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号帝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符号帝国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30.22 6.3折 48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罗兰·巴尔特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49582

出版时间2017-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11617232

上书时间2024-06-20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被公认为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罗兰·巴尔特在法国开创了研究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深层意义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专著,其丰富的符号学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从崭新的角度,以敏锐的目光,剖析了时装、照片、电影、广告、叙事、汽车、烹饪等各种文化现象的“记号体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及历史的方式。晚期巴尔特对当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结构主义立场,朝向有关意义基础、下意识心理、文学本质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的探讨。

罗兰·巴尔特对于西方未来学术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学术遗产对于非西方文化思想传统的现代化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他的思想和研究领域宽广,其作品适合于关心人文科学各领域,特别是文学理论领域的广大读者研读。




目录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未知的语言

无言

汤水与薄片

筷子

无中心的膳食

空隙

柏青哥

城市中心,空无中心

无地址

车站

包装

三种书写

有生命与无生命

内在与外在

鞠躬

破门而入的意义

免除意义

小事

如此

文具店

写出来的面孔

百万身躯

眼皮

暴力的书写

符号之屋



内容摘要
在那遥远的地方

如果我要想象一个虚构的民族,我可以给它起个杜撰的名字,明确地把它说成是空想的对象,创立一个新的伽哈巴涅①,并且在我的幻想中不牵涉任何真实的国度(然而因此,我在文学的种种符号中侵害的正是这个幻想本身)。我还可以假装[这个虚构的民族]代表着什么或者去分析它最小程度的现实(这是西方话语的主要做法),从世界的某个角落(在那遥远的地方)提取某些表达方式(图式和语言学词汇),并用这些表达方式有意地构造一个体系。正是这个体系,我将称之为:日本。

因此,只有当人们尝试在历史、哲学、文化和政治上拉近和对立东西方时,东方和西方才会在此被看做“现实”。我并非钟情于某种东方本质,东方于我无关紧要,它只是为我提供了一个保留着诸多表达方式的地带,这些表达方式的汇集以及人们臆想的[这个保留地带的]①活动,“抚慰”了我对闻所未闻的、完全被我们[西方人]丢弃了的那个符号系统的构想。在对东方的考察中所能追求的,不是种种别样的符号、一个别样的形而上学或一种别样的智慧(这似乎也十分令人向往),而是在符号系统的种种属性中出现某种差异、变化、革命的可能。总有一天,我们应该考察我们自身晦暗性的历史,显现出我们自恋的坚固性,清点我们长达数世纪以来本应听到的对差异的某些召唤,清点必然随之而来的种种意识形态再生——这些再生就在于仰仗种种众所周知的语言(如伏尔泰的东方、《亚洲杂志》的东方、皮埃尔·洛蒂②的东方或者法国航空的东方),让我们对亚洲永远无知。如今,也许有成千上万可以从东方学习的东西:一个庞大的认识工作是且将是必要的(对这个工作的延迟只能是某种意识形态遮蔽的结果),但也必须能够有选择地丢弃大量阴影地带(如资本主义的日本、美式同化过程和技术发展),让一线细光去发现符号体系的裂缝本身,而不是去寻找种种另外的符号。这个裂缝不会出现在文化产品层面:这里要呈现的(至少我们希望)并不隶属于艺术、日本城市研究或日本烹饪。在任何意义上,作者都从未逼真地描绘过日本。恰恰相反:日本给作者留下了星罗棋布的多重启发,而或更妙,日本让作者进入写作状态。这个状态就是那发生着某种个人震撼、过去的阅读被颠覆以及意义动摇的状态,此时,意义被撕裂、变得衰弱,直至成为自身不可替代的空白,而对象则一直意味深长、令人向往。总的来说,写作是以自身的方式进行的悟(satori):悟(禅宗事件)是一种或多或少强烈(绝不是隆重)的大震荡,它会撼动认知和主体:它实施一种话语空白。而这也是一种构成写作的话语空白,禅宗在免除一切意义中,书写花园、姿态、房屋、花束、面孔和暴力的种种表达方式,正是从这个空白出发的。

……




精彩内容

罗兰·巴尔特著的这本《符号帝国(罗兰·巴尔特文集)》介绍了,1966年,罗兰·巴尔特访问日本。此后,他又到访数次。对巴尔特而言,日本之旅充满想象、体验以及愉悦。“我得到了一种完美的、强烈的、既深沉又微妙的快乐。”在1970年成书的《符号帝国》中,巴尔特把日本人生活的诸多方面均看做是日本文化的各种符号——语言、膳食、游戏(柏青哥)、城市、文具店、诗歌(俳句),甚至眼皮,这些“能指符号”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意义。在巴尔特看来,日本文化现象的精髓便是具有禅宗意味的空无性。追随巴尔特独特的思想脉络,在全书26篇随笔式的叙述中,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巴尔特作品中鲜有的文学格调,体会苏珊·桑塔格所说的“巴尔特也是位唯美主义理想者”,也可以对日本社会及其背后的文化本质有崭新的认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