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性诗学导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物性诗学导论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49.1 6.5折 75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进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215594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5元

货号10850246

上书时间2024-06-22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进,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云山学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从事文艺美学和比较文化研究,兼任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理事、《兰州大学学报》编委和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Studies主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课题10余项,出版《文学理论通论》《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中国20世纪翻译文论史纲》《活态文化与物性的诗学》《历史诗学通论》等专著7部,译著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美学原理》编写组成员、“国家精品课程”《文学概论》(网络教育类)主持人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问题研究”首席专家。

目录
绪论  物性诗学:通达物性
  一、女仆和福柯为何而发笑
  二、物性诗学问题缘何而来
  三、物性诗学体系如何存在
第一章  物性诗学的物性本体论
  第一节  物性本体与物性诗学
  第二节  物性连通与事物间性
  第三节  物性能动与物性思维
第二章  物性诗学观念方法论
  第一节  物质作为文化
  第二节  物品作为礼物
  第三节  文化作为事件
第三章  物性诗学内涵维度论
  第一节  文学语言和能指符号的物性
  第二节  文学体制和社会条件的物性
  第三节  文学感知主体和身体的物性
  第四节  文学表征对象和经验客体的物质性
第四章  物性诗学话语谱系论
  第一节  物化-异化话语谱系
  第二节  物物-物与话语谱系
  第三节  物哀-物语话语谱系
  第四节  话语旅行与谱系会通
第五章  物性诗学人文取向论
  第一节  诸人文主义的物观念矩阵
  第二节  人文主义的人-物关系
  第三节  后人文主义与中国传统物观念
第六章  物性诗学范式转换论
  第一节  物性之魅与诗学范式
  第二节  物性附魅的诗学范式
  第三节  物性祛魅的诗学范式
  第四节  物性返魅的诗学范式
第七章  物性诗学价值效应论
  第一节  物性诗学的“元文化”价值
  第二节  物性诗学的化域会通价值
  第三节  物性诗学的生态存在论价值
结语  物性批评:与物为春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绪论  物性诗学:通达物性

一、女仆和福柯为何而发笑

“物”和“物性”的问题,是一个严肃而略显沉重的话题。然而,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索,却是由两种著名的“笑声”伴随着,记录并转述在先哲们的著作中,为我们提供了轻松愉快的思想出发点。  “女4i,#J嘲笑”记录在柏拉图的对话《泰阿泰德篇》中。“相传泰勒斯在仰望星辰时不慎落人井中,受到一位机智伶俐的色雷斯女仆的嘲笑,说他渴望知道天上的事,但却看不到脚下的东西。任何人献身于哲学就得准备接受这样的嘲笑。他确实不知道他的邻居在干什么,甚至也不知道那位邻居是不是人;而对什么是人、什么力量和能力使人与其他生灵相区别这样一类问题,他会竭尽全力去弄懂。”①在((物的追问》中,海德格尔转述了这个有名的故事:“人们这样讲述关于泰勒斯的故事,他在仰望上苍、研究天穹时掉进了井里,对此,一个诙谐幽默的色雷斯女仆嘲笑他说,当他想要把所有的热·Iff都用于对天空中的物的探究的时候,摆在眼前和脚下的东西就已经对他隐藏起来了。”在海德格尔的转述中,柏拉图对“女仆的嘲笑”这件事的看法是:“同样的讥笑也适用于所有那些进入到哲学中的人。”②也就是说,按照柏拉图的理解,哲学研究就是要摆脱具体之物(眼前之物和脚下之物)的纠缠,这样才能对人或“物”本身作出哲学的、形而上的解释说明。因此,泰勒斯的做法或许是不可避免的,而女仆则显得浅薄无知,不解哲人的心智,不会“形而上地”思考。但是,海德格尔却认为,J~4t'#I嘲笑肯定事出有因,“我们确实会偶然想起来,我们或许曾经就在我们的思考过程中掉进井里,好长时间都没有对此追根究底”③。那么,这原因又是什么呢?虽然这个故事广为流传,但其寓意却暧昧不明:一方面,这个故事似乎证明了一种观点,即在古希腊哲人看来,本体界与现象界是隔离的,重在本体界的哲学思维“看不起物质世界”,而女仆却不懂这个道理。因此,这个故事适可证明女仆的愚昧无知。另一方面,这个故事也反映出泰勒斯的迂阔,因为,他错误地将“物”的世界一分为二,为了追求本体界的“物”而忽视了现象界的“物”。如果说柏拉图赞同前一方面的看法的话,那么,海德格尔则或许会认同“后一方面”的观点。然而,不管怎么说,关于如何对待“物”的问题,“女仆的嘲笑”却成了一道躲不开的尴尬,尽管这“笑声”多少有些使人轻松解颐的味道。

福柯在《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一书中,转述了博尔赫斯著作中的有趣片段,引得自己长笑不止。在该书的“前言”中,福柯坦诚地说:“博尔赫斯(Bo唱es)作品的一段落,是本书的诞生地。本书诞生于阅读这个段落时发出的笑声,这种笑声动摇了我的思想(我们的思想)所有熟悉的东西,这种思想具有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地理的特征。这种笑声动摇了我们习惯于用来控制种种事物的所有的秩序井然的表面和所有的平面,并且将长时间地动摇并让我们担忧我们关于同与异的上千年的说法。”根据福柯的记述,“这个段落引用了‘中国某部百科全书’,这部百科全书写道:‘动物可以划分为:1)属皇帝所有,2)有芬芳的香味,3)驯顺的,4)乳猪,5)鳗螈,6)传说中的,7)自由走动的狗,8)包括在目前分类中的,9)发疯似的烦躁不安的,lO)数不清的,11)浑身有十分精致的骆驼毛刷的毛,12)等等,13)刚刚打破水罐的,14)远看像苍蝇的。’在这个令人惊奇的分类中,我们突然间理解的东西,通过寓言向我们表明为另一种思想具有的异乎寻常魅力的东西,就是我们自己的思想的限度,即我们完全不可能那样思考。”①是的,这个分类不仅让作为西方人的福柯觉得“惊奇”,也可能会让惯于援用西方生物学来划分动物种类的当代中国人感到震惊,因为,那种对“物”的分类方式既没有“种属纲目科”等层次,也没有“哺乳类”或“鸟类”之间的“科学”划分。福柯在“笑声”和“惊奇”之余,试图对中国式百科全书的分类依据作出冷静的分析,“那么,不可能思考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们在这里涉及的是哪种不可能性呢?……讽刺诗和寓言又回到了它们的圣地”②。福柯试图将这十四种动物理性地、逻辑地“分离开来”,却发现中国式分类“逻……



精彩内容
本书通过开掘会通中外文学物性思想资源,梳理辨析物性诗学话语脉络,建构阐发物性诗学的理论体系;在人文学化域会通的思想基础上,纠正现代性祛魅运动在文学文化领域造成的种种弊端,克服学术研究领域的学科分治和块垒割裂,深化认识物性思想的诗性内涵,克服人-物关系异化而引发的文学文化问题,探索新世纪文学文化研究学科建设和观念创新的可能途径。

 本书综合运用语际科际整合会通与具体文本事象分析相补充的方法、共时性理论体系建构与历时性文化资源开掘相结合的方法、话语谱系梳理阐发与社会文化批判相统一的研究方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