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上游地区自然资源环境与主体功能区划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长江上游地区自然资源环境与主体功能区划分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42.98 6.3折 68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白志礼,朱莉芬,谭灵芝等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72888

出版时间2012-05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小16开

定价68元

货号8694684

上书时间2024-06-22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章长江上游地区空间范围界定

节长江及长江流域概述

一、长江概述

二、长江流域概述

第二节长江上游流域范围界定

一、长江上游概述

二、长江上游流域概述

第三节长江上游经济区范围界定

一、长江上游经济区界定的主要学术观点

二、行政区、经济区和流域经济区的内涵与特征

三、长江上游地区不同尺度范围经济区的界定

第二章长江上游流域自然资源环境

节重庆市自然资源环境

一、土地资源

二、气候资源

三、水资源

四、矿产资源

五、能源资源

六、生物资源

七、旅游资源

第二节四川省自然资源环境

一、土地资源

二、气候资源

三、水资源

四、矿产资源

五、能源资源

六、生物资源

七、旅游资源

第三节贵州省自然资源环境

一、土地资源

二、气候资源

三、水资源

四、矿产资源

五、能源资源

六、生物资源

七、旅游资源

第四节云南省自然资源环境

一、土地资源

二、气候资源

三、水资源

四、矿产资源

五、能源资源

六、生物资源

七、旅游资源

第三章长江上游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及其评价

节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一、人口和城镇化的关系

二、人口状况及城镇化水平的特点

第二节城镇体系

一、长江上游地区城镇行政等级结构

二、长江上游地区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

三、长江上游地区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

四、长江上游地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

第三节经济发展水平

一、经济总量规模

二、经济发展水平

三、经济结构

第四章长江上游流域自然区划

节我国区划工作的历史回顾

一、自然区划的基本内容

二、自然区划研究综述

第二节长江上游流域自然区划分

一、长江上游流域区域特点及功能定位

二、长江上游流域自然区划分的原则与依据

三、长江上游流域自然区划分结果

第五章长江上游地区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发展政策

节我国主体功能区研究概况

一、国内外空间规划研究综述

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背景

第二节长江上游主体功能区划分

一、长江上游地区主体功能区划分目的、原则及意义

二、长江上游地区主体功能区划分结果

第三节长江上游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方向及政策建议

一、长江上游重点开发区发展方向及对策

二、长江上游限制开发区发展方向及对策

三、长江上游禁止开发区发展方向及对策

第六章长江上游流域自然资源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战略

节长江上游流域环境保护的战略意义与建设目标

一、长江上游流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战略意义

二、长江上游流域环境保护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第二节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一、青藏高原自然地区

二、湿润亚热带自然地区

第三节长江上游环境保护与发展双赢策略

一、青藏高原自然地区

二、湿润亚热带自然地区

主编推荐
导语_点评_词 

精彩内容
长江上游地区不仅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核心,更是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作为认识该区域资源环境的基础性著作,本书对长江上游流域的范围作了大尺度、中尺度和小尺度的界定,明确了长江上游流域不同层次范围的边界;系统描述了长江上游主要省区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回顾了我国区划研究的历程和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长江上游流域自然区域的划分;根据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阐述了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主要成果,着重对长江上游地区作了主体功能区划分;提出了长江上游流域不同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的措施。

媒体评论
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