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摩找穴取穴速查全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按摩找穴取穴速查全书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12.76 2.2折 58 全新

库存9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威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30884331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1525632

上书时间2024-06-20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1章 按摩的基本常识

 一 按摩历史与原理

 二 一学就会的按摩手法

 三 按摩工具

 四 按摩的适用证和禁忌证

 五 按摩的注意事项

 六 按摩体位

 七 按摩润滑剂

第2章 人人都有的健康36穴

 少商穴

 孔最穴

 合谷穴

 曲池穴

 承泣穴

 人迎穴

 膻中穴

 内庭穴

 三阴交穴

 环跳穴

 乳根穴

 四白穴

 地仓穴

 肩贞穴

 攒竹穴

 天柱穴

 委中穴

 承山穴

 涌泉穴

 肩井穴

 天池穴

 内关穴

 殷门穴

 丝竹空穴

 大椎穴

 风池穴

 阳陵泉穴

 足窍阴穴

 肩中俞穴

 丰隆穴

 命门穴

 百会穴

 太溪穴

 关元穴

 曲泉穴

 肩谬穴

第3章 人体脏腑的四大护法

 养心大穴之极泉穴

 养心大穴之神门穴

 养心大穴之少府穴

 养心大穴之少冲穴

 健脾大穴之太白穴

 健脾大穴之公孙穴

 健脾大穴之周荣穴

 健脾大穴之府舍穴

 和胃大穴之足三里穴

 和胃大穴之下廉穴

 和胃大穴之天枢穴

 和胃大穴之上脘穴

 润肠大穴之大横穴

 润肠大穴之神阙穴

 润肠大穴之小海穴

 润肠大穴之滑肉门穴

 护肺大穴之鱼际穴

 护肺大穴之中府穴

 护肺大穴之扶突穴

 护肺大穴之迎香穴

 补肾大穴之复溜穴

 补肾大穴之阳辅穴

 补肾大穴之关元穴

 补肾大穴之阴陵泉穴

 疏肝大穴之太冲穴

 疏肝大穴之中冲穴

 疏肝大穴之章门穴

 疏肝大穴之期门穴

第4章 对付小毛病的按摩疗法

 眼睛疲劳

 眼睛痒

 眼睛充血

 耳鸣

 流鼻水、鼻塞

 脸部浮肿

 肌肤干燥

 打喷嚏、咳嗽

 口臭

 颈部僵硬

 小腿抽筋

 脚麻

 脚底冰冷

 脚躅趾侧弯

 失眠

 头晕目眩

 心悸

 心情烦躁

 酒醉、宿醉

 晕车

 腹胀

 食欲不振

第5章 慢性病用按摩来调理

 慢性胃炎

 咽喉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腰肌劳损

 慢性腹泻

 慢性支气管炎

 关节炎

 颈椎病

 慢性腰肌痛

第6章 内科疾病的按摩治疗

 咳嗽

 胃痛

 呃逆

 结肠炎

 胃下垂

 便秘

 胃肠气胀

 尿潴留

 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

 冠心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高血压

 消化性溃疡

 糖尿病

 肥胖症

 癫痫

 半身不遂

 神经衰弱

 感冒

 头痛

 肠阻塞

 坐骨神经痛

 三又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

第7章 外科疾病的按摩治疗

 肩周炎

 胆结石

 乳腺增生

 足跟痛

 胰腺炎

 胸椎关节疼痛

 网球肘

 腓肠肌疼痛

 岔气

 腕关节挫伤

 膝关节损伤

 踝关节扭伤

 闪到腰

 落枕

 痔疮

第8章 五官疾病的按摩治疗

 近视眼

 鼻炎

 耳鸣

 眼睑下垂

 牙痛

 面瘫

第9章 妇科、男科的按摩治疗

 带下病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痛经

 闭经

 功能性子宫出血

 子宫脱垂

 月经不调

 产后宫缩痛

 产后腰腿痛

 妊娠呕吐

 产后缺乳

 胎位不正

 阴部瘙痒

 遗精

 阳痿

 早泄

 前列腺炎

 性欲低下

第10章 小儿疾病的按摩治疗

 小儿腹泻

 小儿夜啼

 小儿疳积

 小儿咳嗽

 小儿便秘

 小儿呕吐

 小儿遗尿

 小儿发热

 小儿痢疾

 小儿食积

第11章 女性必学的美容穴

 雀斑

 痤疮

 脸部细纹

 黑眼圈

 头发干枯没有光泽

 黑斑

 眼袋

 酒糟鼻

 白发

 脱发

第12章 按出好身材的减肥穴

 小脸秀气

 下巴尖尖

 颈部秀美

 美丽香肩

 胸部丰满

 腹部平坦

 可爱臂部

 小腿健美

 大腿修长

 足踝美丽

附录一 常用骨度分寸表

附录二 老子按摩法

内容摘要
     一 按摩历史与原理 按摩是一种自然的物理疗法,它是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利用按摩者的双手在体表相应的经络、穴位、痛点上,使用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按摩能调节机体的平衡和神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和水肿的吸收,整骨理筋,解痉止痛,润滑关节,松解粘连,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无损伤、无副作用的自然疗法需求与日俱增,按摩疗法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而且,按摩疗法简便易学,不受场地的,无需特殊的器械设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经济实惠。运用得当,便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这种方式来治病强身。 中国的按摩科学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了。在黄帝时期,一个叫俞跗的人在祖先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古代按摩八法”,其中一些手法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总结性著作。这本书对自我保健与“精、气、神”学说做了系统精辟的论述。它不仅为按摩治病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自身保健、美容按摩技术的普遍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秦汉时代,按摩常用来治疗“筋脉不通”“肢体麻痹不仁”,寒泾所致“肌肉坚紧”及“寒气容欲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等症。《汉书·艺文志》载有《黄帝岐伯按摩十卷》,此书可能是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可见利用按摩来进行疾病治疗在古代已颇为盛行。如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发明的五禽戏,能防病治病、健身美容。 隋代巢元方等人编著有《诸病源候论》,这本书也介绍了许多按摩方法。如“摩手掌令热以摩面,从上下二七为止,去肝气,令面有光。有摩手令热,令热从体上下,名曰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寒热头痛,百病皆愈。”这段话生动而准确地描述了脸部、全身的按摩方法和效果。 按摩不仅在中国历史悠久,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人们也把按摩作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手段。在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按摩同样大放异彩,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二 一学就会的按摩手法 按摩手法是按摩的手段。按摩时,手法的熟练程度及正确与否对按摩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将介绍按摩时常见的按摩手法。 (一)推法 以指、掌、拳或肘部着力于身体体表一定穴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推动的方法,称为推法。具体操作手法又分为直推法、平推法、分推法、合推法和旋推法。推法可在人体各部位使用,具有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舒筋理肌、消积导滞、解痉镇痛、调和营卫等作用。推法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均匀。 平推法 平推法是推法中用力较重的一种手法,动作要求用力放稳,速度放缓。根据治疗部位和病情的不同,可分为拇指平推法、掌平推法、拳平推法和肘平推法四种。(如图1) 直推法 用拇指桡侧缘或示指、中指螺纹面在按摩部位做直线单方向动作,称为直推法。直推法要求动作轻快连续。 (二)拿法 “捏而提起谓之拿”。拿法也是保健按摩常用手法之一。用大拇指与示指、中指或大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用力,呈钳形,持续而有节奏地提捏或捏柔肌肤。包括三指拿、四指拿、五指拿三种。拿法刺激较强,多作用于较厚的肌肉筋腱,具有祛风散寒、通经活络、行气开窍、解痉止痛、去瘀生新等作用。(如图2) P12-13

精彩内容
本书分为12章。前3章主要是介绍按摩的基础知识、人体上的按摩穴位、对人体五脏六腑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的穴位等。第4章到第10章重点介绍内科、外科、五官科、妇科、男科、儿科等各科疾病的按摩治疗手法。第11章的内容是按摩美容,主要为女性介绍常见美容问题的按摩治疗手法。第12章的内容是按摩塑身,主要介绍针对身体各部位的按摩减肥疗法。其中,每一种病症分为病症概述、病理病因、对症按摩、准确取穴、按摩步骤、注意事项等几个部分。为方便读者使用,本书在按摩步骤这一部分中,特别采用了真人照片图解,让读者可以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期间还穿插了“对症食疗”的内容,以达到内外蒹治、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