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创新力测度与国际比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家创新力测度与国际比较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93.22 7.9折 118 全新

库存6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凯华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19096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11538755

上书时间2024-06-20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凯华,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创新管理与创新政策的研究。目前兼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新兴技术未来分析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很好会员、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很好青年奖,获得创新管理与创新政策方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重大专项项目。多篇论文合作发表在科技政策与技术管理领域靠前非常不错专业期刊Research Policy、Technovation以及《管理世界》、《光明日报》等交叉学科方向的报刊上。组织合作出版《国家创新发展报告》《国家科技竞争力报告》《中国优选能源2035技术预见》等研究报告,合著《科技政策研究之技术预见方法》,独著《创新过程绩效测度:模型构建、实证研究与政策》。



目录

前言

摘要

第一篇 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优化国家创新治理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

 第一节 从全创新链视角审视国家创新体系效能产生

 一、国家创新体系运作需要充分考虑全创新链特征

 二、全创新链无效导致国家创新体系无效

 三、应从全创新链整合角度改善国家创新体系效能

 第二节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思路需要系统化思考

 一、国家创新体系是个多层次、多主体复杂系统

 二、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是一个系统性问题

 三、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需系统性设计推进

 第三节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要强化需求导向科技治理

 一、需求导向科技治理是解决我国科技挑战的必然要求

 二、主要国家(组织)强调需求导向科技治理模式

 三、系统推进需求导向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建设

 第四节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需要宏中微协同推进

 一、宏观上需系统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与布局

 二、中观上需全面提升科技组织管理

 三、微观上需深化改革人才发展制度

 第五节 强化数字化在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中的作用

 一、数字化有助于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管理效能

 二、数字化有助于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效能

 三、多措并举推进国家创新体系数字化转型

 第六节 效能持续提升需国家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

 一、国家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是效能持续提升的基础

 二、我国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现状仍制约效能持续提升

 三、从管理和发展角度完善国家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

 第二章 国家创新力评估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国家创新力评估框架与指标体系

 一、国家创新力定义及评估框架

 二、国家创新力测度指标体系

 第二节 国家创新力测度步骤与方法

 一、评估问题界定

 二、评估框架构建

 三、指标体系构建

 四、数据收集与样本选择

 五、缺失数据处理

 六、指标度量

 七、数据标准化

 八、权重确定

 九、指数集成

 十、结果分析

第二篇 中国创新力指数与靠前比较研究

 第三章 中国创新力指数与靠前比较

 第一节 中国创新力指数

 一、中国与典型国家创新力评估

 二、中国与典型国家创新实力评估

 三、中国与典型国家创新效力评估

 四、创新力指数分指数趋势分析

 第二节 中国创新力指数靠前比较

 一、创新力指数

 二、创新实力指数

 三、创新效力指数

 第四章 中国科学创造力指数与靠前比较

 第一节 科学创造力指数概况

 一、中国与典型国家科学创造力指数排名变化

 二、主要国家科学创造力指数排名比较

 第二节 科学创造力分指数概况

 一、科学创造实力指数

 二、科学创造效力指数

 第三节 科学创造力指数分指标

 第四节 科学创造力指数靠前比较

 一、科学创造力指数

 二、科学创造实力指数

 三、科学创造效力指数

 第五章 中国技术开发力指数与靠前比较

 第一节 技术开发力指数概况

 一、中国与典型国家技术开发力指数排名变化

 二、主要国家技术开发力指数排名比较

 第二节 技术开发力分指数概况

 一、技术开发实力指数

 二、技术开发效力指数

 第三节 技术开发力指数分指标

 第四节 技术开发力指数靠前比较

 一、技术开发力指数

 二、技术开发实力指数

 三、技术开发效力指数

 第六章 中国产业发展力指数与靠前比较

 第一节 产业发展力指数概况

 一、中国与典型国家产业发展力指数排名变化

 二、主要国家产业发展力指数排名比较

 第二节 产业发展力分指数概况

 一、产业发展实力指数

 二、产业发展效力指数

 第三节 产业发展力指数分指标

 第四节 产业发展力指数靠前比较

 一、产业发展力指数

 二、产业发展实力指数

 三、产业发展效力指数

第三篇 主要国家创新力指数与比较研究

 第七章 金砖国家创新力指数

 第一节 印度创新力指数

 一、创新力指数的相对比较优势

 二、国家创新力分指数

 第二节 巴西创新力指数

 一、创新力指数的相对比较优势

 二、国家创新力分指数

 第三节 俄罗斯创新力指数

 一、创新力指数的相对比较优势

 二、国家创新力分指数

 第四节 南非创新力指数

 一、创新力指数的相对比较优势

 二、国家创新力分指数

 第八章 主要发达国家创新力指数

 第一节 美国创新力指数

 一、创新力指数的相对比较优势

 二、国家创新力分指数

 第二节 日本创新力指数

 一、创新力指数的相对比较优势

 二、国家创新力分指数

 第三节 英国创新力指数

 一、创新力指数的相对比较优势



内容摘要
本书聚焦“优化国家创新治理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主题展开系统分析,多角度分析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生成机制,提出优化国家创新治理体系建议。提出“国家创新力”概念,从创新链视角将国家创新力分解为科学创造力、技术开发力和产业发展力进行测度,并从创新实力和创新效力两个维度刻画,构建了国家创新力多层次多维度分析框架,有助于多方面分析国家创新体系效能。运用构建的分析框架对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期间(2006~2020年)世界35个主要国家创新力进行分析比较,并对金砖国家和主要发达国家进行深入分析,全方位、多视角地揭示国家创新力竞争结构与演化。本书面向决策者和公众,有助于政产学研和社会公众多角度了解国家创新力演进和全球竞争格局,可供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决策和政策研究制定参考。

精彩内容

本书聚焦“优化国家创新治理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主题展开系统分析,多角度分析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生成机制,提出优化国家创新治理体系建议。提出“国家创新力”概念,从创新链视角将国家创新力分解为科学创造力、技术开发力和产业发展力进行测度,并从创新实力和创新效力两个维度刻画,构建了国家创新力多层次多维度分析框架,有助于多方面分析国家创新体系效能。运用构建的分析框架对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期间(2006~2020年)世界35个主要国家创新力进行分析比较,并对金砖国家和主要发达国家进行深入分析,多方面、多视角地揭示国家创新力竞争结构与演化。 本书面向决策者和公众,有助于政产学研和社会公众多角度了解国家创新力演进和优选竞争格局,可供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决策和政策研究制定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