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42.98 6.3折 68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靳时,金菊顺,庄新玲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7121478

出版时间2013-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0679690

上书时间2024-06-21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1 绪论
1.1 多、高层建筑结构概述
1.2 建筑结构抗震概述
1.3 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概述
知识归纳
思考题

2 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
2.1 地震与地震动
2.2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2.3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
2.4 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
2.5 场地、地基和基础
知识归纳
思考题
习题

3 多、高层建筑结构荷载
3.1 竖向荷载
3.2 水平荷载
知识归纳
思考题
习题

4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和设计要求
4.1 一般规定
4.2 结构总体布置原则
4.3 水平位移限值和舒适度要求
4.4 构件承载力设计表达式
4.5 抗震结构延性要求和抗震等级
4.6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和抗连续倒塌设计基本要求
4.7 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4.8 荷载组合和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及最不利内力
知识归纳
思考题
……

5 框架结构
6 剪力墙结构
7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
8 简体结构
9 单层厂房结构
10 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简介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因此,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结构既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强度),又要有足够的抗侧移能力(刚度),将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水平位移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正常使用功能要求。在高层建筑中,抗侧力的设计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如何提高结构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及抗侧刚度,是本课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1.2国内外多、高层建筑的历史和现状

现代高层建筑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屈和人举活动的需要面发展起来的,是商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是节约用地、解决和缓解住房紧张、减少市政基础设施的需要。现代高层建筑不仅要满足各种使用功能,还要求节省材料和美观。只有科学技术的进步、轻质高强材料的出现以及机械化、电气化、计算机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才能为多层及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

现代高层建筑出现在19世纪。1883年,美国芝加哥11层的家庭保险大楼是近代高层建筑的开端。1931年,纽约帝国大厦102381m高,享有世界最高建筑之美誉长达40年之久。1972年,纽约世贸中心110402m高,钢结构(在2001年的“9·11事件中被毁)。1973年,芝加哥西尔斯大厦110443m高,钢结构。1998年,吉隆坡石油双塔大楼88450m高,钢筋混凝土结构。

我国的现代高层建筑起步较晚,我国自己设计和建造高层建筑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1959年,北京民族饭店47.7m12层。60年代,1968年,广州宾馆88m27层(60年代最高)。到了70年代,我国的高层建筑有了较大发展。1974年,北京饭店87.4m20层,1976年,广州白云宾馆114m33层。80年代以后,我国的高层建筑迅速发展。北京中央彩电中心112.7m27层,上海静安希尔顿饭店143m43层,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158m50层。90年代,中银大厦(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由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设计,1990年完工,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地上70层,总高369m,结构采用412层高的巨型钢柱支撑,室内无一根柱子。中信广场大厦(天河中信广场),是广州继63层广东国际大厦之后,又一次夺得90年代的全国建筑高度之冠,楼高达391m80层,讫今为止仍是广东省之最。19988月建成的上海金茂大厦,是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超高层建筑,也是上海迈向21世纪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由美国SOM设计事务所主设计,占地2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95万平方米,高420.5m88层。

1.1.3现代多、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

现代高层建筑既要满足使用功能,又要充分表现其美学功能,高层建筑往往成为现代城市的点缀或标志性建筑。高层建筑的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必须以现代技术发展为前提,城市美观又要求建筑与美学形式高度结合。发展至今,高层建筑的功能和形式极为多样化,建筑高度也不断增加。为适应高层建筑多样化及高度不断增加的要求,在过去的100年里,高层建筑结构的技术有了巨大的发展,其发展包括材料、结构体系及施工技术等方面。高层建筑结构的材料主要是钢筋混凝土和钢。除了全部采用钢材的钢结构和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同时采用两种材料做成的混合结构在近几年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1.3.1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发展趋势

(1)混凝土

采用轻骨料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是指采用黏土陶粒、粉煤灰陶粒、浮石或火山渣为骨料所配制成的混凝土,如已制成的轻质混凝土、加气混凝土、陶粒混凝土等。轻骨料混凝土作为结构承重材料用于高层建筑剪力墙、框架梁和柱,不仅满足承载力的要求,还可有效地减轻建筑物的自重。

发展高性能混凝土。

通常将C50以上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采用高强混凝土可大幅缩小底层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尺寸,扩大柱网间距,增大建筑使用面积,避免上、下柱采用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有利于统一柱子尺寸和模板规格,方便施工。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保证混凝土的实用性和强度,并达到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可充分利用各种工业废弃物,大力发展复合胶凝材料,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硅酸盐水泥的用量,因此可节约资源、能源,更有利于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充分利用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可创造新的结构和构造来开辟新用途,增强混凝土表面的抗震、抗渗、抗磨和耐腐蚀性能。高强混凝土不一定是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不只是高强混凝土,还是包括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发展各种纤维混凝土。

在抗拉强度很差的混凝土中掺入纤维,使之能抵抗很大的拉力,即形成一种新的复合材料——纤维混凝土。如钢纤维混凝土、玻璃纤维混凝土和碳纤维混凝土等的问世和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和韧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