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止痛要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针灸止痛要旨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51 7.5折 68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为平,程光宇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71411374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1023046

上书时间2024-06-22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程为平,医学博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二科及癫痫诊疗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脑梗死、脑出血、肌肉萎缩、帕金森病、头痛、眩晕、失眠、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癫痫、雷诺病、认知障碍等。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体质康复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分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癫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

目录
一、颜面五官部疼痛
  1.鼻前庭炎
  2.鼻窦炎
  3.灼口综合征
  4.复发性口腔溃疡
  5.舌咽神经痛
  6.三叉神经痛
  7.牙痛
  8.耳痛
  9.颞颌关节痛
二、头部疼痛
  10.感冒后头痛
  11.偏头痛
  12.丛集性头痛
  13.紧张性头痛
  14.高血压性头痛
  15.低血压性头痛
  16.枕神经痛
  17.低颅压性头痛
  18.脑外伤后综合征
  19.虚劳头痛
  20.颈源性头痛
三、颈肩部疼痛
  21.落枕
  22.颈椎病
  23.头颈夹肌肌炎
  24.颈部扭挫伤
  25.冈上肌痛
  26.肩关节周围炎
四、四肢部疼痛
  27.桡管综合征
  28.腕管综合征
  29.腕尺管综合征
  30.肘管综合征
  31.肱骨内上髁炎
  32.肱骨外上髁炎
  33.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34.跖管综合征
  35.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36.梨状肌综合征
  37.股外侧皮神经炎
  38.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9.增生性膝关节炎
  40.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41.踝关节扭挫伤
  42.跟腱炎
  43.跟痛症
  44.残肢痛
  45.幻肢痛
五、胸背部疼痛
  46.胸膜炎
  47.胸大肌筋膜炎
  48.心绞痛
  49.胸神经根性疼痛
  50.肋间神经痛
  51.心脏神经症
  52.胸椎棘突韧带炎
六、腹部疼痛
  53.胃痉挛
  54.消化性溃疡
  55.慢性胃炎
  56.急性肠炎
  57.慢性肠炎
  58.肠易激综合征
  59.慢性阑尾炎
  60.功能性消化不良
  61.胆囊炎
  62.酒精性脂肪肝
七、腰骶部疼痛
  63.急性腰扭伤
  64.腰椎间盘突出症
  65.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66.腰椎椎管狭窄症
  67.腰背部肌筋膜炎
  68.强直性脊柱炎
  69.增生性脊柱炎
  70.骨质疏松症
  71.骶髂关节炎
  72.骶尾部痛
八、泌尿系统疾病疼痛
  73.尿道炎与膀胱炎
  74.尿潴留
  75.肾与输尿管结石
  76.前列腺炎
九、妇科疾病疼痛
  77.痛经
  78.经行乳痛
  79.乳腺小叶增生症
  80.产后关节痛
十、癌性疼痛
  81.脑肿瘤性头痛
  82.乳腺癌术后痛
  83.胃癌术后痛
十一、其他疼痛
  84.帕金森病疼痛
  85.多发性硬化
  86.脊髓空洞症
  87.中风后丘脑痛
  88.痛性眼肌麻痹
  89.酒渣鼻
  90.肌纤维痛
  91.痉挛性肛门直肠痛
  92.带状疱疹
  9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94.痛风
  95.痔疮术后痛
  96.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97.皮肌炎
  98.雷诺病
  99.红斑性肢痛症

内容摘要
一、颜面五官部疼痛

1.鼻前庭炎

鼻腔的前部称为鼻前庭,有鼻毛,汗腺和皮脂腺丰富,易生疖。鼻前庭炎是鼻前庭皮肤的弥漫性炎症。经常挖鼻,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和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或鼻腔异物(多见于小儿)刺激为其病因,长期在粉尘环境中工作,易诱发或加重本病。该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鼻前庭皮肤红肿,疼痛,严重者可扩及唇上皮肤,有压痛,表皮糜烂并盖有痂皮。慢性者以鼻部瘙痒、灼热、干燥、异物感为主要症状,另有鼻毛脱落,皮肤增厚、皲裂或盖有鳞屑样痂皮。

中医学认为,本病可由疗疮热毒引发,故又称“鼻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说:“鼻疳者,因疳热攻肺而成。盖鼻为肺窍,故发时鼻塞赤痒疼痛,浸淫溃烂,下连唇际成疮,咳嗽气促,毛发焦枯也。”饮食不节,脾胃失和,运化失调,以致湿浊内停,日久化热,湿热循经上犯,熏蒸鼻之肌肤亦可使本病发作。

【中医辨证要点、治则与处方】

(1)肺胃郁热。鼻前庭或鼻尖部皮肤红肿热痛;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发热,口渴欲饮,口臭,尿黄便干,头痛。治则:清肺胃热,疏风解毒。处方:主穴,内庭、少商、阿是穴(鼻痛局部);配穴,列缺、冲阳、厉兑。

(2)湿热内蕴。鼻内痒痛,鼻前庭及附近上唇皮肤有弥漫性红肿糜烂,鼻内分泌物较多;舌苔黄腻,脉滑数;痰多黄稠,头痛沉困,纳呆腹胀,便溏尿赤。治则:清热燥湿,解毒和中。处方:主穴,足三里、三阴交、丰隆、阿是穴(鼻痛局部);配穴,阴陵泉、间使、曲泉、隐白。

【主穴定位】

(1)内庭。

[标准定位]在足背,当第二、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见图1-1-1

[刺灸法]直刺或向上斜刺0.5~1寸。

[特异性]足阳明胃经荥穴。

(2)少商。

[标准定位]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见图1-1-2

[刺灸法]浅刺0.1~0.2寸。......




主编推荐
本书系作者四十多年的针灸止痛经验结晶,是原《针灸止痛经验实录》的升级版。《针灸止痛经验实录》自2013年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来,多次重印,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厚爱。为使本书内容

精彩内容
本书针对颜面五官部、头部、颈肩部、四肢部、胸背部、腹部、腰骶部疼痛及妇科疾病、癌症等导致的疼痛,从中医辨证要点、治则与处方,主穴定位,病例诊治经过、诊治思路分析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配有简明清晰的主穴线条图,使读者能由浅入深、由博返约逐渐掌握针灸止痛要旨。本书对针灸医生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也适合中医院校学生阅读参考。

媒体评论
《针灸止痛经验实录》升级版。辨证取穴,以行针之提插捻转手法为要旨、迎随补泻手法为准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
本书系作者四十多年的针灸止痛经验结晶,是原《针灸止痛经验实录》的升级版。《针灸止痛经验实录》自2013年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来,多次重印,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厚爱。为使本书内容更加实用,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在临床工作中的需要,经精心筹划,认真剖析,本次再版主要修订如下:在章节编排顺序上做了若干调整;补充了针灸处方中有关主穴的标准定位、刺灸法、特异性等方面内容,以突出主穴的重要性,并绘制了简明清晰的主穴线条图;原书穴位图不分主次,且多有模糊,本次再版予以删除;对本书内容删繁就简,以突出临床实战针灸止痛要旨;对全书存在的纰漏之处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补充修订;将书名改为《针灸止痛要旨》,以突出本书内容之精髓。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