂亮

  方法不对,做的再多也是零

  快鱼战略,抢先一步就能赢

  拒绝敷衍,执行一定要到位

  做事到位,才能保证工作质量

内容摘要
    靠前章  重复与返工,让我们损失惨重——靠前次就强化内心的意识

    差不多先生与圆通大师

    胡适先生写过一篇有名的文章,名为《差不多先生传》,故事是这样讲的:

    你知道中国很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可谓无人不知,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也一定听别人谈起过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妈妈叫他去买红糖,他却买了白糖回来,妈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个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说:“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结果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在两分钟前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也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很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他忽然得一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大夫。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圆通大师。

    后来,他的声名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

    虽为笑谈,先别忙着露出你的笑容。仔细地发挥一下想象:如果你跟这位差不多先生凑到一块儿,你俩之间会有多少共同语言呢?

    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给我们带来了可以继承和发扬的很好品质之外,也给中华民族的人性中注入了万事求大同、中庸之道、不肯为人先的惰性。所以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别人怎样,我就怎样,尽量不要出风头,冒尖,免得成为别人看不惯的目标,等等。具体到做事上,也就是点到为止,不肯在认真上下功夫。自然也就谈不到做事做到位。久而久之,在我们职场从业人员中,如今就形成这样一种环境:差不多,投机取巧,应付了事,推卸责任。大体上过得去就行,细枝末节嘛,能不操心的,就保证不会多劳一分神。

    这事差不多,那事也差不多,走到头来结果可就差得多了!

    ……

精彩内容
    成败之间,往往就差那么一点点失败,常常是因为我们不能把事情一次就做到位成功,往往从拒绝为不断纠错而付出昂贵代价开始,我们没有时间去为昨天的错误而悲伤,我们更需要将昨天观望,因为未来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专享需要做的就是:掌控今天,立即行动起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