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洋战争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太平洋战争研究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74.38 6.3折 118 全新

库存16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雷国山,张宪文,朱庆葆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67139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11667439

上书时间2024-06-20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雷国山,1971年生,重庆垫江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硕士,南京大学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化史和近代中日关系史。译编多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张宪文主编),多次主持重量、省部级重大翻译项目,发表论文多篇。独立著作有《日本侵华决策史研究:1937—1945》。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走向抗击日本侵略

 第一节 不变的美国对华政策——“门户开放”

 第二节 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陷入泥潭

 第三节 来自东西方法西斯国家的威胁

 第四节 美国政府决定抗击日本侵略

第二章 漫长的美日谈判最终破裂

 第一节 苏德战争爆发前的美日谈判

 第二节 苏德战争爆发后的美日谈判

 第三节 美日谈判的停滞期

 第四节 美日谈判的对峙期

 第五节 故意拖延的美日谈判

 第六节 美日谈判最终破裂

第三章 开战初期日本的节节胜利

 第一节 战前的综合形势

 第二节 日军进攻马来亚、新加坡和香港

 第三节 日军攻占菲律宾

 第四节 日军攻占荷属东印度及邻近群岛

第四章 太平洋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

 第一节 反法西斯战争各战场进入相持阶段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相持阶段双方经济力量对比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相持阶段双方军事实力变化

 第四节 太平洋战争中的美日战略

 第五节 珊瑚海海战:日军初次受挫

 第六节 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局大逆转

 第七节 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

第五章 美军反攻日本本土的外围防线

 第一节 美军转入反攻的有利形势

 第二节 美军对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岛的反攻

 第三节 美军在东南太平洋及南太平洋的反攻

第六章 盟军反攻日本本土的内侧防线

 第一节 美军挥师向中部太平洋

 第二节 美军击垮日本东北方的列岛防线

 第三节 盟军攻克菲律宾南部屏障——莫罗泰岛

第七章 美军反攻日本本土防卫的基地——菲律宾:以莱特湾战役为中心

 第一节 美军反攻菲律宾群岛的谋略

 第二节 日军“绝对防卫线”的防卫方针与计划(捷号作战)

 第三节 日军增强菲律宾防御战备

 第四节 美日争夺莱特岛的兵力

 第五节 美军前期的“去势”作战

 第六节 日军误判美军战术

 第七节 美军登陆莱特岛与日军的初期防御

 第八节 日军的反登陆作战行动失败

 第九节 日军增援莱特岛的行动失败

 第十节 美日莱特湾大空战

 第十一节 美军占领莱特岛

第八章 盟军攻入日本本土

 第一节 盟军攻克硫黄岛

 第二节 盟军攻克冲绳岛

 附录一 日军第8飞行师团在冲绳战役中的行动

 附录二 日本海军在冲绳岛的作战

第九章 盟军最后的战斗

 第一节 盟军收复婆罗洲

 第二节 苏联红军大败日军

 第三节 盟军在日本本土继续作战

 第四节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日军部队及舰船代号含义对照表

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导论

在地球的东方,有一个与中国有着悠久交往历史的岛国日本。它有着富丽的山川,四面环海,天生带有浓厚的海洋文化色彩。这个国家在经过长达700余年的军事封建时代之后,随着西方坚船利炮的到来而打开了国门,虽然被动,却是全亚洲第一个走上资本主义发展之路的国家。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之后,它迅速地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但在留下一连串的侵略足迹之后,在1945年最终战败投降。投降之后在和平宪法的框架下和平发展的日本,也终于在明治维新100周年的1968年,以经济实力成功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实现了真正的国强民富。回顾历史,真正的国富和国强未必要通过战争的形式实现,日本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战后的德国也是如此。不过,尽管和平可以带来很好的发展,日本这个国家却仍然有很多人沉醉于昔日欺压东方各国的旧梦,而欲重蹈军国主义的覆辙,对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为了保卫和平,为了总结历史教训,我们有必要研究昔日看似强大的日本如何走到与美国作战并战败投降的地步。

一、研究史的回顾与存在的问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日、澳、中、荷等参战各方都有对该战争进展的伴随性研究。

二战后,就日本学术界主流而言,其研究以20世纪80年代为分界,之前基于反思而偏重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研究,如195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日本历史学研究会编《太平洋战争史》、1963年朝日新闻社出版的8卷本《太平洋战争之路》、1965年中央公论社出版的儿岛襄著《太平洋战争》。尽管现在看来,这些研究在材料方面不大充实,尤其是对档案材料的利用不够充分,论说缺少严密感,但它们所展示的视野,比如已经将国际格局、日本政府、日本军方、日本民众这四方纳入考察范围,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家永三郎所著《太平洋战争》一书1968年由岩波书店出版,从日本内部即政府、军方、民众三方面以及体制、社会、人性诸层面,深刻揭示了日本政府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罪恶。战后日本右翼则一直没有改变其立场,《大东亚战争的总结》便是其立场的代表。最近十余年来,战争与政治、战争与女性这样的宏大视角,也在太平洋战争研究领域催生了一些优秀的著作。

1978年之后迄今为止,中国和欧美学界关于太平洋战争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层次的研究。一是关于日军军事思想的研究。在这方面,中国军事科学院起步早,而且起点高。早在1992年,该院在出版的一部集体撰写的专著(《日本军事思想研究》)中,就专门讨论了日本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期间的军事思想”(章名称)。二是关于战争爆发原因的探讨。这一主题的探讨一直持续到近年,说明探讨空间还很大。美国学者入江昭所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在……



精彩内容
为获取战略资源并封锁中国西南的国际通道,日军悍然进军东南亚,遭到美国强烈抵制。日本对美强硬交涉未果,在明知开战必输的情况下偷袭了珍珠港。虽然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节节胜利,但盟军在中途岛一战扭转战局,旋在东南太平洋站稳脚跟,随即转入反击。在反击阶段,尽管日军对盟军的波弧形反击战略多有预料,但盟军凭借在雷达、潜艇、鱼雷、密码破译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加上战术上的奇招,对几乎是“眼瞎耳聋”的日军舰队(有时是运输舰队)实现了准确的打击。即使在正面对战中,日军舰队也总是落败。反复消耗之下,日本联合舰队在造舰能力、飞机性能与数量、后勤补给等方面以及陆战上的劣势愈加凸显,最终被美军舰队聚歼于莱特湾,敲响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丧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