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国归侨(福建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共和国归侨(福建卷)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133.37 3.4折 398 全新

库存73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琳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81972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9907732

上书时间2024-06-22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内容摘要

高潮,白色恐怖日重。2月的一天,周恩来找来《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张光年交托任务:“你不去香港,你去仰光。那里人少,需要一些同志去开展工作。”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根据周恩来关于“荫蔽精干,以待时机”的精神,相继安排国内一批文化、新闻界进步人士疏散到缅甸,开展统战、文化和青年工作。王汉斌很快与张光年等联系上,组织青年学生参加抗日活动。

入服务团  抵日南侵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南侵。王汉斌与当地仰光华侨爱国团体骨干一起,在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缅甸危机的艰难情势下,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建设太平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号召,高举“中、缅、印、英人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保卫缅甸”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旗帜,带着同学在仰光市区悬挂、张贴抗日的横幅和标语,宣传防空知识和救护知识,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不久,王汉斌参加了张光年牵头组织的缅甸华侨战时服务团,这是一支以缅甸华侨青年和华侨爱国人士为主体,从事反法西斯抗日宣传活动的革命团体。

1941年12月25,仰光再次遭到日本飞机狂轰滥炸,市民死伤惨重,屡遭败绩的英军完全丧失坚守缅甸的意志,仓皇撤退。缅英殖民当局的行政机构和城市交通也陷于瘫痪,只有从仰光到内地的火车尚还开行,居民们纷纷弃家逃离,向曼德勒、眉苗等地疏散。仰光一片混乱,当时仰光华侨办的学校皆已停课,已无法开展抗日宣传活动。王汉斌随刚刚成立的缅甸华侨战时服务团转移阵地,由张光年、李凌、赵讽、李国华、郑祥鹏等率领,在日军逼近仰光前夕撤离仰光,乘火车向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进发,继续坚持斗争。

进战工队奋战缅北

1942年1月,王汉斌随队伍抵达曼德勒,参加了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简称“战工队”)成立大会。战工队领导由队委六人组成,分别是张光年、魏磊、李凌、赵讽、郑祥鹏和黄雨秋。张光年为总领队、魏磊兼任队长、李凌和赵讽兼任音乐指导,队员约80人,大多是如王汉斌一样的缅甸华侨热血青年,来自四面八方,有国内进步文化界人士,也有共产党员、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青年学习社社员,还有侨团、侨校骨干和工人、店员、新闻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教师以及正在念书的学生。

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主要任务是深入群众做抗日宣传,诸如组织游行示威、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宣讲防空救护常识、排练节目、巡回公演《黄河大合唱》和其他抗日歌曲、短剧等。队员们平时除学习国际时事和政治理论外,大部分时间白天外出宣传,晚上举行舞台演出,还要抽空绘制海报、誊印宣传材料和编制图片展板、制作舞台灯光道具以及排练节目等。

王汉斌和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的战友们一起,通过提供翻译、慰问演出、协助做民运工作等形式,配合中国远征军人缅抗击日本侵略者。

1942年2月初,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和宣传活动,除了队员和当地侨领们及几所侨校的师生,许多缅甸僧侣、青年和文化人士,不分民族,自发地集合在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旗帜下,轮番用汉语和缅语高呼口号,沿途还张贴和散发用中文、缅文、英文印制的标语、传单,主要内容:“团结起来,彻底消灭野蛮的日本侵略者!”“打倒人类的共同敌人日本军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保卫缅甸!”‘‘支援英国、美国和苏联!”“中国军队(指入缅远征军)是来支持我们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中国军队是缅甸的战友!”“民主力量必胜!法西斯必败!”。

王汉斌和队友们一路游行,每到一个比较热闹的地区或十字路口,战工队就把张贴有大量纪实图片的《日寇暴行录》展板悬挂出来,举行主题展览,唤起人们对侵略者的仇恨。等围观的群众较多时,就立即举行演讲会,用英文、缅文朗读《战工队宣言》和发表演说,缅甸进步人士、爱国僧侣和青年也带头慷慨陈词,声讨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罪行。在演讲间隙,队员们不仅自己演唱,还教群众唱《保卫缅甸》和《消灭日本法西斯》等翻译成缅文的抗日歌曲。

歌声响起,立即吸引了很多观众。战工队的演出,不仅面向华侨,也面向缅甸人民和印侨、英侨,旨在号召缅甸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战斗,配合盟军和中国远征军反击日本法西斯的进攻。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在曼德勒的一个多月里,除了街头演出《黄河大合唱》等节目进行抗日宣传,还到云南会馆舞台、学校大厅、电影院里演。如1942年农历春节(2月中旬),就曾在云南会馆舞台连续公演三天,观者有华侨、缅甸人、印度人、英国人,当唱到“全世界受难的人民,发出战争的警号”时,全场激奋,连声高呼:“打倒法西斯侵略者!

2月下旬,王汉斌随队沿铁路线到缅北的眉苗(现改名“彬乌仑”)、叫脉、西保、腊戍和实皆等重镇进行巡回抗日宣传,每到一地就立即举行《日寇暴行录》图片展览,以真实记录的照片揭露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张贴和散发用中文、英文、缅文三种文字印刷的《战工队宣言》和抗日标语、传单,发表街头演说,演唱抗战歌曲,不仅激发了缅甸侨胞坚决抗日救亡的热情,也鼓舞了缅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斗志,抗战卫国气氛非常高涨。

在第一站眉苗,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专门在大戏院举行慰劳英军的专场演出。尽管节目是用汉语说唱,但因在每个节目前都用英语做了简要介绍,雄壮的歌声激励了英军将士,演出结束后,他们起立报以掌声感谢。

在上缅甸巡回演出时,听说中国军队已开进缅甸,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当即决定到靠近云南的腊戍去做宣传演出。远征军第五军初抵曼德勒时因语言障碍遇到种种困难,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即派员做缅语和英文翻译,帮助远征军同英军及当地有关方面联系,解决汽油供应和交通运输等问题。战工队还为远征军举行演出,鼓舞士气。3月底,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结束巡回宣传,返抵曼德勒,当听说附近战地医院有一批远征军的伤兵员,立即携带慰问品专程到医院慰问,并为他们做小型专场演出。

撤回昆明校园续战

1942年4月3上午,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正在云南会馆举行工作总结大会,日军战机飞临曼德勒上空,轮番轰炸,战工队有多名队员死伤。由于缅甸战局的迅速恶化,战工队被迫作出撤离曼德勒的决定。王汉斌和战友们撤至八莫。在闻知日军扑向八莫时,队里决定派吴学诚率年纪较小的王汉斌、陈尊法、蔡时敏、王一芒等为先遣队,随同刘惠之、徐迈进、李国华率领的《侨商报》同仁一起,乘汽……



精彩内容

本书以抒写闽籍归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设、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为主题,秉承客观真实严谨的原则,分为:党政军、教科文卫体、经济界三大版块,通过入传的227名闽籍归侨精英代表的先进事迹,以弘扬爱国侨胞的伟大贡献与代代相传的华侨精神。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