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心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18.52 4.7折 39.8 全新

库存33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夏丏尊 叶圣陶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67195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8元

货号11585675

上书时间2024-06-20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夏丏尊(1886—1946),浙江绍兴上虞人,有名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代表作有《文心》《爱的教育》(译)等。 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很好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文心》《稻草人》等。 "



目录

"序 朱自清 一   “忽然做了大人和古人了” 二 方块字 三 题目与内容 四 一封信 五 小小的书柜 六 知与情与意 七 日记 八 诗 九 “文章病院” 十 印象 十一 词的认识 十二 戏剧 十三 触发 十四 书声 十五 读古书的小风波 十六 现代的习字 十七 语汇与语感 十八 左右逢源 十九 “还想读不用文字的书” 二十 小说与叙事文 二十一 语调 二十二 两首《菩萨蛮》 二十三 新体诗 二十四 推敲 二十五 读书笔记 二十六 修辞一席话 二十七 《文章的组织》 二十八 关于文学史 二十九 习作创作与应用 三十 鉴赏座谈会 三十一 风格的研究 三十二 最后一课 附录 重印后记 "



内容摘要

     一 “忽然做了大人与古人了” 正午十二时的下课钟才打过,H市中学门口蜂也似地涌出许多回家吃午饭去的学生。女生的华丽的纸伞,男生的雪白的制服,使初秋正午的阳光闪耀得愈见明亮。本来行人不多的街道,突然就热闹起来。 “从今日起,我们是初中一年生了。上午三班功课,英文仍是从头学起,算学还是加减乘除四则,都没有什么。只有国文和我们在高小时大不同了,你觉得怎样?”周乐华由大街转入小巷,对同走的张大文说。 “我也觉得国文有些繁难。这恐怕不但我们如此,方才王先生发文选时,全级的人看了似乎都皱着眉头呢。” “这难怪他们。我和你在高小时对于国文一科总算是用功的,先生称赞我们俩在全级中理解力优选,尚且觉得够不上程度。” “今天发出来的两篇文选,说叫我们预先自习。我方才约略看了几处,不懂的地方正多哩。你或者比我能多懂些吧。” “哪里哪里。反正今天是星期一,王先生方才叫我们在星期三以前把那篇白话体的《秋夜》先预备好,还有一天半工夫呢。我回去慢慢地预备,真有不懂的地方,只好去问父亲了。” “你有父亲可问,真是幸福。我……”失了父亲的大文不禁把话咽住了。 “我的父亲与你的父亲有什么两样?你不是可以常到我家里去,请我父亲指导的吗?今晚就去吧,我们一同把第一篇先来预备,好不好?——呀,已到了你家门口了。我吃了饭就来找你一同上课去。下午班是图画吗?”乐华安慰了大文,急步走向自己家里去。 周乐华与张大文是姨表兄弟,两人都是十四岁。周乐华家居离H市五十里的S镇,父亲周枚叔是个中学教师,曾在好几个中学校里担任过国文功课。新近因为厌弃教师生涯,就在H市某银行里担任文牍的职务。 暑假时乐华在S镇高小毕业了,枚叔因为乡间没有中学,自己又在银行里服务,不能兼顾S镇的家,就将全家移居H市,令乐华投考中学初中部。张大文原是H市人,自幼丧父,他的母亲因大文身体瘦弱,初小毕业后,即依从医生的劝告和亲戚间的商议,令其转入乡间的S镇小学校去住读,只在年假暑假回到H市来。乡居两年,大文在高小毕业了,身体也大好了,便留在H市与乐华同入中学。两人既是亲戚,两年以来又同级同学,情谊真同兄弟一样。 下午课毕后,乐华与大文去做课外运动。阔大的运动场,各种各样的运动器具,比较乡间高小的几有天渊之差。两人汗淋淋地携了书包走出校门,已是将晚的时候了。 乐华走到家里,见父亲早已从银行里回来了。檐下摆好了吃饭桌凳。母亲正在厨下,将要搬出碗盏来。 “今天上了几班课?程度够得上吗?好好地用功啊!”吃饭时枚叔很关心地问乐华。 “别的还好,只是国文有些难。” “大概是文言文吧,你们在小学里是只读白话文的。” “不但文言文难懂,白话文也和从前的样子不同。今天先生发了两篇文选,一篇白话的,一篇文言的。白话的一篇是鲁迅的《秋夜》,文言的那篇叫作《登泰山记》,是姚……做的。”p1-2



主编推荐

  三十二堂经典国文课。   在故事中学习读写知识。   夏丏尊、叶圣陶留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朱自清作序,附叶圣陶之子叶善重印后记。   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精彩内容

  题目与内容   星期六的班是国文课的作文。许多同学来到这学校里,这还是次作文,大家怀着“试一试”的好奇心,预备着纸笔,等候王仰之先生出题目。   天气好。阳光从窗外的柳条间射进来,在沿窗的桌子上、地板上、同学的肩背上印着繁碎的光影。王先生新修面颊,穿着一件洗濯得很干净的旧绸长衫,斜受着外光站在讲台上;谁望着他更亲切地感到新秋的爽气。   “诸君且放下手里的笔,”王先生开头说,“这是次作文。关于作文,我要和你们谈几句话。现在我问:在怎样的情形之下,我们才提起笔来作文呢?”   “要和别地的亲友通消息,我们写信,写信便是作文。”一个学生回答。   “有一种意见,要让大众知晓,我们把它写成文字;这比一个一个去告诉他们便当得多。”   “经历了一件事情,看到了一些东西,要把它记录起来,我们动手作文。”   “有时我们心里欢喜,有时我们心里愁苦,想提起笔来写几句;写了之后,欢喜好像更欢喜了,愁苦却似乎减淡了。有一回,我看见亲手种的蔷薇开了花,高兴得很,写一篇《新开的蔷薇》;再到院子里去看花,觉得格外有味。又有一回,我的姊姊害了病,看她翻来覆去不舒服,我很难过,写一篇《姊姊病了》;写完之后,心里仿佛觉得松爽了一点。”   王先生望着后说话的一个学生的脸,眼角里露出欣慰的光,他点头说:“你们说的都不错。在这些情形之下,我们得提起笔来作文。这样看来,作文是无所为的玩意儿吗?”   “不是。”全级学生差不多齐声回答。   “是无中生有的文字把戏吗?”   “也不是。”   “那么是什么?”王先生把声音提高一点,眼光摄住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   “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朱志青的口齿很清朗,引得许多同学都对他看。   王先生恐怕有一些学生不很明白朱志青的话,给他解释道:“他说作文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来的事情。生活中含许多项目,作文也是一个。”   乐华等王先生说罢,吐露他的留住在唇边的答语道:“作文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一件事情,犹如读书、学算一样。”   王先生满意地说:“志青和乐华都认识得很确当。诸君作文,须永远记着他们的话。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停顿了一会儿,王先生继续说:“那么,在并没有实际需要的时候,教大家提起笔来作文,像今天这样,课程表上规定着作文,不是很不自然的可笑事情吗?”   “这叫作练习呀。”大文用提醒的声口说。   “不错。要教诸君练习,只好规定一个日期,按期作文。这是不得已的办法。并不是作文这件事情必须出于被动,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日期干的。到某一个时期,诸君的习惯已经养成,大家把作文这件事情混和入自己的生活里头,有实际需要的时候能够自由应付:这014 文心个不得已的办法达到了它的目标了。”   王先生说到这里,回转身去,拿起粉笔来在黑板上写字。许多学生以为这是出题目了,都耸起身子来看。不料他只写了“内容”两个字,便把粉笔放下,又对大家谈话了。   “我们把所要写的东西叫作‘内容’,把标举全篇的名称叫作‘题目’,依自然的顺序,先有内容,后有题目。例如,看见了新开的蔷薇,心里有好多欢喜的情意要写出来,才想起《新开的蔷薇》这个题目;看见了姊姊害病,心里有好多愁苦要想发泄,才想起《姊姊病了》这个题目。但是,在练当儿,却先有题目。诸君看到了题目,然后去搜集内容。这岂非又是颠倒的事情吗?”   全堂学生都不响,只从似乎微微点头的状态中,表示出“不错,的确是颠倒的事情”的回答。   “颠倒诚然颠倒,”王先生接下去说,“只要练人能够明白,也没有害处。练人应该知道作文不是遇见了题目,随便花言巧语写成几句,算对付过去了的事情。更应该知道在实际应用上,一篇文字的题目往往是完篇之后才取定的;题目的大部分的作用在便于称说,并没什么了不起的关系。这些见解很关重要。懂得这些,作文才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不懂得这些,作文终于是玩意儿、文字把戏罢了。从前有人闲得没事做,取一个题目叫作《太阳晒屁股赋》……”   全堂学生笑起来了。   王先生带着笑继续说:“他居然七搭八缠地写成了一篇,摇头摆脑念起来,声调也很铿锵。这种人简直不懂得作文是怎么一回事,只当它是无谓的游戏。其实,这样的作文,还是不会作的好;因为如果习惯了,对于别的事情也这样‘游戏’起来,这个人没有办法了!然而,从来教人练习作文,用的是类乎游戏的方法,诸君恐怕不大知道吧?刚才看了几页历史,教他作《秦始皇论》、《汉高祖论》,还没有明白一乡一村的社会组织,却教他作《救国的方针》、《富强的根源》。这不但二三十年前,是现在,好些中学校里还是很通行呢。这些题目,看来好像极正当,可是出给不想作、没有能力作的学生作,同教他作《太阳晒屁股赋》一样,而且对于他的害处也一样。”   又是一阵轻轻的笑声,笑声中透露出理解的欣快。



媒体评论

"丏尊、圣陶写下《文心》这本“读写的故事”,确是一件功德。书中将读法与作法打成一片,而又能近取譬,切实易行……这本书不独是中学生的书,也是中学教师的书。     ——朱自清     我们应该感谢丏尊、圣陶两位先生,替青年们打算,把现在进步的知识苦心孤诣地收集了起来,又平易地写出来,使我们青年也有机会接近它。 ——陈望道 《文心》是用故事体裁写的,从出版到现在将近半个世纪了,书里讲的虽然是三十年代语文教学上的问题,现在看来还切合实际。教和学的方法,五十年前行之有效的,现在大致还有用。 ——叶至善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